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300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鸟粪石结晶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NH_4~+-N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鸟粪石结晶法对经混凝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NH4+-N的去除效果,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磷酸铵镁(MgNH4PO4·6H2O,简称MAP)沉淀的表征及成分分析,并提出了反应后溶液中Mg2+、PO43-及MAP的回收利用办法。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H8.5~9.5,Mg2+∶NH4+∶PO34-(摩尔比)=1.1∶1.0∶1.3,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为25 min时,此时NH4+-N的去除率达94.70%;最佳沉淀剂投加组合为MgCl2.6 H2O与Na2HPO4·12H2O;pH为9.0时生成的沉淀符合典型MAP沉淀的晶体结构,生成的沉淀大部分为MAP,且没有氰化物、酚等有害物质的检出,而pH为10.5时生成的沉淀由许多疏松的微小沉淀颗粒组成,排列较杂乱,影响了沉淀的纯度。利用鸟粪石结晶法去除混凝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NH4+-N技术可行,经济效益合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2.
一、引言 鉴别人的身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把这个问题转化为鉴别一些标识个人身份的事物,这包括两个方面:(1)你所拥有的,比如钥匙、证件、银行卡等;(2)你所知道的,比如密码.在一些安全性要求严格的系统中,可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83.
煤灰中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燃料工况的关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燃烧温度、燃烧气氛、煤粉细度和灰粒细度等因素与煤燃烧产生的细微粒子中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关系,建立了灰粒中元素含量与备因素关系的模型,发现燃烧工况和灰粒细度与灰粒中元素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用模型对不同灰粒中的元素含量进行了预报,可用控制燃烧条件来减少重金属元素向大气的释放.  相似文献   
584.
环境噪声监测自动化是环境噪声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探讨了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以及在相应的环保宣传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85.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地表水环境监测空间信息平台系统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环境监测业务系统功能不能满足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和污染应急监测需要的形势下建设国家级环境监测空间信息平台系统,旨在提升国家级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能力和水平,提高环境监测信息的分析和表征能力.该平台系统建成了高频的数据采集体系、快速的数据传输体系、实用的业务系统和观的空间分析系统,为全面提高国家级环境监测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86.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甲醇的方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顶空进样器载气压力、顶空瓶压力、顶空瓶温度等方面对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甲醇的方法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的灵敏度高于直接进样(水溶液)法、已有的顶空进样法,满足《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中吸收液中甲醇检出限0.4 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7.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针对这一不足,研究污泥减量技术并提出未来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紧迫。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但该方法一直存在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弊端,其剩余污泥产生量达到污水处理量的0.3%~0.5%(按含水率97%计),产生量十分惊人,目前对剩余污泥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巨大,可占整个污水厂投资及运行费用的25%~65%,已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所面临的沉重负担。因此,如何使污泥处理达到减容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及减量化,将是今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急需关注的重要课题。污泥减量化是指通过利用物理、化学、生化的手段,使得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向外排放的生物同体量达到最少。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588.
臭氧预处理—厌氧消化工艺促进剩余污泥减量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臭氧氧化对剩余污泥的破解效果及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悬浮物(SS)、可挥发性悬浮物(VSS)逐步减少,而剩余污泥上清液中的溶解性COD(SCOD)、总有机碳(TOC)、蛋白质和多糖则明显增加.经臭氧预处理(臭氧投加量为0.050 g(以每克SS计))后,剩余污泥中温(35℃)厌氧消化效率明显提高,经65d稳定运行后,总挥发性固体(TVS)去除率为67.58%,与未经臭氧预处理的剩余污泥相比提高50.61%;甲烷平均产率为0.303 L(以每克TVS计),与未经臭氧预处理的剩余污泥相比提高54.59%.可见,臭氧预处理能有效促进污泥厌氧消化,从而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9.
重庆地区1999~2008年雷电参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庆地区1999~2008年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回归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重点分析重庆地区反映雷电活动规律的闪电频次、雷电流幅值、雷电日等雷电参数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闪电发生在时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季节性(54%~83%集中在夏季)和日变化特征(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16〖DK〗∶00~18〖DK〗∶00、0〖DK〗∶00~2〖DK〗∶00);在空间分布上,雷电日和闪电频次都呈现出渝西地区较大(其次是渝中和渝东南部,最小的是渝东北部)。正闪雷电流强度明显大于负闪,且冬季各月正闪所占比例与平均雷电流强度均显著高于其它季节,在此基础上获得雷电流幅值频率的累积概率分布公式,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0.
为了构建能够稳定遗传且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工程菌,利用PCR技术对Pseudomonas songnenensis wp3-1的邻苯二酚-2, 3-双加氧酶(C23O)基因进行克隆,并将其与自杀性载体pUTmini-Tn5连接,得到重组载体pUTmini-Tn5-C23O。在三亲接合作用下,经mini-Tn5转座子将重组载体pUTmini-Tn5-C23O中的C23O基因整合到菌株Pseudomonas sp. wp4的染色体DNA中,最终得到基因工程菌wp4-C23O。在不同pH、温度下,菌株wp4和工程菌wp4-C23O对浓度为50 mg?L-1的芘进行降解7 d。2株菌降解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5。在此条件下,工程菌wp4-C23O对芘降解率显著高于wp4菌株(P0.05),降解率提高11.45%。以PAHs降解优势菌株为受体构建工程菌可以去除石油污染土壤中的PA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