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4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0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53篇 |
综合类 | 309篇 |
基础理论 | 40篇 |
污染及防治 | 66篇 |
评价与监测 | 18篇 |
社会与环境 | 18篇 |
灾害及防治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为探究乔木燃烧释放烟气及颗粒物特性,运用自主研发的可燃物燃烧烟气分析系统,对云南省主要乔木树种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光叶石栎(Lithocarpus mairei)、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华山松(Pinus armandii)、金合欢(Acacia farnesian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的不同器官(枝、叶、皮)分别进行模拟燃烧,实测其在不同燃烧状态(阴燃/明燃)下释放的CO、CO2、CxHy、NOx及PM2.5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①乔木树种不同器官燃烧释放的烟气中颗粒物排放因子存在差异,其中,在不同燃烧状态下CO、PM2.5、CxHy、NOx的排放因子表现为叶 > 枝 > 皮,CO2排放因子表现为叶 > 皮 > 枝.②8种乔木明燃下CO、CO2、CxHy、NOx、PM2.5的排放因子平均值分别为(176.52±25.40)(1 250.32±168.04)(32.82±8.68)(2.53±0.71)(15.59±5.36)g/kg,阴燃下分别为(250.44±37.43)(1 062.11±145.95)(44.82±9.97)(1.92±0.57)(22.56±7.28)g/kg.CO、CxHy、PM2.5的排放因子呈阴燃>明燃的排放特征,且大部分乔木树种的CO、CxHy、PM2.5排放因子在不同燃烧状态下差异显著.③不同乔木树种燃烧烟气的颗粒物排放因子存在差异,其中CO、CO2、CxHy、PM2.5的排放因子均呈针叶树种>阔叶树种的特征,NOx排放因子表现为阔叶树种>针叶树种的特征,但针、阔叶树种之间差异不显著.④不同燃烧状态下,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浓度与其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阴燃状态下3种器官的CO排放因子均与自身碳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显示,不同可燃物类型和燃烧状态对乔木燃烧释放烟气及颗粒物均有影响,不同器官之间燃烧排放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且乔木元素含量对其燃烧释放气体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82.
添加剂对垃圾焚烧飞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制备了1种具有多重作用效果的飞灰熔融复合型添加剂,并选用上海和福州2种典型飞灰,利用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仪器,分析了添加剂对飞灰熔融过程中的挥发率,流动温度,重金属固定率以及熔融渣的重金属浸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添加剂可以将飞灰的流动温度降低150℃左右,挥发率降低10%~20%,重金属Cu和Pb的固定率提高了10%~20%,对重金属Zn的固定率可提高近40%;同时,采用我国毒性浸出方法和美国EPA的TCLP方法,分析测试熔融渣中重金属浸出量,结果证实几种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均低于相应的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383.
以探索环保新道路统领环境监测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督环境质量的变化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说清环境质量状况、说清污染物排放情况、预警潜在的环境风险,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政策、落实保护环境的职责。 相似文献
384.
为研究聊城市冬季PM_(2. 5)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来源及健康效应,于2017年1~2月对聊城市PM_(2. 5)中的14种PAHs进行分析,利用特征比值法和PCA-MLR模型对其来源及贡献率进行解析,并利用Ba P当量浓度(Ba Peq)和呼吸途径暴露PAHs引发癌症的风险(ILCR)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聊城市冬季PM_(2. 5)中PAHs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4. 89±48. 23) ng·m~(-3),其中Fla、Pyr和Chry的浓度最高,占比分别为15. 5%、12. 8%和12. 7%,且4环PAHs总质量浓度占比最高,春节前与烟火Ⅱ期比其他时期污染较重. PCA-MLR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冬季PM_(2. 5)中PAHs来源主要包括煤炭燃烧、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聊城市冬季TEQ平均值为(6. 37±4. 92) ng·m~(-3),ILCR模型评估结果表明,成人的ILCR值高于儿童,二者的ILCR值均处于风险阈值内(10-6~10-4),表明聊城市冬季PM_(2. 5)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385.
自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来,我国医疗废物处置从单一简易焚烧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统筹应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面临更为复杂的医疗废物风险防控形势,但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水泥窑设施、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医疗机构自备处置设施等不同类型处置设施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仍然实现了全部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较为被动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响应方式暴露出我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存在顶层设计缺乏、应急储备不足、技术支撑欠缺等突出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议:①充分衔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制度设计;②科学制定并实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应急处置能力配置;③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形式,总结合理技术路线;④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处置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等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386.
为探究泰山夏季PM2.5中生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BSOA)的分子组成、昼夜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6年7-8月在泰山山顶进行PM2.5样品采集,并对碳质组分、无机离子和BSOA示踪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元素碳(EC)和左旋葡聚糖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且昼夜差异较小(t检验,P<0.05),表明采样期间泰山山顶气溶胶受人为污染排放的影响较小.BSOA示踪物的总质量浓度呈昼高夜低的变化特征,表明白天较强的温度和太阳辐射使得气溶胶的氧化程度比夜间强.其中,异戊二烯类SOA示踪物的质量浓度最高达(77.64±51.79)ng/m3,其次为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SOA示踪物,分别为(33.68±21.29)和(6 97±3 28)ng/m3.基于示踪物-产率法估算得出SOC异戊二烯对有机碳(OC)的贡献率(15.3%)最高.由BSOA示踪物与RH(R≤-0.45)和pHis(R≤-0.53)的负相关性可知,高湿条件可以降低气溶胶的酸度进而抑制BSOA通过酸催... 相似文献
387.
为探究聊城市冬季PM_(2.5)中水溶性物质的昼夜变化特征及其来源,于2017年1~2月进行PM_(2.5)样品采集,对其水溶性无机离子、乙二酸和左旋葡聚糖等水溶性化合物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聊城市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132. 6±65. 4)μg·m-3,是国家二级标准的1. 8倍,且夜晚PM_(2.5)的污染程度略高于白天. SNA(SO24-、NO3-和NH4+)是聊城市PM_(2.5)中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在白天与夜晚占总离子的质量分数为73. 4%和77. 1%,说明聊城市冬季二次污染较严重.白天与夜晚阴阳离子平衡当量比值(AE/CE)都小于1,说明PM_(2.5)呈碱性,且夜晚PM_(2.5)的酸性比白天强.无论在白天还是晚上,NH4+的主要存在形态均为NH4HSO4和NH4NO3.通过相关性分析,证实了乙二酸是在液相中经酸催化的二次氧化反应形成的,且受生物质燃烧的影响很强.通过PCA-MLR模型分析可知,聊城市冬季PM_(2.5)中的水溶性化合物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及其二次氧化、生物质燃烧,而受矿物粉尘与煤炭燃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88.
389.
终宿主耕牛是血吸虫病最重要的传染源之一。将2008~2012年江汉平原10个主要血吸虫病流行县(市)的村级家畜疫情资料空间可视化,运用时空扫描统计、Local Moran’s I及多水平模型,系统地分析村级血吸虫病耕牛感染率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在其各类流行区间的分布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历年血吸虫病耕牛疫情高风险集聚区主要位于四湖地区,尤以位于湖沼洲垸(垸内)流行区的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和潜江市及位于湖沼洲摊(垸外)流行区的石首市为重;高值聚类村分布范围随时间总体逐渐缩小且疫情高风险显著聚集时间为2008~2009年;行政村耕牛感染率总体平均随时间呈显著线性降低趋势(年份 = -0.58,P < 0.000 1);山丘丘陵亚型、湖沼洲垸亚型以及湖沼洲滩亚型3种类型流行区行政村的平均耕牛感染率后者显著高于前者(流行区类型= -0.3,P < 0.001)。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沼洲滩亚型地区行政村的耕牛感染率平均减小幅度最大,其次是湖沼洲垸亚型地区,再次是山丘丘陵亚型地区(年份*流行区类型= -0.07,P < 0.01)。江汉平原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县(市)耕牛感染率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其特征可为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0.
道路交通噪声是种起伏变化的噪声,它随车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们十分关心如何获得有代表性的结果。某特定时段的道路交通噪声测量误差来源于仪器的质量和采样间隔的长短,本文不对上述误差进行讨论,仅探讨道路交通噪声的长期平均值和抽样日期,抽样时段的关系。 一、实验和数据处理方法 为使实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于1985年选择了中等车流街道某点进行了七昼夜连续监测。该街道白天(7:00—20:00)早晚(20:00—22:00,5:00—7:00),夜间(20:00—5:00)的平均车流量分别为456,116,28辆/小时。噪声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