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堆肥腐熟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腐熟度是有关堆肥土地安全利用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腐熟度指标可分为三类: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及生物学指标。物理学指标易于检测,常用于描述堆肥过程所处的状态;化学指标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堆肥过程是一个生物过程,腐熟度与未腐熟堆肥中植物毒性物质有关,可采用生物学方法进行评价。现在还没有一种公认的堆肥腐熟度指标。采用化学和生物指标综合评价腐熟度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2.
针对生猪养殖废水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脱氮效果不佳,工艺流程较长等问题,采用中试规模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处理生猪养殖废水,并与猪场现有废水处理A2/O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MBR在运行温度逐步降低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氨氮平均出水浓度为10mg·L-1,去除率达到98.6%;总氮平均出水...  相似文献   
163.
堆肥系统的通风控制方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堆肥系统的不同通风控制方式比较结果表明,强制通风静态垛系统宜采用通风速率变化的时间-温度反馈正压通风控制方式(控制堆体中心最高温度为60℃),密闭式堆肥系统宜采用O2含量反馈的通风控制方式(保持堆料间O2 体积分数为15% ~20%). 在中国,堆肥系统采用时间控制和时间-温度反馈控制的通风方式比较经济和适宜.  相似文献   
164.
堆肥技术是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堆肥系统可分为条垛式、强制通风静态垛式和反应器式三大类。影响堆肥系统运行的主要操作因素有:水分、C/N比、调理剂、氧含量、温度和pH值  相似文献   
165.
冀西北典型北方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的分布和去除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抗生素在环境中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是目前污水处理厂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为考察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选择3种典型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CASS、A~2/O及Orbal氧化沟工艺),研究了4种四环素类、3种β-内酰胺类、4种大环内酯类、3种喹诺酮类和2种磺胺类在进出水中的浓度分布、去除情况以及不同工艺抗生素去除效率,并对抗生素浓度与水质常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污水处理厂中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为主要抗生素,并且去除效果较好.5个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良好,CASS工艺和Orbal氧化沟工艺对大部分抗生素的去除效果比A~2/O工艺好,抗生素去除率均能达到60%以上.同时,发现CASS工艺和A~2/O工艺对β-内酰胺类(氨苄西林、青霉素)、喹诺酮类(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和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的去除效果最好,Orbal氧化沟工艺对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和磺胺类(磺胺嘧啶)的去除效果最好.将抗生素浓度和水质基本参数(NH_4~+-N、TN、COD、pH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抗生素浓度与水质基本参数NH_4~+-N、COD呈一定正相关,污染物浓度越高,红霉素(EM)、罗红霉素(ROX)、差向四环素盐酸盐(ETC)、克拉霉素(CLR)、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X)、差向土霉素(E-OTC)、四环素(TC)、土霉素(OTC)以及诺氟沙星(NOR)的浓度也相对更高,这为确保小城镇污水厂的稳定运行,降低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6.
沸石粉能够通过对氨氮的物理吸附作用,降低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硝化抑制剂(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能够抑制氨氧化细菌的活性,阻止硝化反应中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从而从源头减少反硝化作用而造成的氧化亚氮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国内针对沸石粉和硝化抑制剂(DMPP)作为添加剂对污泥堆肥过程中的保氮作用研究较少,其是否能够实现污泥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减排也值得深入探讨.本研究以脱水污泥作为研究对象,以蘑菇渣为辅料,设置空白对照、沸石粉和硝化抑制剂(DMPP)添加组,进行21 d的堆肥试验,研究沸石粉和DMPP的添加对污泥堆肥过程的氮素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的沸石粉添加(湿重)不仅可以减少5%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且能够减少2.9%的总氮损失;而DMPP的添加虽然可以减少N_2O的排放,但会显著增加CH_4及NH_3的排放,从而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和氮素损失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7.
在我国湖南株洲市采集42个农田土壤样品,利用SBET(simple bioavailability extraction test)方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探讨了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目前常用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评估了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经口腔摄入后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r、Cu、Zn、As、Cd和Pb总量(以w计)分别为101~407、22.9~139、64.0~2286、5.80~137、0.310~26.4和17.9~691mg/kg,生物可给量(以w计)分别为3.80~38.1、1.96~106、5.06~1516、0.160~53.6、0.140~21.3和10.8~570mg/kg. 不同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差异很大,生物可给性平均值为Cd(66.0%)>Pb(59.0%)>Cu(44.9%)>Zn(35.8%)>As(16.9%)>Cr(5.72%). 采用统计学上的显著模型,可通过土壤重金属总量、pH、w(OM)(OM为有机质)和w(TC)(TC为全碳)较好地预测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给量. 儿童的HI(总非致癌风险)和TCR(总致癌风险)均高于成人,HI和TCR平均值分别约为成人的8.0和1.5倍. 用土壤重金属总量评估经口摄入途径的风险高估了实际的人体健康风险,用重金属生物可给性进行调整后风险显著降低,HI和TCR平均值分别降低了71%和74%. 但用生物可给性进行调整后仍有部分采样点的HI或TCR超过风险阈值,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68.
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各种类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考察干湿季节下再生水补给水体的DOM分子多样性变化及其主要成分对致病菌分布及迁移的影响,本研究以北京两个典型的再生水补给水体(清河和沙河水库)为对象,分别在旱季和雨季采集水样,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光谱指数(FI、HIX和BIX)和1H-NMR等方法分析水样的DOM,并采用定量PCR测定目标致病菌基因(ecfX、mcr1、gltA、tcpA和23S rDNA)的相对丰度.结果发现,清河和沙河水库水样的DOM分别为5个和4个组分,主要以自生源为主,且微生物活性较高,降雨会导致腐殖酸类有机质的输入.1H-NMR分析表明,清河和沙河水库水样中DOM有6个氢核基团,旱季以烷氧基和脂肪族羟基基团为主,雨季则以羧基或芳香环氢核基团为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旱季致病菌基因的相对丰度与DOM特征组分的相关性较弱;雨季DOM更利于与致病菌表面吸附,致病菌基因的相对丰度与CH3、CH、CHO/N、HAr、Hp和CH-α呈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69.
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是畜禽粪污和剩余污泥重要的处理处置方式,其在能源回收和消减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底物类型及预处理是影响厌氧消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其对ARGs归趋特征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针对猪粪、鸡粪和剩余污泥3种典型的环境ARGs源为研究对象,明确不同底物类型对厌氧消化中ARGs归趋的影响特征,结合胞内ARGs (Intracellular ARGs,iARGs)和胞外ARGs (Extracellular ARGs,eARGs)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的差异,探讨不同底物类型在厌氧消化过程中ARGs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底物类型对厌氧消化过程中的胞内外ARGs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高压蒸汽灭菌(120℃,30 min)预处理底物对厌氧消化结束时的总累积甲烷产气量没有显著的提高,鸡粪组中出现产气抑制的现象,这与之前的研究一致.不同底物类型样品中DNA浓度与DNA中16S rRNA基因的丰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2=0.663,p<0.05).底物中微生物对厌氧消化中iARGs和eARGs的转归贡献率较小,剩余污泥中的eARG在总ARGs中的比例最高(5.47%).在不同底物类型中iARG和eARGs的变化均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70.
抗生素制药废水常含有大量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传播抗性污染的风险高于城市污水,但目前人们对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ARG转归影响机制研究尚有不足.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考察某螺旋霉素制药废水厂A2O工艺过程中菌群结构变化,并通过多种统计学分析方法考察菌群结构、水质特征及ARG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单元中污泥的菌群结构受进水水质影响较小,其中厌氧和缺氧池中均以产甲烷菌与硫酸盐还原菌为优势菌,好氧池和二沉池中优势菌群的功能较为复杂;A2O系统对常规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但不能稳定削减潜在致病菌丰度.水质特征、菌群结构和ARG之间存在显著相互影响关系,其中废水处理过程中生物量、NH4+-N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与ARG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的分布密切相关.在水相和泥相中对ARG和MGE产生显著影响的菌属不同,而且泥相中有更多的潜在致病菌与ARG显著相关性,即污泥中微生物同时获得耐药性和致病性的可能性比水相中高.本研究可为今后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过程的抗性污染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