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4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9篇 |
综合类 | 76篇 |
基础理论 | 11篇 |
污染及防治 | 4篇 |
评价与监测 | 12篇 |
社会与环境 | 6篇 |
灾害及防治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选择9种我国本土海洋生物对北部湾涠洲岛原油污染物的急性生物毒性进行测试,并基于测试获得的毒性数据,利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推算方法,对该原油污染物的海水环境基准阈值进行推导,结果表明:原油样品对卤虫、褶皱臂尾轮虫、太平洋纺锤水蚤、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彩虹明樱蛤、牙鲆、半滑舌鳎、青岛大扁藻的LC50(或EC50)分别为10.28, 2.37, 4.88, 0.31, 0.81, 65.88, 19.02, 9.10, 0.23mg/L;涠洲岛原油污染物的急性和慢性海水质量基准阈值分别为0.06,0.012mg/L.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上溢油事故损害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部分反映了自2015年以来,基于气候系统观测、古气候档案、理论研究和气候模拟等科学分析,取得的一系列关于中国气候变化的新证据、新认识,总结了中国大气、海洋、冰冻圈、生物圈等气候基本变量以及极端事件、典型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了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人类活动驱动因子的变化,预估了中国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此次评估报告与《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在框架结构、结论认识等方面的新特点,指出中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体系性不断丰富、科学基础的认识不断深化。文章最后通过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初步比较,提出了未来我国在气候变化监测诊断、检测归因、模拟预估,以及工具方法等方面应加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43.
对于冲天炉的结构及其消烟除尘,国内外都已作过不少的研究,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炉型结构和消烟除尘办法。如三节炉、普通三排小风口冲天炉、密筋炉胆热风冲天炉、多排小风口曲线炉膛热风冲天炉等。但由于这些炉型的使用,从铁水质量、温度到元素烧损等方面都不够理想,因而烟尘污染很难净化处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拟在阐明3T/h 双层分离送风 相似文献
44.
45.
对山西省五台山区垂直土壤主要土类的氟元素背景值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揭示了五台山区土壤氟元素区域背景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五台山区土壤氟背景值略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多数土壤B层含氟量最高。 相似文献
46.
为了识别与安全控制疲劳危险驾驶行为,有效预防与减少因疲劳危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基于疲劳检测分级、预警与自动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出车载驾驶员疲劳驾驶实时监测预警与控制系统。首先基于PERCLO方法,构建驾驶员疲劳检测与分级模型;然后根据所输出的驾驶员疲劳等级信息,提出疲劳驾驶三级预警原理,及其预警实现方式;最后以疲劳预警信息为基础,形成基于驾驶员不同疲劳等级预警的安全控制技术,并对处于深度疲劳的危险驾驶行为,构建自动智能紧急控制停车系统,重点阐述系统的地形匹配、智能控制,以及自动驾驶与停车三大核心技术,并提出相应的系统硬件构成,为系统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7.
48.
为科学有效地论证多种方式组合的冷却屏蔽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人体表面温度控制的效果,需要对冷却系统及人体敏感部位发热量进行客观评估。通过对5名健康男性的高温测试,探究人体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体表温度的变化,得出胸部、背部及额头为热量最高部位,并构建以“人体-降温屏蔽服-外界环境”为主体的冷却系统数值模型,对不同环境中的屏蔽服冷却效果展开研究,分析穿戴冷却屏蔽服时人体躯干部分的温度分布及影响。结果表明:在屏蔽服中靠近胸部、背部部位引入相变材料和风扇,均可帮助人体降低体温,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