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4 毫秒
21.
AB法生物处理饮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法是当代污水处理最佳实用技术之一,本文介绍将该法应用于饮料废水处理的工程设计中,并对AB法的理论和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Schott)及其与链霉菌配伍灭螺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南星水浸液及其与链霉菌稀释液配伍,用于灭螺实验,结果显示,天南星具有很强的灭螺效果,不同部位的灭螺效果为:根>叶>茎。其中根的灭螺效果与夹竹桃相当。天南星与链霉菌配伍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是单一成分的4~5倍,比夹竹桃与链霉菌复合使用的协同作用更明显,且能有效地抑制钉螺上爬。因此,天南星为灭螺植物和构建高效的群落生态工程灭螺提供新的物种资源;这种植物和微生物的复合灭螺的协同效应,为灭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
<正> 习惯上,地球的地幔可分为三大部分:浅地幔(Shallow mantle)、过渡区(transition region)和下地幔。高地震波速梯度从400km深处的过渡区顶部延伸到约800km深处。下地幔的相对均匀部分约从800km深处开始,向下延伸到几百公里厚的核-幔边界内。地幔矿物的主要变化发生在400km和650km深度附近。这些变化意味着均匀地幔中的平衡相界,还是意味着化学变化的问题,对地学中许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有大量证据说明,总体来说地球是一个分异的球体,因而在不同程度上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了对燃煤电厂SO2进行控制的几种实用的经济的技术,即煤炭的洗选和加工,炉内喷燃脱硫工艺,烟气的除尘和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25.
杜振  王丰吉  刘强  张杨  朱跃 《环境工程》2018,36(5):100-103
为掌握湿式除尘器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效果,依托已投运的37台湿式除尘器机组,系统研究了湿式除尘器粉尘和雾滴去除能力、SO_3和PM_(2.5)的协同脱除效果,以及本体阻力和废水产生量,得出湿式除尘器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可以实现烟尘超低排放,除尘效率随入口烟尘浓度增加而增大;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烟气中的雾滴含量,并具有80%左右的SO_3和PM_(2.5)脱除效率,但不同材质其废水产生量差别较大,需考虑废水进一步处理措施。因此湿式除尘器不仅是烟尘超低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下一步控制SO_3和PM_(2.5)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6.
基于系统掌握脱硫除尘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依托已投运的脱硫除尘一体化协同治理项目,分析了其烟温和系统阻力分布、脱硫和除尘效果,及其协同脱除SO_3和雾滴等多种污染物效果。从而得出了脱硫除尘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各系统间耦合设计,可以实现SO_2和烟尘的超低排放,且脱硫系统在高效脱硫的同时可实现高效地协同洗尘效果,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SO_3和雾滴的排放,消除烟囱白烟视觉污染。因此脱硫除尘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可作为超低排放改造的可行性路线。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广西大厂锡石-硫化物矿区巴里尾矿库的富碳酸盐尾矿(堆放了20余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CR三步提取法研究Zn、Cd、Pb和As的化学形态分量以及其总含量在该尾矿铅垂剖面中的分布,并结合尾矿的结构构造、次生和原生矿物成分及其变化等分析,探讨在氧化/酸化条件下富碳酸盐尾矿中重金属的释放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尾矿下层原尾矿中重金属主要以稳定或较稳定的残渣态(As、Pb、Zn、Cd)、氧化物结合态(Pb)及硫化物结合态(Zn、Cd)形式赋存。在酸水淋滤作用下,原尾矿中重金属的释放顺序为Cd≈ZnPbAs;(2)尾矿上部厚层状氧化硬层(厚度1~1.5m)中,Zn、Cd以酸可溶态大量富集,具有较强的迁移性;As、Pb主要以残渣态以及氧化物结合态赋存,其迁移性较差。因此,富含碳酸盐的硫化物尾矿经过氧化作用具有释放多种重金属的潜能。由于这类尾矿中各重金属的赋存状态存在差异性,因此对其迁移性及环境效应须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8.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安全文化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安全文化,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安全文化的关键要素、构成因子以及因子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利用SPSS对山东4个国有煤矿355名员工安全文化定量测量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抽取方法对安全文化关键要素进行因子分析,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5个因子,解释变量的累积百分比为69.35%。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构建安全文化结构模型以及安全文化因子间因果关系结构模型,证实领导责任因子对安全理念、安全认知和员工参与有直接正面影响。其中,对安全认知的影响最为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76);领导责任因子对安全业绩具有间接正面影响;安全理念、安全认知和员工参与对安全业绩具有直接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9.
中国机动车行驶里程分布规律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机动车行驶里程是计算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全国数百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同车龄的机动车(包括轻型客车、公交车、出租车和摩托车)行驶里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除公交车外,其他机动车的累积行驶里程均随车龄而呈现对数递减性,即车龄越长机动车的累积行驶里程增加越慢,年使用率越小;某类型机动车车队的年均行驶里程与调查基准年的各车龄机动车的保有量相关;提出了轻型客车年行驶里程和车龄的经验公式,并得到2007年轻型客车的年均行驶里程为2.691×104km.  相似文献   
30.
杨树人工林碳循环对淹水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涡度相关方法对安徽怀宁杨树人工林的碳通量进行监测,得到微气象数据和通量数据。通过坐标旋转、密度校正和数据插补处理提高数据质量。选取2005年9月淹水期间的数据。分六个阶段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在半小时尺度上,在淹水期表观量子效率α随着土壤含水量SWC上升而降低;在未淹水期最大。为-0.0023μmolphoton^-1;退水期最低,为-0.00122mgCO2μmolphoton^-1,退水后恢复到-0,00168mgCO2μmolphoton^-1;α在淹水中2期降低速率最大,在整个淹水期间α的恢复速率是大于降低速率的。(2)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在淹水后不断降低.耒淹水期为8.0gCm^-2day^-1.退水后为4.7gCm^-2day^-1,在淹水中2期降幅是最大的达到了16%。(3)生态系统呼吸(Reco)在完全被水淹的第一天降到最低,仅为2.2gCm^-2day^-1;由于温度的影响其变化规律比较复杂。在淹水中2期的变化幅度是最大的;退水后Reco为4.2gCm^-2day^-1恢复到来淹水前的87%。(4)淹水期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的变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淹水中1期最大为-4.2gCm^-2day^-1。退水后最低。为0.6gCm^-2day^-1是未淹水前的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