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212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人类活动对海南省小海泻湖沉积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小海泻湖XHK04-01沉积物柱状样的210Pb定年以及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分析,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小海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1988年以前,总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稳定在0.6%和0.04%,TOC/TN为14左右,沉积物的有机质主要来自陆地,陆源有机碳的含量占到总有机碳含量的80%,人类活动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变化较小;而1988年之后,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小海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迅速上升,到表层时总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2%和0.13%,TOC/TN下降到9,沉积物中小海自生来源的有机碳的比例显著增加,陆源有机碳的比例相对下降到45%.小海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增加,导致小海水质的恶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沉积速率上也有反映,在18cm以下沉积速率为0.46cm·a-1,0-18cm沉积速率为1.26cm·a-1.  相似文献   
292.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具有重要的社会、环境和经济价值。湿地退化往往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系统研究山西历史名泉——水神堂泉及其周边湿地的变化过程,基于历史开放卫星数据,使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最小距离、分类回归树算法和GEE深度神经网络对1984—2020年每隔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湿地提取,分析水神堂泉周边湿地的历史变化趋势。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水神堂泉水流量和湿地分布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1958年至今,区域内年降水量呈总体下降趋势,降幅为1.12 mm/a;泉水流量持续下降,全县湿地面积总体呈萎缩趋势,由1984年的59.82 km2衰减到2020年的14.11 km2,萎缩速率为1.27 km2/a。水神堂泉水与周边湿地呈现同存共生的关系,泉水流量和降水量是影响湿地面积的主要因素,泉水流量的减少是湿地面积衰减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3.
中国职业危害量大面广,分布日益广泛.影响日益严重。2005年末全国就业劳动力人口超过7.58亿,每年新增劳动力人15625万。在这些劳动力人口中,受到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影响超过2亿,分布在煤炭、冶金、建材、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30多个行业中。  相似文献   
294.
声发射法检测管道泄漏是目前的热点方法,研究涉及泄漏信号的产生与传播、信号拾取与处理、基于信号的智能识别与定位等。通过介绍声发射检测定位原理及一些基本规律,详细分析小波分析、局域均值分解、经验模态分解、变分模态分解在处理泄漏信号时的优劣,探讨人工智能在处理管道泄漏声发射信号中的应用,总结管道泄漏的模态研究、相关试验研究,来理清基于声发射的管道泄漏检测现状及展望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95.
应用致突变阴性、阳性对照(Cu2+,丝裂霉素MMC和环磷酰胺CP)评价四膜虫刺泡发射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并应用该方法检测养殖水体加氯消毒后的有机浓集物对四膜虫刺泡发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水体加氯后的有机浓集物可引起四膜虫刺泡发射,且各处理浓度与刺池发射率呈良好的相关性,表明这些有机物中含有致突变性物质.  相似文献   
296.
采用倒置A2/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的混合污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混合污水氮和有机物去除的控制因素;水温为23~30℃、泥龄为20 d时,最优运行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9h、DO2 mg/L、外回流比80%、内回流比200%,此时COD、NH3-N和TN去除率分别为76.4%~78.2%、95....  相似文献   
297.
底栖动物螺蛳对池塘底泥及水质的原位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螺蛳为净化生物,研究了直接向养殖塘中放养螺蛳对鲫鱼养殖塘的底泥和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直接放养螺蛳使得养殖塘水质的污染状况有所缓解,然而改善前后水体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仍同属于重污染等级.因此仅采用直接放养螺蛳的方法对养殖塘进行底泥修复还不能使养殖塘水质得以彻底净化,应与其他修复技术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更好的底...  相似文献   
298.
吸附-电催化氧化降解气态氯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静  杨骥 《环境工程学报》2009,3(8):1465-1468
采用高接触面积微孔曝气的方式,以吸附性多孔导电材料活性炭纤维(ACF)为电极,吸附电催化氧化两步联动降解气态氯苯,实现了在电解质水溶液中对高浓度非水溶性气态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有效处理。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分析实验结合,确立最佳实验条件并着重考虑pH值、鼓气速率、电解电压、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气相中氯苯去除率达到74.3%(20℃)和72.9%(10℃)  相似文献   
299.
太湖蠡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水质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年冬季(1月30日)和春季(3月27日)对太湖蠡湖进行两次全面调查。采用种类相似性指数、优势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污水生物系统等多项生物学指标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并结合理化指标评价蠡湖水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蠡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88种;其中以绿藻门种类最多,共48种,占总种数的5455%;硅藻门次之,共15种,占总种数的1705%。两次调查中各个站位的优势种均为绿藻门种类,其中冬季的优势种为小球衣藻〖WTBX〗(Chlamydomonas microsphaera)〖WTBZ〗,优势指数变化在7143%~9628%,春季优势种为小形平藻〖WTBX〗(Pedinomonas minor)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WTBZ〗,优势指数变化在6702%~8259%,优势种非常明显。浮游植物相似性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冬季和春季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差异很大,相似性指数仅为030。同时,生物学评价显示,蠡湖冬季水质劣于春季,与化学评价结果相一致;但从评定级别看,生物评价认为,2007年冬、春季节蠡湖水质分别处于重污染和中度污染状态,较化学评价的污染程度重,显示出两种方法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00.
2种分步浸提方法对土壤中Cr形态提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模拟了受铬渣污染的土壤环境,比较在不同活性炭加入量下2种典型分步浸提方法:Tessier 5步法和改进的7步分离方法得到的不同结果,探究适合于铬渣污染对土壤环境的铬形态浸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浸提数据虽有较大差异,但能得到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七步法形态分类更为细致,99%以上的铬都分布在2~3个结合形态,Tessier五步法的物料衡算结果更为准确(96%~103%),相比七步法形态分类更具包容性,数据更具重现性;随着活性炭的加入,土壤环境中游离铬离子明显减少,转化为有机结合态等更稳定的结合形态,说明活性炭能有效固定土壤环境中游离的铬离子,增加其迁移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