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63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有机化合物生物富集的度量与评价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富集对评价有机化合物引起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化学物质管理和制修订环境质量基准的重要依据.然而,化学物质与生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复杂,以及环境因素的多变性,均给生物富集的度量与评价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因此,本文从过程机制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生物富集的度量指标、以及影响化学物质生物富集过程的主要因素,综述了测定和评价生物富集系数的各类方法进展及其适用范围,并对此方面的研究趋势与需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2.
气候变化背景下贵州省农作物生长期干旱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以干旱高发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利用贵州省19个站点1960—2013年气象日值资料,考虑气象干旱累积效应及当地秋收农作物生长时期需水要求,验证了秋收作物生育期内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ep-SPEI-6)与粮食减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基于Sep-SPEI-6指数采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周期分析以及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了贵州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Sep-SPEI-6与贵州省及各州、市粮食减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② 在1991、2001年前后贵州省气候发生了突变。③ 与第一阶段(1960—1991年)相比,第二阶段(1992—2001年)干旱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均减少了10.59%;较第二阶段,第三阶段(2002—2013年)分别增加了23.67%和24.74%;与前两阶段相比,第三阶段的干旱历时与强度增加显著。④ Sep-SPEI-6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以22 a为第1主周期。⑤ 各站点Sep-SPEI-6的Hurst数值均大于0.5,说明其变化具有较好的持续性。⑥ 干旱易发区呈现由东向西的转移趋势。⑦ 农作物生长期内日降水>1 mm天数和日照总时数是影响农作物生长期干旱的主要气象因素。研究成果为贵州省抗旱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3.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归类梳理和分析相关政策有利于把握现有政策体系的内在联系,实现整体的政策改进。提出中国现有关于再生资源产业的管理政策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综合性管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专门管理、环境保护领域固体废弃物管理、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进口管理。在此基础上,揭示相关政策间的层次关系和内在联系,并加以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4.
光催化处理饮用水微量污染物以及在饮用水消毒和杀菌方面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 TiO2光催化处理饮用水中的微量卤代物、腐殖质、微生物代谢产物,以及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光催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最后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5.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和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了不干胶废弃物热解焦生成特性及热解焦燃烧特性,并计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热解焦的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不干胶废弃物热解焦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当热解终温在400~700℃时,热解焦产率在34.64%~22.03%之间;空气气氛下热解焦燃烧过程包括3个阶段:挥发分燃烧阶段(390~600℃)、混合燃烧阶段(390~600℃)和残炭燃烧与矿物分解阶段(650℃);升温速率对热解焦燃烧效果作用明显,升温速率越大,燃烧特性指数越高,燃烧稳定性越好;热解焦燃烧过程可以通过3个一级反应描述,当升温速率为40℃/min时热解焦燃烧各阶段表观活化能明显降低,表明升温速率提高有助于热解焦的燃烧反应活性,更有利于燃烧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6.
为了探索不干胶类包装废弃物的热解特性,采用热重分析手段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不干胶类废弃物的失重特点,并且采用Ozawa法和KAS法比较分析不同转化率条件下的表观活化能分布.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不干胶类废弃物的热解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室温~ 200℃)为不干胶类废弃物的干燥阶段,第2阶段(200 ~ 590℃)为热解的主要阶段,第3阶段(590 ~800℃)为热解半焦的深度热解阶段.升温速率对热解失重率有重要影响,Ozawa法和KAS法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法计算的热解活化能比较接近,Ozawa法得到的活化能为349.9 kJ/mol,KAS法得到的活化能为336.9kJ/mol;并且不干胶类废弃物的热解表观活化能呈现出阶段性分布.  相似文献   
137.
宁波市环境空气中VOCs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基于近7年来的连续监测数据,对宁波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在宁波市环境空气中检测出94种VOCs,其主要成分是饱和烷烃、芳烃、烯烃、卤代烃、卤代芳烃、含氧有机物等,有37种属有毒有害物质,其中苯系物含量最高;宁波市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污染程度与国内外城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近年来的污染状况变化不大,没有明显恶化;空间分布特征显示一类保护区VOCs的排放以天然源为主,二类各功能区VOCs的排放由天然源和局部人为污染源共同形成,三类区以工业污染源排放为主;时间变化趋势显示VOCs在冬季和春季的平均浓度比其他季节高,VOCs的日变化基本呈现2个主浓度峰值特征,跟城市交通流量变化具有很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8.
海洋深水软土地基筑堤基础处理通常采用爆破挤淤法及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排水板排水固结法主要工序有土工布、碎石垫层铺设、塑料排水板打插,其中碎石垫层作为滤水层,对基础处理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根据舟山钓梁工程施工情况看,目前塑料排水板打插工艺相对较成熟,而土工布、碎石垫层铺设工艺则尚在研究探讨中,因此重点对舟山市钓梁围垦工程土工布、碎石垫层铺设的施工工艺进行探讨,为今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中核集团公司五○四厂是我国第一座铀同位素分离工厂,是核燃料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核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厂始建于1958年,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选址定点,1964年建成投产。曾先后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氢弹、第一艘核潜艇和第一座核电站提供了合格的核燃料,为促进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