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54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222.
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功能常受制于氧的传递速率,氧的传递速率则决定于曝气设备的性能。实验表明,氧传递速率同氧饱和不足量(进行曝气的液体,氧饱和时的氧浓度与曝气时的氧实际浓度之差)成正比。  相似文献   
223.
本文通过对高七井几年的地热资料的整理,分析地热异常与地震预报的对应规律,在总结以往震例的基础上,对高七井地热映震效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4.
甘孜州系四川省所辖,地处川西,东连雅安地区,南与凉山州、云南省交界,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自治区相望,北与阿坝州、青海省相邻。地理位置为东经97°22’~102°29’,北纬27°58’~34°20’,幅员面积15.3万km2。甘孜州属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位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大地貌属横断山系的川西高山高原区,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具有地势高亢、北高南低、中部突起、东南缘深切、山川平行相间、现代冰川发育、地域差异显著等特征。境内地表平均海拔3500m以上,最高山峰贡嘎山7556m,其山麓大渡河边仅有1000m,高差达60…  相似文献   
225.
从污泥中分离到能去除硫氰酸钠的混合菌SAT13,它是由自养菌和异养菌所组成,其中包含:排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parus)、中间硫杆菌(Thiobacillusintermedius)、节细菌(Arthrobacter sp.)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和固氮菌(Azotobacter sp.)。该混合菌降解NaSCN的能力较高,还具有降解丙烯腈、异丙醇、丙酮等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应用该混合菌在二级浸没式滤池上接种挂膜,处理含NaSCN的腈纶废水,形成的生物膜氧化NaSCN活性高。经十个月的中型试验,水力负荷保持在9.615m~3/m~3/day,CODcr负荷为3.12kg/m~3/day,BOD_5负荷为1.91kg/m~3/day,则CODcr平均去除率可达81.56%,BOD_5平均去除率为82.63%,NaSCN平均去除率为95.76%,出水含量小于2mg/l,其他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26.
以洛南-栾川断裂、商丹板块缝合带和勉略板块缝合带为界,从北到南将研究区依次划分为:华北板块南缘构造岩浆区(简称SC岩区)、北秦岭构造岩浆区(简称NQ岩区)、南秦岭构造岩浆区(简称SQ岩区)、西秦岭构造岩浆区(简称WQ岩区)。依据各构造岩浆区内碰撞及碰撞后侵入岩的化学成分及出露面积,估算了各构造岩浆区及整个研究区碰撞及碰撞后侵入岩的平均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各构造岩浆区碰撞及碰撞后侵入岩的平均化学成分相当于花岗岩;由南向北碰撞及碰撞后侵入岩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类似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变化规律.从早到晚.从西向东碰撞及碰撞后侵入岩岩浆朝着富硅、富碱方向演化,逐渐显示出A型花岗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7.
继在歙县伏川地区细碧岩中发现葡萄石一绿纤石相标型组合后(见《安徽地质矿产报})92.16.一版),最近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又在该县境内的“赣东北超壳断裂带”北西侧确定出以歌县、水竹坑、休宁、许村等岩体为代表的低压高角闪岩相的豆状混合岩一混合花岗岩系列(典型矿物组合为高Ti和高Fe2+/Fe3+的红色黑云母十苗青石十斜长石土铁铝榴石,矽线石十钾长石)。这样它们与该断裂带南东一侧,以细碧岩一变质石英用麻岩系(两者问为断层接触,产于后者中的铁铝榴石经测定为“兰晶石带”的铁铝榴石)、超镁铁岩及辉长糜棱岩等为代表的中…  相似文献   
228.
229.
前言 自古以来,人们就受惠于海洋,并从海洋得到美的享受,特别是濑户内海,由于她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内海,所以给予人们的恩惠就更大;由于她格外地美,所以很早以前人们就活跃在这里,使这里成为文化进步的先进地区。  相似文献   
230.
详细列出了分子表面积计算中所用的公式,并详尽地说明了所涉及各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编写的SASA程序成功地应用于酚取代衍生物,所得表面积对于氯化酚能很好地预言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但对于带7种不同取代基的酚取代衍生物,除了分子表面积,还必须引入代基当量作描述变量,才能较好地预言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而且个别化合物应 被看作outlier,不能正确地被预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