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54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61.
川藏公路四川段泥石流灾害研究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现场调查和观测发现,川藏公路四川段的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在4个区域,即龙胆溪泥石流区、雅江泥石流区、波戈溪泥石流区和巴塘—金沙江泥石流区。波戈溪泥石流区和巴塘—金沙江泥石流区是境内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流域面积超过20 km~2的特大型泥石流有24条。自东向西,川藏公路四川段泥石流由水石流逐渐演变为稀性泥石流;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高山深谷地貌特征、强烈的地震活动、高强度的降雨和冰雪融水,构成泥石流灾害显著发育的环境条件。将公路沿线泥石流形成机理概括为4种,即降雨冲击机理、强度衰减机理、冲刷切割机理和沟床拖拽机理;2003年以来采用护岸结构、速流结构、抗冲击结构、拦渣坝、消能坎等技术实施了30余个大型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62.
水环境容量的定量计算是实现水环境精细管理的前提,但相关参数在无充分资料的中小流域较难获得,其变化的难以确定给水环境容量求解带来较多不确定性.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河网水质模型计算可以求解部分参数,提升水环境容量计算精度.选取长株潭城市群代表性区域——湘江一级支流捞刀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河...  相似文献   
263.
运用我国黄土地层中的~(10)Be记录来示踪地磁场漂移事件和重建相对强度变化历史在最近几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展上述研究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如何对黄土~(10)Be记录中包含的源区降尘~(10)Be浓度等信号的相对贡献进行合理估算。本文参考最新的现代粉尘~(10)Be浓度观测数据,设计了3种改变降尘~(10)Be浓度的情景分别建立了130 ka以来黄土~(10)Be记录的地磁场漂移事件时间序列。综合对比表明,3种情景下的重建结果并无差异,说明源区降尘~(10)Be浓度幅值变化不会对~(10)Be示踪地磁场变化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分离的130 ka以来受地磁场变化影响的~(10)Be记录可与PISO-1500等全球典型地磁场强度曲线良好对比,并完整地记录了蒙诺湖(Mono Lake)、拉尚(Laschamp)、挪威海-格陵兰(Norweigian-Greenland sea event)和布莱克(Blake)等主要地磁场漂移事件,揭示了黄土~(10)Be重建的地磁场变化曲线的全球尺度意义并印证了中国黄土在千年尺度的连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264.
265.
絮凝体形态学和密度的探讨——Ⅰ.从絮凝体分形构造谈起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常规混凝操作条件下形成的随机型絮凝体具有分形的特征,其分形维数Df和絮凝体密度函数pe∝dp-Kp的指数Kp之间具有Df=3-Kp的关系。通过建立分布成长絮凝体模型,讨论了在絮凝过程中逐次导入颗粒间的空隙率对絮凝体密度和的影响。模型参数的分析结果进上步证明了分布成长的絮凝体是一个典型的分形,其分形,其分形维数取决于颗粒间空隙比ε和颗粒结合个数m,降低ε或提高m均有利于提高Df,使絮凝体由松散同致密  相似文献   
266.
试验研究微域培养中土壤深度,油水添加次序以及搅拌等因素对石油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域中随着土壤深度由4mm增加到32mm,CO2累积释放量下降16.7T%,石油碳氢化合物降解量减少18.2%;先加水后加油可增加CO2累积释放量达36.5%,TPH降解量提高21.5%;搅拌可以增加CO2释放与TPH的降解。  相似文献   
267.
《上海环境科学》走过了十年不平常的历程,由童年走向成熟,并已取得卓著的成绩,可喜可贺。《上海环境科学》创刊10年来,发表了近千万字的各种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论文和信息,为上海和全国广大环境保护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服务。由于她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不断追求刊物的高水平、高质量,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产品,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贡献。正因如此,她获得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十年来,她恪守办刊宗旨,充分宣传国家和上海市的环境保护方针和政策,发表了许多环境管理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对提高总体的环境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8.
一、甘孜州自然概况: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处长江上游,属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为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大地貌属横断山系北段的川西高山高原区,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幅员面积达15. 3平方公里。具有地势高亢、北高南低、中部突起、东南缘深切、山川平行相间、地域差异显著等特征。境内地表平均海拔3500米,最高山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其山麓大渡河边仅有1000余米,高差达6000余米。 甘孜州处于特殊的生态地理区域,衍育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些资源是长江上游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屏障,是…  相似文献   
269.
270.
分子表面积的精确和经验计算及其在QSAR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大仁  黄庆国 《环境化学》1994,13(3):234-238
本文列出了精确计算分子表面积的公式,在分子几何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可用此式得到准确的分子表面积,用该法对20种氯代酚进行了计算,所得分子表面积能很好地预言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并且用分子表面积(或取代基数)加上OH基的表面积,能很好预言其对发光菌的产性。此外,还提出了计算公子表面积的经验方法-碎片加和法,此法应用于某些取代烃化合物,也得到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