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9篇 |
免费 | 85篇 |
国内免费 | 21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07篇 |
废物处理 | 22篇 |
环保管理 | 113篇 |
综合类 | 650篇 |
基础理论 | 123篇 |
污染及防治 | 152篇 |
评价与监测 | 54篇 |
社会与环境 | 52篇 |
灾害及防治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有机废气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为在国内开展生物化学法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研究工作,采用国内现有微生物菌种挂膜接种的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结果表明,在入口气体甲苯浓度0.183~1.803mg/L及气体流量86.4~190.8L/h(停留时间6.2~13.6s)的实验范围内,增加入口气体甲苯浓度和气体流量,可使甲苯的生化去除量增大,每升体积的生物膜填料对甲苯的生化去除量最大可达157.13mg/h。由实验结果推断,生物膜填料塔对废气中甲苯的净化去除过程属于传质控制过程。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动力学模式对实际过程有很好的适用性,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0.98。 相似文献
52.
分析了长江源区各拉丹冬峰冰川区不同海拔采集的3个雪坑SP1、SP2和SP3样品中δ18O、不溶微粒数量浓度及主要离子浓度,以探讨本研究区域雪冰微粒含量变化及其来源.结果显示,不同粒径微粒含量变化趋势一致,3个雪坑中细微粒含量分别占总微粒的88%、78%、86%.中微粒分别占10%、19%、11%;不同粒径微粒数量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置信度可达99%),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雪冰中不溶微粒浓度同Ca2 、Mg2 、SO2-4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非季风期微粒浓度要高于季风期2~4倍.3个雪坑非季风期微粒通量分别占一个年层雪冰中微粒总通量的73.6%、92.3%、97%,即初春季节沙尘暴对于各拉丹冬雪冰中微粒沉降贡献远大于夏.秋季节.结合NCAR/NCEP再分析资料.应用HYSPLIT-4模式模拟的不同季节5 d后向气团轨迹图表明,各拉丹冬峰冰川I区雪冰中不溶性微粒可能来源于中亚、南亚和青藏高原本身,其中影响最大的可能是青藏高原自身的沙尘源区,同时冰川区裸露基岩对雪冰中不溶微粒含量亦有贡献. 相似文献
53.
54.
超细煤粉在氧化条件下NOx的释放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TG(热重/差热分析仪)和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鹤岗煤超细化煤粉进行燃烧试验,分析了粒径、氧气浓度、升温速率对NOx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鹤岗煤在氧气浓度为20%的燃烧条件下,NOx的析出均为单峰曲线;粒径对煤粉燃烧NOx释放有重要影响,超细化煤粉可以减少NOx的排放;在5.10、20℃/min升温条件下,随升温速率的增大NO和NO2的析出量也增加,并且NO的最大析出速率对应的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也提高;随着燃烧气氛氧气浓度的增高,NOx的析出量相应增加,并且NOx的最大析出速率对应温度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55.
为弄清铜陵市某硫铁矿开采对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在露天采矿场、农田、山林、村庄和河道等,采集50个点位表层土壤和沉积物样,分析Zn、 Cr、 Cu、 Pb、 Ni、 Cd和As含量,解析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评估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并识别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矿区土壤呈弱酸性(pH均值为6.32),除Ni元素外,其他重金属含量都超过铜陵市土壤背景值,且河流沉积物中Ni和Cd富集较为明显.根据内梅罗污染指数,判定Pb和As总体处于重度污染,Cu和Cd为中度污染,其他元素为轻污染或无污染;不同用地类型综合污染指数排序为:采矿场>河道>山林>农田>村庄,其中采矿场和河道属于重度污染,林地以中度污染为主,农田和村庄以轻度污染为主.Pb、 As和Cd均属于中等生态风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贡献率分别为33.27%、 27.39%和20.22%,远大于其他4种元素;不同用地类型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排序结果与综合污染指数相同,其中采矿场和河道属于高风险水平,林地为中等风险,其余为轻微风险.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所得结... 相似文献
56.
珠江口水域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周年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根据1987~1988年所进行13个航次调查的资料,着重阐述珠江口水域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周年分布,综合分析和比较了各种生态因子与光合色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有关的相关模式,为进一步研究河口生态系,揭示珠江口水质特征及赤潮发生规律,规划河口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整治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1 前言β-环糊精(β-CD)已用作光度分析的增效试剂。但,在25℃,β-CD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0168mol/l,这影响了β-CD对显色反应的增效和增溶作用。本实验表明,在尿素-β-CD存在下,应用Zn~(2+)-5-Br-PADAP 体系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微量锌含量,与原子吸收法测得结果颇为吻合。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WFD-YⅢ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光学仪器厂): Zn~(2+)标准贮备液 1mg/ml。用时,稀释成所需浓度的工作液; 5-Br-PADAP溶液 0.5mmol/l乙醇溶液; 尿素-β-CD溶液配成4.0mol/l尿素溶液后,逐渐 相似文献
58.
59.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巢湖和太湖水体中5种微囊藻毒素(MCs)——MC-RR、MC-YR、MC-LR、MC-LA、MC-LY的含量。结果表明,巢湖水体中的MCs以MC-RR、MC-LA、MC-LY为主,太湖水体主要以MC-RR、MC-LR、MC-LA为主,其中太湖MC-LR的最高质量浓度为2.558μg/L,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限定值(1μg/L)。分析巢湖和太湖水体中MCs与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同种MCs与两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逐步回归拟合结果表明,氨氮和DO分别能与巢湖MC-LR、MC-LY进行拟合;Chl-a、TOC能与太湖MC-LR回归拟合,TOC能与太湖MC-YR进行拟合。由于多数MCs不能通过水质指标的拟合结果来预测,因此在未来研究中需结合环境因子和MCs的遗传机制来共同分析MCs在水中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0.
<正> 本文通过对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的提出,试图以毒物的毒性和危害性为依据,寻求一种较为合理的综评模式和统一的质量等级标准。为此,笔者提出双权综合评价模式和质量等级标准相同原理及其划分模式。一、问题的提出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面,已有许多文章和专著。大致有如下两类:一是按综合指数评价法,一是按环境敏感度评价法,目前,较为通用的综合评价法,它又分为加权法、非加权法、等标法等等。较具代表性的加权综合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