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应关注环境监测站化验室废水的二次污染,进一步加强化验室废水的处理,并同时采取集中和分散处理,保证化验室废水安全排放。  相似文献   
32.
受资源禀赋的约束,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日益成为增加粮食供给、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论文采取实地测量的方法,在全国5省6地开展田间实验和调查访谈,考察了水稻收获环节的损失情况。结果显示:各实验地块水稻收获环节的损失率为1.18%~6.55%。其中,水稻联合收获的损失率显著高于分段收获,先进机型收获的损失率低于普通机型,田地湿度、倒伏程度与水稻收获环节的损失率正相关。结合水稻优势区域的分布推算,全国水稻收获环节的损失率为3.02%。减损的情景模拟表明,当全国水稻收获环节的损失率下降到2.76%(根据农业部《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测算),可节约稻谷54万t,可供439万人消费1 a,相当于节约耕地7.84万hm~2,化肥2.61万t(折纯)。  相似文献   
33.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以电石渣等工业固废为全部原料的水泥制造工艺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分解及建模,基于实际数据建立生命周期清单,利用ReCiPe2016方法,在全球变暖、化石资源消耗、土地占用等17个小类及人体健康影响、生态系统影响及资源消耗3个大类中对工艺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过程包括特征化、标准化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以1 t成品水泥为功能单位的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总值为-0.0045 pt,其中,在人体健康影响和生态系统影响分类下最为显著,分别为-0.0027 pt和-0.0020 pt.与传统水泥生产相比,本工艺具有更低的资源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固废作为原料来源带来的正面环境效益最为显著,而熟料煅烧与水泥粉磨则显示出最大的环境损害,也说明由于消纳了大量工业固废,本工艺对环境总体上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4.
现场金相复膜技术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金相复膜技术的原理,介绍了现场复膜金相的制备方法,并结合一案例提出了金相复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36.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成效,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稳定。本文通过科学分析双重预防机制建建设流程及要点,结合海洋石油风险特点,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7.
还原-偶氮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硝基苯类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现行还原 -偶氮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硝基苯类 ,分析步骤比较繁琐 ,尤其是前后两次对pH值的反复调节 ,既耗费时间 ,浪费试剂 ,又影响校准曲线的斜率 ,给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降低测定的准确度。固体硫酸氢钾加入量很不容易掌握 ,困扰着分析工作者。今对此法的某些步骤作一些改进。1 试验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72 1分光光度计 ;2 5mL具塞比色管 ;1 0 0 g/L氢氧化钠溶液 ;1 5 0 g/L硫酸氢钾溶液 ;0 1 0 0mg/L硝基苯标准使用液 ;其他试剂与原方法相同[1 ] 。1 2 校准曲线绘制吸取 1 0 0mL硝基苯标准使用液于 5 0mL锥形瓶中 …  相似文献   
38.
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研究了土壤中的16种多环芳烃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用加速溶剂提取仪在100℃,二氯甲烷和丙酮(1:1)提取5min,再经硅胶柱净化,正己烷和二氯甲烷(3:2)洗脱,25℃氮吹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方法回收率在58%~106%之间,检测限为1.4×10-4~3.6×10-2mg/kg,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9.
通过25季种植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和培肥制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免耕土壤0~5 cm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稍高于耕翻土壤; 5~15 cm的则有低于耕翻的趋势; 15~30 cm的无明显规律。长期休闲的土壤在整个耕层有明显的有机质和氨素累积,其中碳的累积快于氮的累积,免耕条件下比耕翻条件下累积量更大。 0~5 cm和5~15 cm土层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处理,其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但均低于休闲处理; 15~30 cm土层各培肥处理则无明显差异;单施化肥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高于不施肥处理,但这种差异只在表层( 0~5 cm)较显著。  相似文献   
40.
[活动设计思路] 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价值的再澄清,进行价值的 再判断,体验到什么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让他们自己懂得珍 惜水资源,并转化为行动。 [做好准备] 材料:准备相关物品的图片或标签、资料、电脑软件等。 [活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