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安全科学   272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652篇
基础理论   114篇
污染及防治   132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工业园区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兴的工业园区,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当初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基础设施滞后,管理不到位,导致工业园区存在不少环境问题,影响到园区的后续建设和未来发展,必须抓住时机,调整思路,优化整合,强化管理,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使工业园区走上生态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3.
武钢三烧区域改建了二台大连三洋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叙述了该改建项目的主机选型、参数选定、设计特点等。  相似文献   
104.
GC—MS法在测定河口海岸环境样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环境样品有机机锡化合物GC-MS测定技术进展情况作了分析,看到其有了新的突破,大体积进样、现场衍生化QA/QC的新手段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等,CC-MS测有机物正越来越受人青睐。  相似文献   
105.
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及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氧化性物质作为饮用水中一种特殊污染物已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危害,如何有效地去除这些物质迫在眉睫。对水中氧化性物质的产生、危害及其处理技术进行总结,详述了物化处理和氢自养生物还原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为保护人类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提出的概念(简称"非遗")。培育和形成以非遗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使非遗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已成为一个新课题。以莆田湄洲妈祖信俗发祥地为例,通过调研分析,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协同发展等相关理论,深入探讨了妈祖信俗与旅游融合的影响要素、融合机制与模式。研究结论对旅游业激发非遗、发挥旅游对非遗的传播功能、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成本低廉和无二次污染的"绿色"合成纳米材料是发展原位纳米环境修复技术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绿茶提取液为还原剂和稳定剂进行"绿色"合成纳米铁,探讨在不同的气氛下"绿色"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主要成分,以期为调控合成纳米铁系材料提供基础研究.首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对不同反应气氛下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表面微观形貌、尺寸和价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通入N2情况下,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粒径为(84.7±11.5)nm,其主要成分以纳米零价铁为主;在通入空气情况下,合成的纳米铁粒径为(117.8±26.2)nm,其主要成分是纳米零价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通入O2时,合成的纳米铁粒径为(141.2±26.3)nm,其主要成分以四氧化三铁为主.其次,评价在不同气氛条件下合成纳米铁颗粒对去除亚甲基蓝(MB)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13 K下降解初始浓度为50 mg·L-1的MB溶液,反应5 min时已达到平衡,通入N2合成的纳米铁降解MB,去除率高达98.7%,而通入O2合成的纳米铁反应效率低,对MB的去除率仅为65.3%.最后,从以上发现提出不同气氛下可以调控"绿色"合成的铁系纳米材料成分,从而导致不同的纳米修复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9.
电化学预处理剩余污泥(waste activated sludge, WAS)厌氧发酵(anaerobic fermentation, AF)产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环境效益,然而不同电解质对电化学预处理剩余污泥以及厌氧发酵的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实验考查了不同电解质(空白对照,NaCl,Na2SO4和CaCl2)在电流强度为1 A、预处理时间为60 min的电化学处理条件下,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VFAs的影响。结果表明:当0.05 mol/L NaCl作为电解质时,在电化学预处理阶段污泥有机质(溶解性COD、多糖、蛋白质等)溶出效果较其他电解质更好。在厌氧发酵阶段,该条件下VFAs最大累积量可达到2625.8 mg COD/L,相比空白对照组提升了51.6%,表明NaCl作为电解质的电化学预处理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剩余污泥中有机质溶出,而且有利于产酸微生物(如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的富集,从而促进厌氧发酵产VFAs,达到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0.
三峡水库藻类“水华”预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三峡库区江段16条一级支流以及重庆市35座大中型〖JP2〗水库的调查资料,分析天然河流与水库两种不同水流条件下,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和透明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水库环境中,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与总磷以及与透明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在河流条件下则没有明显的关系。由于三峡库区江段大多数支流的营养水平已达到富营养化状况,当三峡水库建成、水流条件发生变化后,在支流河口等水域存在爆发“水华”的风险。为此,我们根据1998年枯水期,在三峡库区长江江段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40条支流河口实测的总磷浓度,利用所建立的水库环境中总磷与叶绿素a 浓度的关系,对三峡成库后在局部水域爆发“水华”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