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有机污染物对藻类毒性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国兰 《环境化学》1994,13(3):259-262
藻类是研究水生毒理学的很好的材料之一,对其毒性是评价化合物危害的基本数据,也是研究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效应的手段之一,通过测定工业废水,数种硝基芳烃及多种有机锡对藻类的毒性,发现剂量与效应时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化合物结构与效应之间也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2.
基因污染与生态环境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基因污染可能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的影响。转基因作物有可能污染天然物种的基因库;有可能破坏传统农作物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加速作物种植品种的单一化及基因资源的流失;使抗除草剂作物的基因向野生或半野生植物漂移的可能性加大,有可能创造出“超级杂草”;带有病毒型转基因作物的基因重组,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植物病毒,导致新的病害;BT转基因抗虫作物分泌的毒素,在食物链中传递,很难加以控制,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并最终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文章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基因污染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93.
本文综合了环境中金属有机化合物形态分析方法的近期进展。在分离方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应用逐渐增加;等离子体激发的原子发射光谱作为检测器其应用也不断增长;HPLC与炉式原子吸收在接口上的困难已经解决;新的衍生技术已用于非挥发性物质的衍生以便于气相色谱分离;序列分析系统如GC/HPLC—AAS、GC/HPLC—AED、GC/HPLC—MS等的应用逐渐增多,所有这些联用系统都是相当灵敏的,而且很特效。  相似文献   
194.
垃圾堆肥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堆肥、马粪、果园土、污泥等20个样品中,分离筛选出3株对滤纸分解旺盛的纤维素分解菌:C1、C2、C3,并外购康氏木霉、白腐菌、变色栓菌一起作为出发株,经紫外诱变处理后,在含葡萄糖的产酶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到能形成较大透明圈的突变株,并进行CMC酶活、微晶纤维素酶活及天然粗纤维分解能力测定。实验结果证明白腐菌经紫外线照射60s诱变而得的C16不仅透明圈大,CMC酶活高(60.08U/mL)是出发株的2倍,而且其对天然粗纤维分解能力强,10d分解率达35%。  相似文献   
195.
研究了五氯酚对盐泽螺旋藻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五氯酚对盐泽螺旋藻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和藻胆素含量的IC50分别是4.26、0.369、1.132mg/L。实验结果还显示,五氯酚在实际浓度范围内,刺激盐泽螺旋藻的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并有随浓度增高,活性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6.
采用表格形式随机对工厂附近居民进行询答调查,从而通过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研究,为正确评价该厂烟味污染和合理制订污染控制规划方案提供了公众方面的有效论据。  相似文献   
197.
重金属在猪粪堆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DTPA浸提、化学分级提取、透析及G-75凝胶色谱分离等方法研究不同堆肥工艺及不同原料对猪粪混合堆肥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堆肥后,树叶+翻DTPA-Cu、DTPA-Zn、DTPA-Pb浓度占其金属总浓度比例的减少量分别为3.36%、8.63%和4.68%,木糠+通翻分别为3.35%、7.45%和4.36%,均显著大于木糠+翻;树叶+翻有机态Cu的增加量为4.49%,木糠+通翻残渣态Zn的增加量为8.42%,均显著大于木糠+翻;木糠+翻及树叶+翻两处理<8000Da组分Zn增加,>25000Da组分Zn减少,而木糠+通翻的变化正好相反;Cu更易与大分子腐殖质组分结合,而且结合较紧密;Zn更易与小分子腐殖质组分结合,但结合不紧密.总的来说,加入树叶或采用强制通风结合翻堆的通风方式有助于降低猪粪堆肥的重金属活性.  相似文献   
198.
应用ORP预测和控制地下水除铁滤池出水含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应用氧化还原电位(ORP)预测和控制除铁滤池出水含铁量的可行性,探讨了水力负荷(HLR)、溶解氧(DO)和pH值对ORP和滤池除铁效果的影响以及曝气过滤除铁的机理.结果表明,在pH值为6.69,DO为6.8mg/L时,滤池除铁机理主要为接触催化氧化作用;HLR、DO和pH值对滤池除铁有较大的影响;滤池出水含铁量(Y)与ORP(X)之间的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0.0004exp[3816/(X+200)] (R2=0.9664)表示;当ORP在400~510mV时,滤池出水含铁量小于0.3mg/L.  相似文献   
199.
好氧堆肥中不同吸附料对氨吸附效果及堆肥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0.18%磷酸氢钾、0.06%磷酸氢钾+15%锯末屑混合物和30%锯末屑3种材料作为氨的吸附剂加入堆肥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种吸附料对氨的挥发都有抑制作用,其中0.18%磷酸氢钾的吸附作用最强,0.06%磷酸氢钾+15%锯末屑混合吸附料的作用次之,30%锯末屑的吸附作用最低.三者TN的损失率分别降低25%、23%和17%.但是,采用0.18%磷酸氢钾会因磷酸氢钾过量对堆肥性质产生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堆料中pH值,影响微生物活性,最终影响有机质降解率.相比较而言,采用0.06%磷酸氢钾+15%锯末屑混合吸附料效果很好,对氨吸附量高,促进有机质降解率提高7%.  相似文献   
200.
白腐菌应用于堆肥处理含木质素废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腐菌对木质素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通过在含大量木质素的模拟垃圾堆肥中采取添加白腐菌菌剂与不添加该菌剂2组实验对比,在相同堆肥处理条件下,接种菌剂的堆肥中木质素总量由27498.8mg降至15438mg,降解率达43.86%,远高于未接种菌剂的堆肥中木质素的降解率,表明白腐菌可有效用于含木质素废弃物的堆肥处理,并有望于加速堆肥腐熟,提高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