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2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研究了使用硫化废渣和废锰渣在酸性介质下反应,浸取提锰工艺,工艺简单,可达到两渣同时治理的目的,碳酸锰的生产还可产生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2.
本文阐述了我国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与预警系统建设的发展过程、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与预警系统建设在我国发展的十分迅速,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仪器设备标准化、网络系统统一化、运营管理制度化等问题比较突出,提出了在加强和重视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同时,应加强监控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跟踪研究自然资源的演化、开发利用过程调控机理一直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我所)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和研究方向。论文总结了1950年以来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在1950—1978年期间,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以大规模的自然资源调查与综合科学考察为主,丰硕的考察成果对中国的资源开发和区域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系统地积累科学资料和开拓资源科学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为了解我国资源环境、建立资源科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2000年期间,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转向了区域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研究并重的格局,完成的一系列考察报告为区域发展指明了路径,为全面认识中国自然资源和开展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2000年以来,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更加注重学科体系建设,促进了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建立;更加注重世界资源研究,将自然资源考察地域拓展到全球范围;更加注重机理过程研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流动、资源安全、生态服务功能等领域进行了理论开拓;更加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在环境修复的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展望未来,我所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将会继续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能源及矿产资源等关键资源为主要对象,在以下5个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推动资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①区域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综合研究;②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复杂性;③自然资源流动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④世界自然资源态势与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⑤环境修复机理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4.
基于农户行为的土地利用人工社会模型的构造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探讨人工社会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创建了一个模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人工社会模型(LUC-ASM)。该模型以农户和农民为两类主体(agents),模拟分析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影响下,两类主体对自己承包土地利用方式的微观决策所可能产生的宏观效应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以鄱阳湖区一个现实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农户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行为特征为准则,利用LUC-ASM模型模拟未来30年内该村落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未来这一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与人口增长结构调整方式、国家土地利用与环保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城市化的影响下,该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短缺,农村土地有可能被撂荒,需要及早采用政策措施予以避免。总体而言,LUC-ASM模型能够形象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微观驱动机理及各种社会经济与环境因素影响的宏观效应,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5.
<正>南宁市秀厢小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友爱北路西五巷9号,创建于1952年,现有学生1203人,教师73人。近年来,结合校园"兰"文化特色,学校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为师生的精神属性和自我精神需求,让心灵和自然相通,打造一种师生共赢、家长和社会共同认可的绿色文明和谐校园。环境创氛围,润物细无声学校形象地运用兰之"秀、雅、馨、香"  相似文献   
36.
实行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是中国环境管理科学转变的必然。本文对最早且成功实施了排污权交易的美国交易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ERCs模式、EA模式、DERs模式的特点和优劣,并根据中国的实际和环境管理特点,提出逐步实行兼有行政管理和经济刺激的优点、具有现实应用可能和可操作性的排污削减信用模式(ERCs)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气态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羌宁 《环境科学》1996,17(3):87-90
生物法净化废气通常可分为生物洗涤,生物过滤及生物滴滤等几种形式,不同组成及浓度的废气有其各自合适的生物净化方式,与传统的吸收,吸附及焚烧法相比,生物法净化废气具有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38.
实用厨房油雾净化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过滤材料的实验,研究了几种过滤材料对厨房油雾的净化性能并建立了新型的过滤材料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39.
悬浮态的光催化反应器相比固载的光催化反应器有更高的光催化效率。但是如何在光催化反应完成后使催化剂与水溶液的分离 ,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溶胶 凝胶法将二氧化钛直接沉积在磁性颗粒的表面 ,制备出了磁载的光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在保留了磁性能具有可磁分离的基础上又具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40.
恶臭是生态环境投诉的热点之一,目前大多数的恶臭控制措施着眼于末端治理,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降低恶臭投诉率的目的 ,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恶臭源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影响程度为目标,在梳理和分析恶臭污染源特性、恶臭感官评价方法、恶臭污染源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从减少恶臭源发生、控制恶臭散发、有效末端治理及应急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