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53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水城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该县滑坡频繁发生,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高、破坏性强的特点,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急需采用有效手段对县内潜在滑坡进行识别,从而为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针对水城县多为高山峡谷区域,传统人工排查方法难以实施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InSAR(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的滑坡早期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的小基线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InSAR)技术获取了水城县坡度方向的有效形变点,并对这些形变点采用Anselin Local Moran′s I指数进行空间异常值分析和聚类处理,获得低值聚集区域,最后结合谷歌影像上的地表特征,从而对潜在滑坡进行识别。研究表明:水城县地表形变速率不均,且存在多个形变中心,坡度方向最大形变速率达到142.3 mm/a。通过文中的方法对水城县进行潜在滑坡识别,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最终成功识别出14处潜在滑坡,有8处滑坡位于雷达不可视区内,故未能成功识别。  相似文献   
122.
当我们在为中国的飞速发展而举杯祝贺的时候,当我们还在享受、挥霍着自然资源的时候,孰不知,地球已经被自私的人类折磨得千疮百孔了。几千年来,人类从依赖自然到改造自然。当洪水像疯狂的恶魔肆虐我们的家园时,当风暴像残暴的猛兽一样袭击我们的生命时,唯有自然在承受着灾难。一棵棵大树仰首与倒下的姿势,都显得那么虔诚而又庄严。当自然真正地成为人类的奴隶时,地球就岌  相似文献   
123.
<正> 引言地表碳和硫的地球化学循环是地质时期中大气圈O_2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了保持大气圈中相对稳定的氧含量,以维持生命,整个显生宙时期(过去6亿年)还原态硫或碳的总储库体积的主要变化必定平衡于这两种元素氧化态总储库体积所伴随的变化。表示这一平衡关系的总反应式是: 15CH_2O+8CaSO_4+2FeO_3+7MgSiO_3 4FeS_2+8CaCO_3+7MgCO_3+ 7SiO_2十15H_2O(1) 这里CH_2O代表沉积有机质(还原态碳),CaSO_4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正> 地球的未亏损上地幔成分的估算主要是基于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假定的玄武岩或科马提岩衍生物与残留的橄榄岩或难熔超镁铁质相之间的互补关系。这一方法是建立地幔岩模式的基础,在许多关于玄岩类的实验研究和地球化学研究中最广泛地引用了未亏损地幔的成分和关键元素。另一种方法是不同程度地依靠碱性火山主岩中铬透辉石二辉橄榄岩捕虏体的成分,有时与利用科马提岩的或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衍生物成分的部分熔融模式相结  相似文献   
127.
128.
地球——哺育生命的摇篮,经过60亿年的演化,形成今天具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的生物世界。所有生命的发生、发展和进化,都是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运动的结果。地球上的水、空气、土壤、阳光给生命的存在创造了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各种生物在这里生存、繁殖、死亡,循环往返,繁衍不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29.
在全面分析了元江县城产生沙尘天气成因的基础上,建立相应输送模型模拟其输送过程,计算结果与监测值基本对应吻合,并给出了元江县沙尘输送沿线的TSP深度和降尘分布.  相似文献   
130.
在烟煤炭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化炉温度、气化工艺等对硫转化的影响;在纯氧气化工艺条件下,煤气中含硫气体的形态和含量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产生的H2S浓度在600~700℃达到最大值为7400mg·m-3,SO2在1000℃时达到最大值为270 mg·m-3.在纯氧-水蒸气工艺阶段,煤气中的含硫气体形态主要受煤气中氢气含量的影响,但在纯氧-水蒸气工艺后期,含硫气体量又转变为温度的函数.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煤中的硫大部分以含硫气体的形式分布在煤气中;只有小部分硫分布在灰渣、焦油和冷凝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