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40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突出洪灾事件对新疆潜在气候转型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新疆近250年来的水文突出事件——洪灾的分析人手,探讨了其与新近提出的可能气候转型期降水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小冰期末以来新疆存在5个比较明显的重大洪灾时段。每一个时段基本上都对应着降水偏多时期,同时也对应着比较明显的气候转折期,前两次对应气温下降降水减少期,后三次对应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洪灾灾情差异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洪水及其灾害事件对气候(降水)变化响应较明显,表现出随着降水的增加,洪灾灾情加重、主要河流洪水洪峰流量突破历史极值的情况。这为气候转型观点的成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且还初步印证了前人有关气候转型初期自然灾害频发和洪水量级增大的论断。  相似文献   
182.
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安全监督,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回顾近年来的安全培训工作,我们获得了一些经验或体会。在看到安全培训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建国以来,原劳动部和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安全培训的法规制度,建立了若干安全培训中心,颁发了各类人员的培训大纲,组织编写了各种安全培训教材,开展了企业经营者、特种作业人员等各种培训,初步形成了安全生产培训网络。  相似文献   
183.
土壤固相由不同大小的土壤颗粒构成.研究砷在土壤不同粒级组分中的形态,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移动性及其环境风险.本文以砷吸附能力很强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化学提取法研究了砷在各粒级组分(50~250μm,5~50μm,1~5μm和〈1μm)中的含量和形态,并采用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光谱法表征...  相似文献   
184.
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硫酸盐、硝酸盐粒径分布及存在形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毛华云  田刚  黄玉虎  李钢  宋光武 《环境科学》2011,32(5):1237-1241
为了解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二次硫酸盐、硝酸盐的存在形式及其含量,于2008年5月~2009年4月,利用MOUDI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分10级进行采样,利用离子色谱技术对各粒径范围大气颗粒物中的无机水溶性组分进行分析,并利用偏相关分析的方法确定其存在形式和估算其含量.结果表明,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硫酸盐和硝酸盐表现为单...  相似文献   
185.
风速对人为扬尘源PM10排放浓度和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田刚  樊守彬  黄玉虎  聂磊  李钢 《环境科学》2008,29(10):2983-2986
人为扬尘源排放模型很少考虑风速对排放的影响,为了解人为扬尘源排放浓度及排放强度与风速的关系,以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为典型人为扬尘源,通过现场实测研究了风速对扬尘源附近大气环境中扬尘排放浓度、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扬尘源附近大气环境中因扬尘造成的PM10(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浓度随风速的增加先降后升,本研究中最低浓度值所对应的2.2 m高度处的风速v(cmin)为1.0~2.0 m/s;扬尘排放强度随风速的增加逐渐升高,风速v(cmin)时,排放强度随风速增加增幅较小,风速超过v(cmin)后,排放强度迅速增大.将人为扬尘分为机械力扬尘和风蚀扬尘,进行了机制探讨,理论结果与现场观测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86.
四维通量法施工扬尘排放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田刚  黄玉虎  李钢 《环境科学》2009,30(4):1003-1007
建立了一种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暴露高度浓度剖面法类似、应用实测数据计算施工扬尘排放量的数学模型——四维通量法模型,以及一套与该模型相匹配的施工扬尘排放量监测方案.采用四维通量法计算施工扬尘排放量,更加简洁方便,并且可以较好地消除偶然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干扰.将北京城近郊区40多个建筑工地的实测数据代入该数学模型所得到的北京市施工扬尘中TSP排放因子为0.492 kg/(m2·30 d),在数值上是美国环保局AP-42文件推荐排放因子的1.83倍.建议采用本研究得出的本地化排放因子来建立北京市施工扬尘排放清单.  相似文献   
187.
黄玉 《中国安防》2014,(5):46-48
社会治安监控的发展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话题:从人工原始的巡逻方式到视频监控方式,再到如今的高清智能视频监控方式;由事后取证发展到"事前预警+事后取证",成绩斐然。而如今,从前端到后端,各大安防厂商都将"智能""多系统"等融入到安防监控的软核心——平台中,力争为人们、为城市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88.
利用Gc-Ms技术研究了大气不同粒径颗粒物上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和分布,通过总有机碳(TOC)和PBDE单体含量的相关性探讨了它们在大气中的转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颗粒物上∑15PBDEs含量为3745.5 pg·m-3,BDE47,99,209是三种主要单体.在<0.49μm粒径上∑15PBDEs含量最高(36.4%),<1.5μm的颗粒物上∑15PBDEs占61.9%.四溴和五溴的BDE47、66、100和99单体在不同粒径上的含量分布相似,约40%-50%分布在<0.49μm粒径的颗粒物上,约19%-23%分布在0.49-0.95μm粒径的颗粒物上;九溴的BDE208、207的分布和BDE47、99等明显不同,呈马鞍型分布;而十溴的BDE209主要分布在较粗颗粒上.结果表明大气中低溴PBDE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同时具有强的长距离迁移能力,BDE28、47、100和99与TOC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能表明这些低溴PBDE在大气中转移的主要机制是从气相分配进入颗粒相;而高溴的BDE207、208和209与TOC间相关性较差,可能表明高溴PBDE进人大气中的主要机制是依附在较大颗粒上直接进入大气.  相似文献   
189.
我国GB 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提出加油站安装油气处理装置,但是部分油气回收从业人员对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通过对美国加州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阐述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并对油气处理装置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现状进行全口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油气处理装置是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控制Stage Ⅰ(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一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和Stage Ⅱ(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二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工作时埋地油罐压力增加所导致的无组织排放,但它不能取代Stage Ⅰ.②2016-2018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分别为5.43、3.67和2.30 g/m3,达标率由98.5%升至99.7%;春、夏、秋、冬四季NMHC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3.54、4.68、3.13和1.64 g/m3,其中夏季NMHC排放浓度最高;"吸附"和"冷凝+膜"处理效果略优于"膜分离".③2017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排放浓度相对于排放标准(≤ 20 g/m3)的达标率为97.6%,NMHC排放浓度≤ 10 g/m3的比例为90.4%.研究显示,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是埋地油罐压力控制装置,为减少油罐及其附属设施的无组织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0.
为研究铬(Ⅵ)的生物毒理机理,采用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技术--双向电泳和MALDI-TOF-MS,以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粟酒裂殖酵母为模式,研究铬(Ⅵ)处理后粟酒裂殖酵母在蛋白质组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铬(Ⅵ)处理会导致细胞差异表达,其形成的蛋白质斑点有600多个,对其中改变明显的4个斑点进行肽指纹分析发现,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和锌结合醌氧化还原酶表达量降低,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和肌动蛋白表达量上升,说明铬(Ⅵ)可能通过氧化胁迫应答、离子通道、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发挥生物毒理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铬分子毒理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揭示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新方法学在环境科学领域具有特别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