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液态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外加碳氮源对栗褐链霉菌Streptomycesbadius降解木质纤维素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木质素降解中间产物——可酸沉淀的多聚木质素APPL产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培养前后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3种组分的绝对量变化。结果表明,外加氮源-酵母膏对过氧化酶及APPL的产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外加氮源-氯化铵和碳源-葡萄糖对二者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外加氮源-酵母膏促进木质素的降解,而氮源-氯化铵和碳源-葡萄糖抑制木质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12.
13.
农业废物好氧堆肥过程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了农业废物堆肥过程中细菌种群随时间的变化.同时,应用Quantity One2.0和Canoco4.5软件对获得的堆肥细菌种群数据与堆肥过程因子:环境温度、堆体温度、pH、含水率、水溶性有机碳(WSC)、C/N、水溶性氨氮(NH4+-N)和硝氮(NO3--N)进行冗余分析,并做出样点、种群与堆肥过程因子的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细菌群落(样点)以堆肥过程因子为梯度大体可划分为升温期(1~2d)、高温期(3~11d)、降温期(12~18d)和腐熟期(19~36d)4个阶段,每一阶段均有对应种群存在.不同的堆肥过程因子对细菌种群的影响大小依次为:NO3--N堆体温度WSCC/NNH4+-N含水率pH环境温度,其中,堆体温度、WSC、NO3--N、NH4+-N对细菌种群的影响极显著(p0.01),C/N、pH对细菌种群的影响显著(p0.05),含水率、环境温度对细菌种群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南京北郊雾天PM10中多环芳烃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研究雾天PM10中多环芳烃粒径分布特征,2007-11-15~2007-12-30在南京北郊进行了PM10分8级粒径多环芳烃(PAHs)成分连续样品采集,由同步气象观测资料选出雾天与晴天样本作为对比,用GC-MS分析其中16种PAHs含量.雾天夜间PM2.1和PM9.0平均质量浓度为120.34μg.m-3和215.92μg.m-3,接近白天PM2.1(126.76μg.m-3)和PM9.0(213.41μg.m-3),昼、夜基本没有变化;晴天夜间PM2.1和PM9.0平均质量浓度为71.45μg.m-3和114.33μg.m-3,高于白天PM2.1(41.02μg.m-3)和PM9.0(74.38μg.m-3),昼、夜变化很明显;雾天PM2.1∑16PAHs为49.97 ng.m-3,是晴天(33.30 ng.m-3)1.50倍,PM9.0∑16PAHs为59.45 ng.m-3,是晴天(40.80 ng.m-3)1.46倍;PM2.1和PM9.0中PAHs单体平均浓度均为荧蒽最高,且雾天(PM2.1为7.98 ng.m-3,PM9.0为9.99 ng.m-3)高于晴天(PM2.1为5.23 ng.m-3,PM9.0为6.77 ng.m-3);雾天PM2.1和PM9.0中苯并[a]芘的浓度为1.77ng.m-3和1.99 ng.m-3,高于晴天(PM2.1为1.46 ng.m-3,PM9.0为1.84 ng.m-3).结果表明,雾过程加重了近地面大气PM2.5和PM10的污染;雾天与晴天PM10∑16PAHs粒径分布的昼夜特征与PM10在2种天气系统下粒径分布的昼夜特征基本一致,均为双峰型分布,分别位于积聚模态和粗模态粒子.白天雾过程对PM10及PM10∑16PAHs的粒径分布影响比较大,夜间雾过程则对其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培氟沙星废水高效去除的环境友好型吸附剂,以城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了SBC(污泥基生物炭),并采用氧化石墨烯(GO)对其改性得到GO-SBC(氧化石墨烯改性生物炭),利用SEM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生物炭对培氟沙星的去除效果,并通过吸附模型和FTIR、XPS表征技术进一步探究了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①改性后的GO-SBC表面更加粗糙,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②动力学吸附研究表明,GO-SBC对培氟沙星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37.51 mg/g,比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容量提高了40.32%,且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③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多层吸附.④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⑤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机制主要有两种作用,一种是π-π相互作用,另一种是GO-SBC的N—H与培氟沙星的C—H相互作用.研究显示,GO-SBC是一种高效去除培氟沙星的吸附剂,这为城市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出路,也为抗生素废水治理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南京冬季雾水金属元素及水溶性阴离子浓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7-11-15~2007-12-31期间在南京北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设立采样点,对出现的6次浓雾过程进行了分时段雾水样品采集,并使用ICS-2000离子色谱仪和IRISIntrepid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了雾水中5种水溶性阴离子和14种金属元素浓度.结果表明,南京6次浓雾过程雾水pH值在4.64~6.88之间;;水溶性阴离子平均浓度以SO24-最高(2864.9μmol·L-1),其次是Cl-(1584.4μmol·L-1)和NO3-(736·0μmol·L-1);;含量较高的金属元素有Ca、K、Na、Mg、Al和Zn;;雾水重金属元素Cu、Ni、Pb、Cd和Cr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0、1.46、0.42、0·41和0.37μmo·lL-1;;雾水金属元素浓度在雾的初始时段表现较高,随着雾的持续发展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但日出后的上班早高峰时段又出现很明显的升高;;雾水NO2-浓度值表现为夜间浓度较高而日出后浓度很低或消失,夜、昼变化非常大;;通过对比雾水和雨水pH平均值发现,雾水pH平均值是6.20,雨水pH平均值为4.91,小于酸雨指标值5.6,酸度较强;;雾水电导率是雨水的10.5倍,雾水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