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选择2种不同微孔结构的吸附剂(A-1、S-1),在多种解吸方式下(真空、真空加热、负压+补气、热吹扫),对正己烷进行了动态吸附/解吸实验,重点观察了不同温度、真空度、解吸流量下的解吸方式对2种吸附剂的解吸情况。结果表明:在基于吸附穿透为参考点的动态吸附过程中,即使经过不同解吸方式(真空、真空加热、负压补气、热吹扫)的解吸实验,吸附剂在整个动态吸附-解吸-再吸附过程的有效吸附总容量保持稳定;由于A-1、S-1微孔分布不同,其解吸效果存在很大差异,S-1由于中孔、大孔结构较多而具有更好的解吸性能,“负压+补气”方式的解吸增加了塔内流量,从而打破了浓差极化层,提高了解吸过程解吸效率。对解吸过程进行准一级、准二级、Bangham动力学模型拟合,发现Bangham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R2均大于0.99,这2种吸附剂对正己烷的解吸动力学行为遵循Bangham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2.
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中,吸附剂的再生是一个难点和研究重点。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的再生技术,受到人们日益的重视。实验利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测定了经多次微波真空,加热真空和加热再生后的活性炭的表面结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3种工艺多次再生活性炭对活性炭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工艺均对活性炭结构都有所破坏,但微波真空再生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容破坏最小,净吸附容量最大,从效率及能耗上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23.
海底天然气管道泄漏瞬间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可能会造成水下冲击爆炸。基于VOF多相流模型和组分传输模型,建立了海底天然气管道单孔泄漏扩散的数值模型,对海底天然气管道单孔泄漏气体扩散规律及其冲击波的形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选取泄漏速率、泄漏孔径和海水流速3个影响因素,对监测点处气体泄漏冲击波的动态压力进行多因素耦合分析。结果表明:气体泄漏冲击波的形成过程可分为起始阶段、冲击阶段和衰减阶段三个阶段;泄漏孔径、泄漏速率和海水流速对单孔气体冲击波动态压力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24.
油品在储存、收发过程中,对它们的物性参数进行测定是必备的环节。根据原油蒸气压参比法测定原理,改进了油品蒸气压的测定方法。实测了多种油品的饱和蒸气压、摩尔质量及标准密度数据,重点讨论了油品蒸气压-温度的关系,拟合回归出该关系式。讨论了不同类型油品的蒸发损耗率及其变化值,阐述了油品参数在油气排放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油气吸附剂及其改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吸附剂的性能对油气吸附分离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介绍了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疏水硅胶和疏水沸石等油气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及改性工艺,提出了吸附剂的改性、复合吸附剂的使用、配套吸附器的开发、新型吸附剂对油气的吸附及解吸工艺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6.
活性炭吸附VOC穿透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GC1102气相色谱分析仪测定正构烷烃及苯在活性炭吸附剂C1、C2固定床层上的多次吸附穿透曲线,将所得实验数据在Origin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透出浓度(C/C0)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线性相关系数R判断回归公式的精度,得出适用于描述活性炭吸附剂固定床层吸附正构烷烃及苯的穿透曲线的通式,为正构烷烃及苯吸附过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7.
拱顶油罐小呼吸损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呼吸损耗是油品蒸发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拱顶罐内气体空间的温度变化和油气浓度分布对于小呼吸损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油罐气体空间的温度变化与大气环境温度密切相关。油气浓度的分布受到油品种类、气体空间高度、静储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对拱顶罐的小呼吸损耗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蓄电池直流供电、集成冷凝法和吸附法的有机废气回收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经济评价,得出该回收系统在其寿命周期内可节约23.07万元左右的电费,但其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1年,大于常规的交流电驱动的油气回收系统的回收期,这是因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造价偏高。如果量产后,预期装置的回收期降为3.01年,小于常规的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29.
油气回收在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吸收法作为常见的油气回收手段,影响其吸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吸收剂的选用。分析了传统油气吸收剂的优缺点,在AbsFOV-97油气吸收剂基础上改进开发得到一种新型吸收剂,搭建了小试平台比较新型与传统吸收剂的吸收效果,并针对新型吸收剂,研究了影响吸收效果的因素,包括进塔油气浓度、吸收剂温度、吸收液喷淋量、进塔油气流量等,根据单因素小试实验设计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吸收剂回收率比改进前提高3.06%,进塔油气浓度为影响吸收效果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30.
加油站油气扩散与回收效果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油站排放出的油气是有毒有害的气体。目前控制油品蒸发损耗的有效方法是采用油气回收系统。基于湍流模式理论,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加油站在使用油气回收系统前后空气中油气浓度分布情况及风对油气扩散的影响,得到油气浓度等值面图、直线及点上浓度变化曲线图。模拟结果表明,实施油气回收,其大气净化率可高达95%以上,因此明显减小加油站火灾隐患及环境污染,并可减少经济损失及节约加油站占地面积。另外,风对油气扩散稀释有明显的影响,如距排放口下风侧5 m处,相对于风速1 m/s,风速为5、8 m/s时的大气净化率分别为54%、71%。虽然无法降低油气排放总量,但是随着风速的增加大气净化率随之变大,可以减少油气浓度值过高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