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44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两种不同类型的ESD静电枪(ESS-200AX和ESD 3000),分别用两种ESD静电枪对芯片进行抗干扰度测试,研究两种类型的ESD静电枪对同种样本芯片表现的性能。结果显示,对于完全符合IEC 61000-4-2要求的不同的ESD静电枪表现出不完全的一致性。为了比较IC的ESD性能,我们目前主要采用同一系列的芯片采用相同的ESD静电枪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33.
134.
近年来,植物物候已成为全球变化敏感而准确的综合指示器。深入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对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监测草原生态环境变化,对指导当地农牧业生产、作物品种的生态学分类、自然区划或农业气候区划的指标,提供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文章基于内蒙古西部荒漠化草原乌审召和锡林高勒两个牧业气象试验站1983—2009年优势牧草的物候期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在分析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牧草物候期各指标线性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荒漠化草原优势牧草返青、开花与黄枯日期早晚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3—2007年内蒙古荒漠化草原区年平均气温升高明显,气候倾向率在0.34~0.57℃/10a之间,年降水量无显著变化,气候朝着暖干化方向发展。(2)受春季气温和降水的影响,27年间内蒙古荒漠化草原区供试草种中,除乌审召的碱茅返青呈现明显的延后趋势,平均每年延后0.6 d外,大部分牧草发育期呈提早趋势,幅度为0.1~0.6 d/a;研究期间,优势牧草的开花期总体呈提早趋势,其中锡林高勒的霸王和猫头刺开花提早最为显著,二者始花日期平均每年提前0.5 d和1.1 d;在夏末初秋气温和降水的综合影响下,内蒙古荒漠化草原区不同站点优势牧草的黄枯期变化差异明显,其中乌审召的优势牧草黄枯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延后趋势,幅度为0.6 d~0.8 d/a;而锡林高勒优势牧草的黄枯期则大部分表现为不显著的提前态势,究其原因,是由于锡林高勒站点在牧草黄枯前1~2个月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所致。(3)虽然荒漠化草原区各草种物候期均有所变化,但整体上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所有供试植物生长季均不同程度的延长。  相似文献   
135.
由于施工现场安全状态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复杂分析评价问题,既要考虑单个因素、单个项目反映的施工安全性态,又要考虑施工现场多个因素、多个体系反映的整体安全性态,为此提出了安全状态评价集的表示方法。通过对安全判据的分析,结合模糊集理论和模糊测度理论,研究施工现场安全评价判据的表示方法、结论表达及综合评价等不确定因素的处理方法,应用模糊集理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状况做出评价,建立了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6.
为提升生物滞留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构建了折流式和直流式两种生物滞留系统,研究了径流流态与降雨强度对生物滞留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折流式系统可沿径流路径创造多个好氧、缺氧区块,相较直流式系统,总氮(TN)、硝态氮(NO3--N)去除率分别提升29.76%与159.30%.②折流式结构与降雨强度对系统下渗速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系统脱氮除磷效果,低下渗速率(0.99 mm·min-1)可提升系统脱氮效果(NO3--N:160.07%),高下渗速率(2.96 mm·min-1)可提升除磷效果(总磷(TP):5.14%;磷酸盐(PO43--P):3.96%).③在折流式系统中,氨氮污染负荷的81.02%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同化、硝化作用等途径去除,硝态氮污染负荷的52.33%被排出系统.  相似文献   
137.
大型浅水湖泊水质模型边界负荷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亚宁  李一平  程月  唐春燕  陈刚 《环境科学》2021,42(6):2778-2786
为探究太湖水质对外源负荷削减的时空响应分异性,阐明不同入湖水量和污染来源条件下对应的外源削减侧重点,基于EFDC模型构建太湖水质模型,将太湖入湖边界划分为7组,以COD和氨氮为输出目标,采用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太湖水质边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湖区的COD和氨氮改善响应特点为自削减边界向外围递减,边界敏感性指数均为西北湖区最高.枯水期削减条件下COD浓度改善率比丰水期低28.40%~34.71%,边界敏感性排序为西北湖区边界 > 竺山湖边界 > 贡湖边界 > 梅梁湾边界 > 西南湖区边界 > 东部湖区边界 > 东太湖边界;枯水期削减条件下氨氮浓度改善率比丰水期高41.59%~42.34%,边界敏感性排序为西北湖区边界 > 梅梁湾边界 > 竺山湖边界 > 贡湖边界 > 西南湖区边界 > 东太湖边界 > 东部湖区边界.因此,在进行大型湖泊外源污染防控决策时,需要根据不同水质考核指标综合考虑削减的时期和入湖河流位置.  相似文献   
138.
聚合氯化铝中纳米Al13形态的分离纯化及形态表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超滤法和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并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7Al-NMR、TEM和粒度测定仪对分离纯化所得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超滤法分离纯化的效果受超滤膜的孔径及PAC浓度的影响,选择合适孔径的膜和PAC溶液浓度即可以获得高纯度的Al13,在层析法中则随着洗脱时间延长按分子的大小依次洗脱下来,因此截取中间组分即可得到Al13;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上述2种方法分离提纯得到的样品中Al13的含量分别可达到90%以上和100%.TEM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在B=2.5的PAC溶液中,Al13极少以Al12AlO4(OH)24(H2O)7+12的单体形态存在,而是呈两维结构的线性和枝状的聚集体,Al12AlO4(OH)24(H2O)7+12的聚集体尺寸通常在几十至几百nm.  相似文献   
139.
习惯性违章的特征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固守旧有的违背规则的不良作业习惯,包括习惯性违章操作和习惯性违章指挥两大类。习惯性违章具有普遍性、顽固性、潜在性、感染性与巨大的危险性等特征。普遍性:存在于不同行业、不同层面、不同人群中,不容易引起警觉又最为常见,如:进入生产现场不穿工作  相似文献   
140.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