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污染组分源强的精准识别是实现地下水污染高效治理与有效防控的根本前提.针对某固废填埋场地1号、3号地块地下水As(Ⅲ)浓度出现高值异常,采用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地下水中As(Ⅲ)与其他检出特征组分的相关关系,确定了As(Ⅲ)与PO43-之间的竞争吸附反应是地下水中As(Ⅲ)污染的主要原因;随后采用表面络合模型(SCM)模拟竞争吸附反应,并建立了基于TOUGHREACT的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As(Ⅲ)污染组分反应运移模型;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构建了污染地块As(Ⅲ)污染的源强识别的模拟优化模型.结果显示:(1)固废中存在的磷酸盐能解释污染地块土壤不同深度As(Ⅲ)含量较背景值偏高的现象;(2)构建的土壤-地下水系统As(Ⅲ)运移模型可较好地模拟As(Ⅲ)与PO43-竞争吸附反应;(3)优化识别出1号和3号地块的As(Ⅲ)污染源强分别为187.25μg·L-1和192.49μg·L-1.研究表明,基于PSO算法的模拟优化模...  相似文献   
52.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无毒性,绿色生产等优点,能够安全地用于给水处理及污废水处理.本文通过阳离子改性和与非生物絮凝剂复配的方法,提高MBF-NIII2的絮凝能力.以MBF-NIII2为原料,利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TAC)对其修饰,合成新型阳离子化的微生物絮凝剂(CMBF-NIII2)以CMBF-NIII2为研究主要对象,对校园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通过改变投加量、pH值、沉淀时间与温度,探究CMBF-NIII2絮凝能力的变化规律.将改性前的MBF-NIII2与改性后的CMBF-NIII2分别用于校园生活废水的处理,对比发现当CMBF-NIII2投加量为1.3 mL,pH 4.6,温度为60℃,沉降时间为40 min时,絮凝率达到91.5%,且COD去除率为87.8%,絮凝能力明显优于MBF-NIII2(絮凝率为47.61%),能更高效地絮凝生活污水.以MBF-NIII2与三氯化铁复配处理生活污水,结果表明MBF-NIII2和FeCl_3的投加量分别为10 mg·L~(-1)和15 mg·L~(-1)时,絮凝率可达88.06%,不仅比单独使用MBF-NIII2的处理效果好,还相对减少了絮凝剂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我们四平市环境监测站结合监测工作实际,从抓质量保证工作入手,对布点、采样、样品运输及保存,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各环节,采取了全程序的质量控制,基本上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使监测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促进了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提高认识,完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在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实现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建立了以业务站长为质量保证负责人兼质量监督检查组组长的质量控制室,同时,我们…  相似文献   
5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的酸雨部分详尽地叙述了酸雨的成因、性质和影响。列举了目前这些问题的治理技术。但是,我们仍需要将酸雨与烧油和烧煤所导致的许多问题联系起来,并且为处理这些互有联系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经过周密思考的方案。下面是这个报告的概要及其它补充情况。酸雨是由硫酸和硝酸进入潮湿的空气后引起的。这些酸是由于矿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硫和氮经大气化学反应产生的。酸雨和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55.
汞(Hg)是人们持续关注的全球环境污染物之一,其对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与地下水相关的生态环境系统.汞在地下水系统中的物理与地球化学反应过程的准确刻画是研究汞迁移转化规律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某工业场地汞污染数据,首先采用PHREEQC研究地下水中无机二价汞的存在形态,然后利用PHT3D程序建立汞污染物反应性溶质运移二维剖面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汞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对流、弥散过程及地球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水相络合作用、表面络合吸附作用及受动力学控制的氧化还原作用).结果表明,无机二价汞的存在形态以HgCl2和Hg(OH)Cl占主导地位,氧化还原作用是影响地下水中汞污染反应性运移的主要控制因素;另一方面,水合氧化铁HFO对汞迁移的阻滞影响较小,而溶解性有机质对汞较强的络合作用不能忽视.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预测与评估特定污染场地地下水汞污染的变化趋势及制定相应的修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曝气强度对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混合液可滤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主要研究了曝气强度对膜生物反应器(MBR)膜污染的影响.2套MBR采用恒流出水模式连续运行60 d,曝气强度分别为500及100 L/h,应用死端过滤装置来检测不同阶段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实验中对不同曝气强度下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分子质量分布、颗粒粒径分布、胞外聚合物(EPS)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过高的曝气强度将恶化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增加了膜污染速率.进一步研究表明,曝气强度的增加导致了污泥混合液上清液中相对分子质量>10000的SMP浓度的增加,此部分大分子有机物浓度直接影响了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过高的曝气强度也导致了污泥絮体中1~10μm细小颗粒和EPS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7.
600MW机组锅炉化学清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0MW机组运行锅炉本体采用盐酸清洗、檬酸漂洗、双氧水钝化的清洗工艺。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达到了理想的清洗效果。清洗结果表明:采用盐酸大范围直接清洗的、柠檬酸漂洗和复合双氧水钝化工艺用时短,系统简单,清洗质量优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8.
从碳源、碳流和碳汇着手发展低碳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减少人类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宗旨、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经验的总结,"低碳经济"可划分为碳源、碳流和碳汇3部分。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二  相似文献   
59.
锑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有害微量元素,广泛的存在于环境中.煤炭的开采利用向环境中释放的锑成为煤矿区环境中锑的重要污染源.矿区承载了煤的开采堆放加工等诸多活动.然而锑在煤矿区的分布及其相关的环境效应至今报道较少.本文以安徽淮北芦岭矿区为研究对象.共收集38个表层土壤样和塌陷湖及周边水体水样.通过分析得出:锑在土样中的平均...  相似文献   
60.
广州地区春季酸雨的物理和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86年春季广州地区酸雨综合观测的雨滴谱和离子成分资料表明:春季有频繁的酸雨出现,其中SO2-4, NO-3、NH+4和Ca2+四种离子成分是影响雨水酸性的主要因素。由于春季降雨常是间歇性小雨,雨滴谱型窄,雨滴均方直径仅0.5mm左右,这种降雨类型有利于冲洗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和污染气体。雨水酸度和电导率随降雨过程的延续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