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01.
在模拟烟气中研究了MnOx/a-Al2O3催化剂对烟气零价汞(Hg0)的催化氧化效果,以及反应条件对Hg0氧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00℃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模拟烟气含有20mL/m3 HCl时Hg0的氧化率达到91%.在8000~32000h-1空速范围内,Hg0氧化率保持在90%以上;空速提高到96000h-1时,氧化率开始下降,并与空速成反比.烟气中的SO2与HCl竞争催化剂上的活性位,对催化氧化反应有一定抑制,500mL/m3 SO2使零价汞的氧化率下降约20%.此外,还对MnOx催化氧化零价汞的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2.
水华蓝藻厌氧发酵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湖水华蓝藻为底物,用改进的CSTR(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工艺,研究了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蓝藻厌氧发酵相关参数与蓝藻藻毒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35±1) ℃条件下,逐步提高有机负荷,系统运行稳定,有机负荷最高可达3.53 kg·m-3·d-1,此时最大容积产气率达0.89 m3·m-3·d-1,COD去除率在70%左右,甲烷体积分数达60%以上.不同负荷条件下,出料中藻毒素(MC-RR、MC-LR)检测均为阴性,已达无害化处理要求,表明该工艺可以有效处置水华蓝藻,实现能量回收与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403.
为了探讨垃圾焚烧厂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的可能性,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吹脱联合工艺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Fe Cl3投加量控制在1‰,Ca O投加量控制在20 g/L时,COD、TN、NH+4-N和TP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0%、33.3%、32.0%和71.3%;混凝后渗滤液在50℃下吹脱6 h,TN和NH+4-N去除率分别提高到83.9%和91.4%。预处理后的渗滤液与城市污水按体积比为1∶250混合时,混合污水的C/N和C/P由2.4和27.7分别提高到3.7和45.5。表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经过预处理后,可以作为城市污水反硝化时的补充碳源,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4.
杭州市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11~2012年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内太阳光度计(CE-318)观测资料,分析杭州市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Angstrom波长指数(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1~2012年杭州市AOD500nm年平均值为0.86±0.47,α440~870nm年平均值为1.25±0.23.AOD季节变化特征不明显,主要与该地区天气形势以及内外源影响密切相关.α季节变化差异也不大,受北方带来的沙尘气溶胶影响,春季α略偏低.AOD呈现单峰型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15:00,谷值出现在06:00,午后AOD明显升高主要与强烈的太阳辐射引起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气溶胶以及近地层气溶胶在湍流输送作用下向城市上空扩散有关.从频率分布来看,AOD和α频率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单峰特征,并且较好的符合对数正态分布.α在高值区间1.1~1.7出现频率为77.8%,表明杭州市以平均半径较小的气溶胶粒子为主,属于城市-工业型气溶胶类型.杭州市AOD的高值(>1.0)主要表现为粗模态气溶胶以及细模态气溶胶的吸湿增长.  相似文献   
405.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花期阴雨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淮海地区为我国夏玉米主产区。夏玉米花期若遇连阴雨灾害将导致玉米减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选取黄淮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东)1971-2011年7-8月的日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及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结合GIS空间技术,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花期阴雨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花期阴雨高危险性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东南部,占总面积的9.7%;高暴露性区域集中分布在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及河南省东部,占总面积的32.5%;高易损性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南部,占总面积的5.1%;整体综合风险指数较高,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北部、东部及南部,占总面积的57.3%。对区划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实际夏玉米花期阴雨灾害发生情况与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06.
介绍了一种基于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的损失评估方法,并且在年产乙苯10.6万t,苯乙烯10万t的装置中开展了应用,结果表明,其密封点共有1 6607个,经过LDAR工作后,装置泄漏率由0.77%下降到0.52%,泄漏损失由17 707 kg下降到9 311 kg,泄漏损失降低了47.4%。  相似文献   
407.
从国内外水体治理的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方法与效果。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方法已随着大水面围栏控养技术、机械化高效打捞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大规模实践而日臻成熟,漂浮植物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泛滥与不能及时打捞而引起水质二次污染的风险已得到有效规避。通过在滇池控制性种养凤眼莲,滇池水体总氮和总磷质量浓度从入湖口的13.47和1.34 mg·L-1降低到出湖口的2.93和0.10 mg·L-1。上述结果表明只要经过周密的规划和采用合适的生物技术,如凤眼莲控制性种养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湖泊富营养化可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408.
毛少华  金光  何宁  陈晓朝  陈永海  闻宗军 《安全》2014,35(11):43-45
1指差确认和5S的背景及其必要性指差确认是一种通过协调并用身体各种感官(包括视觉、大脑意识、身体动作、口诵及听觉),增加操作注意力达成标准作业的方法,以确保安全、品质、环保、效率等项目达成目标。也称为指差称呼、指差唤呼、指差呼唤、指差呼称、指差确认呼称等。  相似文献   
409.
多道石墨炉原子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Cu,Pb,Zn,Cd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多道石墨炉原子吸仪,采用石墨管涂层处理技术,在对几种基体改进剂的改进作用进行实验比较的基础上,选择1%ZrOCl2为基体改进剂,对水中的Cu,Pb、Zn、Cd4种元素进行了同时测定,并应用此方法对北京化工二厂和京密引水渠的水样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10.
随着生活污水管网覆盖率的提高和工业废水的点源排放逐渐被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影响地表水水质提升的主要问题。针对深圳市P河流的关键污染物磷酸盐提出控制技术——金属改性生物炭吸附。以当地丰富的景观植物落叶生物质为原材料,使用对植物无毒害性的Ca、Fe、Mg三种金属对其改性,确定其最优热解温度为500,400,600℃,制备3种金属改性生物炭(CaBC500、FeBC400、MgBC600),探究其对磷的吸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磷酸盐浓度为14 mg/L和初始pH=8的条件下,CaBC500、FeBC400和MgBC600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8,0.8,1.0 g,最高磷去除率分别为84%、92%和97%。CaBC500、FeBC400、MgBC600的静态磷酸盐吸附容量分别为65.5,69.3,49.3 mg/g。通过SEM、EDS、BET、FITR和XRD表征以及对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和等温曲线模型的构造,可知吸附过程符合拟二阶与Langmuir模型,推测其磷吸附机制为表面沉淀、络合结晶、配体交换和静电引力。通过研究发现,利用金属改性生物炭可有效实现磷的吸附去除,说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