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对应用三相流化床处理的屠宰废水进、出水 BOD_5与COD 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屠宰废水的 BOD_5与 COD 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通过建立 BOD_5与 COD 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可以预报屠宰废水的 BOD_5值,并提出了预报值的置信度和误差限.  相似文献   
32.
城市固体废弃物堆肥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城市污水厂污泥、生活垃圾及粉煤灰进行堆肥试验研究 ,通过对 4组配比试验结果分析 ,合适的污泥、垃圾和粉煤灰堆肥配合比为 4∶5∶1,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
针对AB法A段剩余污泥量大的问题,采用臭氧和超声波对A段污泥减量效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将相当于传统A段剩余污泥量的污泥,进行2 h臭氧接触氧化后,再回流至A段反应器,其平均污泥产率系数为0.0328 kg MLSS/kg COD·d;(2)采用超声波对A段进水作用0.5 h,其平均污泥产率系数为0.0246 kg MLSS/kg COD·d.A段采用上述2种方法减量后几乎无剩余污泥产生,同时对A段反应器中的污泥活性和出水水质的影响较小,从经济上考虑臭氧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4.
重庆市水资源及水环境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重庆市的水资源以及长江,嘉陵江重庆段的自然环境状况,同时对两江和次级河流的水质现状也作了简洁的描述。  相似文献   
35.
利用自行开发的活性污泥 2号模型ASMNO .2计算机模拟程序对重庆市某污水厂三种脱氮除磷改造方案 (A O ,A2 O ,倒置A2 O)进行了模拟研究 ,寻求了每一种方案的最佳运行控制参数 .结果表明 :(1)将现有曝气池前端 1 4控制为缺氧而形成A O工艺 ,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为 0 .10mg L ,混合液内回流比为 10 0 % ,可以使TN去除率达到 5 8.6 % ,提高 2 4个百分点 ,TP基本不受影响 ;(2 )将现有曝气池前端 12 %控制为厌氧区 ,2 4 %控制为缺氧区 ,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为 0 .10mg L ,混合液内回流比为 10 0 % ,可以使TN去除率达到 6 2 .1% ,提高约 2 8个百分点 ,TP去除率达到 78.3% ,提高 37个百分点 ;(3)倒置A2 O工艺与常规A2 O工艺的出水水质基本相当 ,但倒置A2 O工艺在工程实践中更易于实现 ;(4)三种工艺出水COD和氨氮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  相似文献   
36.
BOD-DO耦合人工神经网络水质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河流水质模型的建筑中,提出了BOD-DO耦合BP人工神经网络水质模型,应用长江干流重庆段的实测水质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与 检验表明:该模型用于水质模拟可行且精度较高,为河流水质模拟开辟了一条简便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7.
一种改进的MSBR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仿真模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6池MSBR工艺除磷效果不佳和污泥上浮问题,通过新增厌氧池、调整浓缩池位置对其进行改造,提出了一个改进的7池MSBR工艺.应用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分别对两种工艺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工艺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性能.在此基础上对7池MSBR工艺开展了实验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新工艺对耗氧有机物(以COD值计)、NH2.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4.2%、81.4%和88.7%,脱氮除磷效率均高于有关献报道的6池工艺.新工艺妥善处理了脱氮除磷等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因而强化了除磷脱氮能力.试验结果与模型模拟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活性污泥模型对新工艺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排水费作为支撑排水设施建设、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其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为排水设施的建设筹集了资金,还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污染的治理和新技术的发展,调动了排污单位开发新技术、主动减少排污量的积极性,能够从多方面改善环境现状。发达国家的排水费征管机制较为完善,对我国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9.
金属离子对好氧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小试装置研究Mg2 、Mn2 、Ni2 、Zn2 、Co2 和Mo6 单独存在时对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Co2 浓度在2 mg/L以下时,对活性污泥活性稍有抑制,其他离子则均有促进作用.Mn2 、Mo6 、Zn2 、Mg2 和Ni2 的促进浓度范围分别是:0.5~3 mg/L,0.5~5 mg/L,0.5~1 mg/L,5~20 mg/L,0.25~1 mg/L.在各自最佳浓度条件下对活性污泥活性促进的主次顺序为:Mg2 >Mn2 >Zn2 >Ni2 >Mo6 .  相似文献   
40.
Mn2+、Mo6+和Zn2+对活性污泥内胞外聚合物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比耗氧率的影响, 确定了Mn2+、Mo6+和Zn2+的最佳促进浓度, 并研究了在各自促进浓度范围内3种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内胞外聚合物(EPS)组分(蛋白质、糖类和核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 Mn2+、Mo6+和Zn2+的最佳促进浓度均为1mg·L-1. Mn2+和Zn2+对EPS各组分的影响较大, 而Mo6+基本没有产生影响. 试验同时发现, 经低温贮存的污泥, 其EPS含量下降, 其中多糖含量下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