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0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12篇 |
综合类 | 115篇 |
基础理论 | 9篇 |
污染及防治 | 23篇 |
评价与监测 | 9篇 |
社会与环境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提高天然杭锦土对水溶液中砷的吸附性能,采用氯化铁(FeCl3·6H2O)浸渍天然黏土矿物杭锦土(HJ),制备表面负载铁氧化物的铁改性杭锦土除砷吸附剂(FHJ).通过比表面积(BET)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以观察其微观形貌特点,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测定材料组成及化学基团,以初步探究材料吸附除砷机理.通过批试验考察FHJ投加量、初始pH、共存离子及腐殖酸浓度对FHJ除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铁负载比在0~50wt%范围内时,FHJ对溶液中As(Ⅴ)吸附容量随着铁负载比的增加而增加,最佳铁负载比为33wt%,此时铁与杭锦土的理论质量比为1:3.②BET分析结果表明经铁改性后,杭锦土比表面积显著增加,由71.14 m2/g增至158.50 m2/g;SEM分析显示,经改性后杭锦土表面形貌发生明显变化,结合Mapping图表明铁被有效负载到杭锦土表面.③批试验结果表明,As(Ⅴ)去除率随着FHJ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溶液pH对As(Ⅴ)去除率有较大的影响,pH的降低有利于FHJ对砷酸盐的吸附.④FHJ除砷性能受溶液中共存离子CO32-、SiO32-影响较大,但受Cl-、SO42-、NO3-及腐殖酸影响程度比较小.⑤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可更好地描述FHJ吸附除砷行为(R2=0.999).⑥XPS分析结果显示,铁氧化物主要以FeOOH和Fe2O3的形态负载于杭锦土表面,FTIR表明FeOOH的羟基基团同As(Ⅴ)发生吸附作用,在FHJ除砷过程中,化学吸附是主要的吸附除砷机理.研究显示,铁改性杭锦土除砷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2.
153.
骆马湖浮游植物演替规律及驱动因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江苏骆马湖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水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不容忽视.为研究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4~2018年进行了逐月监测.研究期间骆马湖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电导率等参数呈逐年升高趋势,氟离子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共鉴定有浮游植物7门71属,月均生物量变化范围0.16~5.51mg·L-1.硅藻和绿藻为绝对优势门类,其次为甲藻及隐藻;主要优势属为针杆藻(Synedra sp.)、隐藻(Chroomonas spp.)、直链硅藻(Aulacoseira spp.)、锥囊藻(Dinobryon sp.)、栅藻(Scenedesmus spp.)、脆杆藻(Fragilaria spp.)、转板藻(Mougeotia sp.)、纤维藻(Ankistrodesmus sp.)和裸藻(Euglena spp.). 2014~2018年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年际差异较大,其变化主要体现在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再分配,硅藻和绿藻继续保持优势外甲藻和蓝藻的优势度增加.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总氮、氟离子、水温、总磷、溶解氧、... 相似文献
154.
155.
炼油厂生化处理废水BOD_5、COD_(Cr)、TOC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废水处理工程中,通常以 BOD_5、COD_(Cr)评价废水处理效果。但是因存在费工费料等缺点,不能及时反映水质情况,而TOC却能弥补其不足。为此,国内外已考虑用TOC逐步代替BOD_5和 COD_(Cr),并对各类工业废水的 BOD_5、COD、TOC 三者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本文就炼油厂生化处理废水的 BOD_5、COD_(Cr)、TOC 的相关性作了初步探索,试以概率统计方程快速求得相应的 BOD_5、COD_(Cr)值,及时预报废水水质的变化情况。同时,也为今后制订 TOC 的排放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6.
<正>会议呼吁倡导者和决策者关注解决废物和污染危机,并指出教育从业者必须关注全球资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以及交叉和融合的环境问题,从而促进跨领域和跨学科的合作。2024年2月3日,第十二届世界环境教育大会(以下简称会议)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正式闭幕。来自全球各地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从业者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上积极参与了学术研讨和环境教育实践分享。 相似文献
157.
综述了聚乳酸(PLA)微塑料单一暴露以及与其他污染物复合暴露的毒性效应,并探讨了PLA微塑料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PLA微塑料的摄入会影响生物体的摄食、生长、存活、繁殖和运动行为;PLA微塑料与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生物体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PLA微塑料主要通过机械损伤、氧化应激、神经损伤及免疫损伤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未来仍需对老化或降解的PLA微塑料的毒性效应、对陆地生物的复合暴露毒性效应与机制及其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等方面开展探索和研究,以期为今后PLA微塑料的环境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8.
为探究郑州市金水区冬季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贡献,采用离线采样法对金水区大气中银行学校和郑纺机两站点的PM2.5进行了采集,通过颗粒物分析仪解析PM2.5的组分构成,并重点采用正交矩阵因子(PMF)模型和多尺度空气质量(CMAQ)模型分析评估了PM2.5的来源及输送贡献。结果表明,银行学校和郑纺机站点中水溶性离子(WSIIs)浓度分别占PM2.5浓度的46.4%和44.8%,金属元素组分浓度分别占17.2%和14.3%。富集因子(EF)及比值分析显示,两站点需重点关注燃煤源和机动车源的影响。PMF源解析显示,金水区两站点中对PM2.5的浓度贡献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源、扬尘源及燃煤源。CMAQ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金水区两站点中PM2.5的主要来自金水区自身的排放,贡献占比高达43%以上,其次为金水区的北部、西部和南部区域。研究显示,在加强本地PM2.5污染管控的同时,需要考虑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域以及郑州市周边地区的区... 相似文献
159.
该研究以探索油菜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为目的,利用一组高效纤维素分解产甲烷菌群在CSTR厌氧反应器内分解定量油菜秸秆41 d,通过监测厌氧发酵过程中的甲烷生产效率,以及纤维素酶活性等指标,评价油菜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的能力。结果表明:油菜秸秆在发酵菌群的作用下能够大量产生沼气,50 g干秸秆厌氧发酵后总产气量为13 200 m L,产气效率达到264 m L/g。在发酵过程中,秸秆纤维素被有效分解,纤维素酶活性和半纤维素酶活性分别达0.63、0.81 U/m L。纤维素酶活性与沼气产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达到0.95,表明秸秆纤维素类厌氧发酵产沼气体系内,具有良好纤维素酶活性的菌群对甲烷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0.
ERT技术界定卫生填埋场边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界定卫生垃圾填埋场边界有助于场地环境的维护和管理,采用电阻率二维层析成像技术中的3种装置排列(测深、温纳、偶极-偶极)对高阻体上表面特征进行试验模拟,并通过电阻率二维层析成像技术对垃圾填埋场边界的电性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现场勘查. 结果表明:在由测深和温纳2种装置排列所得到的二维反演图像中,高阻体的上表面与高阻区相切,误差达到25%,表明2种排列不能进行精确定位;而偶极-偶极的反演图像中高阻体的上表面在低阻区与高阻扩散末端的分界点上,反演精度较高,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