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7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1411篇
安全科学   514篇
废物处理   155篇
环保管理   343篇
综合类   2642篇
基础理论   525篇
污染及防治   649篇
评价与监测   204篇
社会与环境   223篇
灾害及防治   16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31.
浅析企业“绿色化”支持系统可持续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企业“绿色化”是指企业基于绿色化战略,以绿色技术采用为其内在需求,积极开展绿色营销,建立企业绿色文化,进而创建以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化为其目标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过程。企业“绿色化”作为企业由经济人转变为社会人,进而向生态人演进的必然选择,必须具备五大支持系统:绿色战略、绿色企业家、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基金、绿色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832.
上海滨岸潮滩生物多样性及其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滨岸潮滩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地理景观,具有多种环境功能和生态价值,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滨岸潮滩又是一个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区,极易受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滨岸潮滩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通过对上海滨岸潮滩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了目前人类活动对滨岸潮滩生物多样性造成的严重威胁,污水的排放使滨岸潮滩 质和底质严重污染,对滨岸潮滩珠围垦改变 了潮 滩珠自然本底状态,造成潮滩物生长发育和栖息的环境受到破坏,影响滨岸潮滩物多样性。指出滨岸潮滩等方面的社会与环境价值,并探讨了上海滨岸带开发与滨岸潮滩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833.
9种硝基苯对鱼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混合功能氧化酶系(mixed function oxidase,MFO)中的敏感指标,7-乙氧基-异吩唑酮-脱乙基酶(7-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已作为生物标志物,应用于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笔者以苯并(a)芘作为阳性对照,采用鲤鱼肝脏体外直接染毒测定EROD的方法,分析了9种硝基苯对EROD活性的诱导影响.   相似文献   
834.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构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传统环境评价方法的局限;论述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 出发点、价值观;并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想,包括评 价原则、对象、要素、指标、程序、内容及方法等.  相似文献   
835.
建立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污水中10种精神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污水样品经甲酸与甲酸铵调节pH后,加入氘代内标混匀,离心并过滤膜后可直接上样分析。研究表明,在1~250 ng/L的线性范围内,10种精神活性物质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定量限均低于0.5 ng/L。在3个加标水平下,10种精神活性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87.2%~114%,相对标准偏差为0.53%~3.60%(n=3)。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区域10份生活污水样品的检测,在3份水样中检出吗啡、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等精神活性物质,对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3.41~9.55、0.90~1.63、1.06~1.78 ng/L。与经固相萃取前处理后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在10 min内完成分离和检测的全过程,具有简单、快速、节约的优点,可用于污水样品中10种痕量水平精神活性物质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36.
从世界标准化组织制定 ISO标准发展的趋势 ,从世界经贸组织 (WTO)与 ISO的协同 ,从好的管理的共同原则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科技进步与文明生产 ,从安全与减灾的理论与实践 ,从 2 1世纪面临的挑战 ,从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等方面 ,讨论了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卫生 (Q.E.&OSH)及其管理体系的交融与整合的必然性 ,阐明了在 2 1世纪 ,人人都必须树立崭新的安全科技文化的大安全观。  相似文献   
837.
兰州城市大气污染和可能的技术控制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大气污染源和环境监测等资料,计算分析了兰州市区大气污染及其治理现状。结果表明,在兰州市区,燃煤占全部能源的71 %; S02年排放量为5. 96万t,烟尘为6. 54万t ;汽车尾气己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市区S02浓度日均值在采暖期超标,而TSP一年四季都超 标。指出采用以集中供热、煤气、型煤和控制汽车尾气为主要措施,兼顾绿化和太阳能利用,制定市区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838.
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烃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稳定化合物,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烃的生物降解只能在好氧条件下进行.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表明,厌氧微生物能以硝酸盐、硫酸盐、三价铁或二氧化碳等为电子受体代谢烃,烃厌氧代谢的初始反应机理主要有延胡索酸盐结合反应、羧化反应、羟基化反应和甲基化反应,但国内还未见相关报道.本文综述了烃厌氧降解微生物及其代谢机理,并以甲苯为例概述了烃厌氧生物降解过程中的起始反应酶和作用机制.结合国外烃厌氧降解的研究进展和本实验室的工作,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相似文献   
839.
上海人工绿地群落UVB屏蔽效应与冠层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大气污染等人为因素,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逐年增强,而绿地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休憩场所,营造健康的绿地辐射环境至关重要.通过研究上海人工绿地典型群落内UVB辐射的日进程,并以全光照旷地为对照分析比较群落UVB屏蔽效率,采用欧氏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群落UVB屏蔽效率和群落叶面积指数、枝下高等冠层特征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总结影响屏蔽效率的群落结构因子,以期为营造健康的绿地休憩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2007年7月6-8日期间对上海植物园8种类型群落和旷地2 m高处UVB辐射进行同步观测.对观测数据分析表明:1)所测定人工群落UVB平均屏蔽效率为91.1%,群落内2m高处UVB辐射通量仅为全光照旷地的14%.毛竹群落和女贞群落屏蔽效率最高,分别为98.5%,97.8%.2)不同植物群落UVB屏蔽效率在冠层特征梯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分异,植物群落内UVB辐射通量与群落叶而积指数成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群落高度和枝下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在植被覆盖较少且紫外辐射地面反射较为强烈的游憩场所,可考虑种植叶倾角较小且叶面积较大的植物,如女贞(Ligustrum lucidum)、丹桂(Osmanthus fragrans)等.  相似文献   
840.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employing electro-bioremediation, a hybrid technology of bioremediation and electrokinetics, to overcome the low bioavailability of hydrophobic organic contaminants (HOC) by homogenizing sorption-retarded HOC and immobilised microorganisms. Present electro-remediation approaches mainly aim at macroscale pollutant extraction and tend to neglect possible impacts of direct current (DC) on the phys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The effect of weak electric fields (X = 1 V cm−1) on the fitness of electrokinetically dispersed fluorene-degrading Sphingomonas sp. LB126 in bench-scale model aquifers was investigated by flow cytometry using propidium iodide (PI) as an indicator that distinguishes between PI-permeable (cells with porous membranes, i.e. dead or vulnerable) and PI-impermeable bacteria. After 15.5 h of DC treatment 56% of all cells recovered were dispersed at the centimetre scale relative to 29% in the absence of DC. There was no overall negative effect of the 15.5-h DC treatment on cell vulnerability, as 7.0% of the DC-treated bacteria exhibited PI-staining compared to 6.5% of the control population. Minor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subpopulation that had been mobilised by electroosmosis with an approximately twofold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PI-stained cells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Enhanced PI staining did not correlate with reduced culturability of the cells on rich-medium agar plates.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DC-treated cells mobilised by electroosmosis were threefold more culturable, confirming earlier data that that PI-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does not always indicate reduced viability of oligotrophic environmental bacteria.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electrokinetics is a valuable mechanism to transport viable and culturabl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degrading bacteria in soil or sed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