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79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370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213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9 毫秒
761.
在介绍储罐泄漏类型与泄漏危害的基础上,以原油储罐破裂事故为例,分析了储罐破裂的原因,进而阐述了原油储罐生命周期内完整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762.
在能源危机的时代,建筑节能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目前,贵阳市大型公共建筑总消耗34 670.929吨标煤,大约是公共建筑能耗的58%,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10倍左右。本文在调查贵阳市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商场、酒店、政府办公、高校)能耗的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识别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潜力环节,最后构建一套贵阳市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3.
硒和环境中富里酸对小麦幼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小麦水培试验,研究了硒和土壤富里酸地小麦幼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在植物初期可以促进幼苗糖代谢,可溶性糖含量量和α-淀粉酶活力明显增加,富里酸对这一过程有抑制作用,处理1周和2周后,硒开始抑制植株代谢,富里酸可减轻抑制作用,由实验结果分析知,可溶性糖含量与α-淀粉酶活力保持良好的相关性,说明相经作用机理是通过上关酶体系实现的。  相似文献   
764.
765.
浅论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效益的矛盾与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相互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从概念和内涵对其矛盾与统一进行了分析,从其相互关系及综合评价中说明了存在的矛盾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只有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改变传统的发展观、自然观,人类就一定能够与环境和谐共存,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效益的结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766.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加快采取雄心勃勃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显得尤为重要,但资金机制一直是我国适应进程中的主要障碍,亟须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完善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国际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的基本情况,然后选取适应进程较为完善的美、英、德、日等典型发达国家,分别从适应政策体系、国内适应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等三个方面梳理总结各国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最后分析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的启示。研究发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是各国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的主要动因,发达国家重视适应政策的法制化,但政策力度和运行模式有所不同,公共部门是各国适应资金的主要来源,私人资金潜力尚待挖掘,国际气候援助注重减缓与适应并重,但援助力度有待加强。未来我国应从完善适应气候变化顶层设计、建立适应气候变化资金保障机制、提高适应气候援助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完善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机制。  相似文献   
767.
有毒物质低剂量刺激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有毒物质低剂量刺激作用(hormesis)是一个有争议的毒理学问题.本文综述了hormesis的研究进展、关键学术问题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有关hormesis的机理研究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和风险评价理论及方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68.
对厦门城区大气颗粒物PM10中有机酸的可能来源,如烹调油烟、生物质燃烧颗粒、汽车尾气和土壤/路面扬尘等4种不同排放源,采用再悬浮混合箱得到PM10样品.采用BF3/正丁醇衍生-GC/MS分析方法,测定了包括二元羧酸、脂肪酸和芳香酸共15种有机酸.结果表明,烹调油烟中有机酸的含量远高于其它颗粒物,最高可达53%,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的含量最高,为24%±14%;而汽车尾气颗粒物中乙二酸的含量最高,其次为邻苯二甲酸Ph;汽油燃烧颗粒物中己二酸与壬二酸的比值显著高于其它样品,可用于环境大气中二元羧酸的人为和生物来源的定性判断.除发电机排放样品外,其它样品中丙二酸与丁二酸的比值(0.07~0.44)远低于环境样品中该比值范围(0.61~3.93),表明丙二酸与丁二酸的比值可用于环境大气中二元羧酸的一次/二次来源的定性判断.  相似文献   
769.
As well-know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organofluorine pollutants such as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 have been proven to be bioaccumulated and harmful to health. However,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organofluorinated nanoparticles, which have emerged as a novel tool for biomedical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s lacking,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o assess the biological effects and health risk of fluorinated nanoparticles,trifluoroethyl aryl ether-based fluorinate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nanoparticles(PTFEPMMA NPs) were synthesized with various fluorine contents(PTFE-PMMA-1 NPs 12.0 wt.%,PTFE-PMMA-2 NPs 6.1 wt.% and PTFE-PMMA-3 NPs 5.0 wt.%), and their cytotoxicity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in vitro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ytotoxicity of PTFE-PMMA NPs was mild, and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fluorine(F) contents and Fcontaining side chains. Specifically, the cytotoxicity of PTFE-PMMA NP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 content and F-containing side chains. After exposure to PTFE-PMMA NPs at a sublethal dose(50 μg/m L) for 24 hr, the phospholipid bilayer was damaged, accompanied by increasing permeability of the cell membrane. Meanwhile, the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occurred,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DNA damage, cell cycle arrest and cell death. Overall, the PTFE-PMMA NPs were found to be relatively safe compared with typical engineered nanomaterials(ENMs), such as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graphene oxide, for biomedical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770.
A mixture of five commonly used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 was degraded using a new combined 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ombined catalyst was composed of copper-plating iron doped Cu2O (FeCu/Cu2O). Compared with the Fe/C inner micro-circuit, the electric currents flowing between Cu and Fe increase the speed of anodic Fe dissolution. Moreover, due to the photochemical properties, Cu2O can accelerate the PPCPs degradation processes under the irradiation of visible light. In addition, shaking increased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solution, which not only preconditioned the photo-catalysis reaction, but also set the stage for Fe re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 propose the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