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通风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红  茹旭  黄国强  李鑫钢 《生态环境》2003,12(2):216-219
生物通风是一种去污效果好、操作费用低的土壤原位修复技术。文章概述了生物通风系统的结构、设计目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详细论述了生物通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现场应用、影响因素和强化技术及理论研究,并展望了生物通风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水动力条件对湖泊水体磷素质量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环形水槽为研究手段,利用其可控的流速及可模拟的无限长,解决了前人未解决的湖泊水体水动力难以真实模拟的难题,模拟研究了不同流速对湖泊(太湖)水体中磷素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体流速的变化,湖泊水体中TP质量浓度的变化呈现3个阶段,即下降期、上升期和突增期。从物理化学和泥沙起动理论两方面,结合水流对悬浮物和沉积物的作用,分析了各阶段产生的原因。文章认为下降期的产生是因为在低流速下,一部分磷被悬浮物的絮凝沉淀带走所引起;上升期的产生则是因为流速上升扰动沉积物,使其达到少量动状态所引起;突增期的产生则是因为流速导致了沉积物普遍动而产生的。在研究范围内,溶解性磷质量浓度与水体流速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在低流速下,溶解性磷是TP的主要组成成分,其质量浓度的相对比例可高达87%。结合太湖的有关研究,文章认为这是水华现象产生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43.
李增新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2):111-112,115
以糠醛液相加氢生产糠醇所用的废铜铬氧化物催化剂为原料,通过与纯碱氧化——钠化焙烧、浸取分离铜铬离子,分别制得铬酸钠和硝酸铜,并以此为原料进一步制得新催化剂,回用于糠醛液相加氢制糠醇。Cr(Ⅲ)与Cu(Ⅱ)的转化率均在90%以上,制得的新催化剂回收率大于85%,使用效果好。研究了铬转化率与焙烧温度、时间、返渣量等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报废电子器件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废电子器件的数量急剧增长,加强其回收利用研究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对报废电子器件的资源情况、回收技术,尤其是以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回收为目的的物理分离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评述,指出便于回收的电子器件的设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5.
室内霉菌污染原因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建筑墙体内湿气迁移过程的研究,详细分析了霉菌污染产生的原因。通过夏、冬两季平均气候条件下沿墙厚度温度、相对湿度分布和湿积累量的具体计算,得出墙内的相对湿度将达到或超过70%,有时甚至处于饱和状态,从而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对于室内霉菌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6.
绿色设计与绿色化学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绿色设计的基本定义,特点,过程与原则,将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与进行比较,阐述绿色化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7.
绿色化学研究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文岩  戴树桂  韩萌 《生态环境》2004,13(3):425-428
绿色化学是指利用一系列原理来降低或消除在化工产品的设计、生产及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的科学。它致力于从源头上制止污染物的生成。文章从非传统的绿色原材料、溶剂、试剂、催化剂、安全化学品及合成方法方面综述了绿色化学的研究进展。绿色化学从材料和能源的内在性质上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在分子水平上设计结构及其相关的性质,通过减少内在的危害而使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绿色化学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水动力过程后湖泊水体磷素变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水动力过程后水体磷素的变化作了研究,并就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作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水动力过程后,TP的质量浓度因重力对含磷颗粒的作用而随沉降时间的延长而渐渐变小,且初期幅度大,后期则趋于平稳;而TDP的质量浓度则在初期因悬浮物的脱附作用而增大,继而随着悬浮物的粘带作用沉降而减少,但经足够长的静置沉降,其又由于水底沉积物的释放作用而增加,有初期“汇”,后期“源”的特点。而分析则表明:水动力过程后。水体磷素会因沉降而变小,但在相当长(50min)的时间里,其质量浓度仍处于高值,从而为湖泊的富营养化提供了最为必要的营养成分,加上不停地受到包括风动力在内的影响,这应是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并难以治理的根源。  相似文献   
49.
本文论述了城市污水污泥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并对其污泥特性作了分析,指出在我国的现有条件下污泥的处置主要为农业上的利用.  相似文献   
50.
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污水处理单元平衡分析的灰箱模型,提出了进行处理单元过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热力学意义上,污水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内部的耗散来消耗污水污染物能量的过程,推动该过程加速进行需要耗费外部的.因此,节能的主要目的是节,即应防止推动力过剩造成反应器单元的外部损失.这一方法体系将为合理科学评判处理过程能耗机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