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452篇
安全科学   203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119篇
综合类   1133篇
基础理论   167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朔露天煤矿位于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区,经过15年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建成比原有生态系统结构更合理,功能更有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形成了一套以水分调控技术为核心的比较良好的生态建设技术体系,水分调控技术的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针对矿区生态建设的目标而产生的。本文从矿区可持续发展角度,依据露天矿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作用和内容,将水分调控技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水环境安全调控阶段,二是水土保持阶段;三是水分的资源化利用阶段。水资源化利用是今后露天矿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发展的趋势,为此着重探讨了其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792.
铁促电解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新型方法,采用箱式电化学反应器研究了该法去除填埋场高浊度老龄垃圾渗滤液COD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用浊度衡量老龄垃圾渗滤液非溶解态有机物的含量是合理的;垃圾渗滤液中非溶解态有机物对铁促电解去除COD的效率有显著影响.铁促电解对高浊度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存在三种机理,即电化学氧化、电解气浮和絮凝沉淀.随着水质与实验参数的变化,三种机理对COD总去除率的贡献亦发生变化;对比了Fe^2+与Fe^3+促进COD去除的效果,提出了一种铁离子循环电解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793.
中芬林业合作自1994年以来,确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洞庭湖湿地保护和培训等为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本文在简要回顾中芬林业合作特别是落实第九次中芬林业合作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第十次会议的8项主要成果、6点主要体会与6条建议。  相似文献   
794.
为准确预测地铁客流量的发展趋势,采用等维新息灰色GM(1,1)预测模型与马尔科夫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等维新息灰色马尔科夫模型,探讨等维新息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在地铁客流量预测领域的应用;运用平均相对误差、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3种指标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等维新息灰色马尔科夫模型与原始数列的拟合程度较高,预测精度等级为Ⅰ级(优),优于传统灰色GM(1,1)模型和等维新息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更加符合地铁客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95.
采用两级混合床反应器(分别命名为 Hybrid Ⅰ和 HybridⅡ).对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氨氮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混合床由颗粒悬浮载体和固定组合软性填料相结合.试验以反应器的 DO、pH、ORP、SS等作为在线控制参数,研究了该反应器在固定温度(28~33℃)、不同进水负荷、DO 和 pH值下的运行效果,最后在 Hybrid 反应器的优化控制条件(DOHrbrid Ⅰ=(2.0±0.2)mg·L-1,DOHbrid Ⅱ=(1.5±0.2)mg·L-1,pHHybrid Ⅰ=8.0±0.2,pHHybrid Ⅱ=8.5±0.2,周期进水量为50L)下,实现了COD的高效去除以及氨氮的短程硝化去除.垃圾渗滤液进水 COD和氨氮分别为2300~5700mg·L-1和580~1150mg·L-1.两级混合床反应器工艺的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3%和95%左右,总氮(TN)的去除率在82%以上.连续运行过程中 Hybrid Ⅰ和 Hybrid Ⅱ反应器的COD最大去除速率分别为 1.91 kg·m-3·d-1和0.75kg·m-3·d-1,氨氮亚硝化速率最大分别为 0.54kg·m-3·d-1和0.33kg·m-3·d-1.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耐冲击负荷强,处理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796.
黄土区大型露天矿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质量评价是土壤质量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以平朔露天煤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对矿区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由土壤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和侵蚀指标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确立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数学模型将指标定量化,根据平朔矿区特点确定了指标分级标准,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原地貌、采矿后、复垦初期和复垦8年后土壤质量分别为4级、6级、5级和4级。  相似文献   
797.
范疙瘩金矿位于熊耳山断隆的东南部,马超营断裂带的北侧,金矿体产于北西向M14断裂带内.本文通过研究断裂构造的方向、规模、分布特征,分析断裂活动历史及矿体产出特征,总结成矿规律.金矿体严格受M14断裂控制,离断裂越远金矿化越弱,M14断裂带倾向上引张部位及断裂分支复合部位是金元素的富集地段,是成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798.
电-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Fenton法对含苯酚废水进行处理,以石墨为阴极、铁为阳极,并向阴极不断通入空气,电解过程产生的H2O2与阳极溶解的Fe2 形成Fenton试剂,Fenton试剂在电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活性羟基自由基,能够很好地氧化降解废水中的苯酚.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苯酚去除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pH值、电解质浓度、电解电压、电解时间、进水苯酚浓度.单因素分析得出电-Fenton法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最优反应条件:pH值控制在2左右,反应时间为60 min,电解电压选10 V,Na2SO4的浓度为30 g/L,进水苯酚浓度为150 mg/L.在最优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为82%.  相似文献   
799.
以广西环江地区某尾矿库3个区域的尾矿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old七步分级化学提取法,研究了Zn,Cd,Pb,As,Sb和Ni 6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特征,并分析了其潜在迁移能力。结果表明,3个区域的尾矿样品均为碳酸盐型金属硫化物尾矿,样品中Zn和Pb的质量浓度较高(分别达4 119.9 mg/kg和3 375.1 mg/kg),Cd和Ni的质量浓度相对较低,As和Sb的质量浓度差别较大(可达191.5 mg/kg和86.5 mg/kg)。形态分析结果表明,Zn和As的迁移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Pb,Cd,Sb和Ni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800.
研究沙尘天气、非沙尘天气下颗粒物(PM2.5、PMC、PM10)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并进行性别、年龄分层研究,筛选敏感人群.收集了2013~2017年兰州市沙尘期与非沙尘期3家三甲医院痤疮门诊量资料、大气颗粒物及气象数据,采用基于泊松分布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控制气象因素、季节性和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分析沙尘期与非沙尘期颗粒物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表明:沙尘期时,兰州市3家三甲医院痤疮日均门诊量为26人次,范围3~54人次.非沙尘期时痤疮日均门诊量为37人次,范围1~89人次;单污染物模型显示,PM2.5、PMC、PM10均在滞后第6d (lag6)时效应量达到最大值,其浓度每增加10μg/m3,痤疮门诊量的超额危险度(ER)及95%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1.065(95% CI:0.260~1.877)、0.355(95% CI:0.018~0.693)、0.310(95% CI:0.054~0.567),PM2.5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性别及年龄分层发现,性别分层中PM2.5对女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浓度每增加10μg/m3,痤疮门诊量增加1.077(95% CI:0.124~2.039);年龄分层中,0~18岁组受PMC、PM10影响显著,19~24岁组受PM2.5、PM10影响显著,各颗粒物对25~34岁组及≥35岁组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在非沙尘期时,PM2.5、PMC、PM10不引起痤疮门诊量增加.双/多污染物模型显示,分别调整其他污染物后,PM2.5、PMC、PM10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与单污染物模型类似,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兰州市沙尘天气下大气颗粒物(PM2.5、PMC、PM10)可使痤疮门诊量增加,对女性及青少年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