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493篇
安全科学   220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151篇
综合类   1323篇
基础理论   339篇
污染及防治   248篇
评价与监测   129篇
社会与环境   160篇
灾害及防治   1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241.
民用飞机的发动机转子非包容性失效给飞机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的风险,为了将这种转子非包容性失效可能带来的危害降至最小,需要合理的评估碎片的危害水平,以及采取合理的安全预防措施。尽管在FAA(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用于评估碎片危害水平的UEDDAM(Uncontained Engine Debris Damage Analysis Model)软件工具中采用了加强防护设计以减少碎片危害,但是没有对具体的分析流程和碎片能量衰减的计算模型进行说明。为此,在现有的碎片危害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碎片在侵彻过程中会有能量衰减,分析了降低碎片危害的三种安全预防措施,通过对比确定了加强防护设计对于降低碎片危害的重要意义及其分析的流程。通过对飞机结构中关键区域定义的理解,明确了在飞机的不同部位需要采取不同的加强防护设计,并详细介绍了整体加强防护设计和局部加强防护设计的流程。  相似文献   
242.
A new imidacloprid (IMI) degrading bacterium Z-9 (deposited number CGMCC 6648)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Pseudoxanthomonas indica by 16S rRNA gene analysis. Two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as olefin and 5-hydroxy IMI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P. indica CGMCC 6648 degraded 70.1% of IMI (1.22 mmol L?1) and formed 0.93 mmol L?1 5-hydroxy IMI and 0.05 mmol L?1 olefin IMI in 6 days and in the presence of 100 mmol L?1 glucose. The half-life of IMI degradation was 3.6 days. P. indica CGMCC 6648 transforms IMI via a co-metabolism mechanism and different carbohydrat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5-hydroxy IMI formation, whereas different organic acids have substantial effects on olefin IMI production. Lactose is the best co-substrate for IMI degradation and 5-hydroxy IMI formation with 0.77 mmol L?1 degraded and 0.67 mmol L?1 formed in 48 h, respectively. Pyruvate is the best co-substrate for olefin IMI formation with 0.17 mmol L?1 produced in 96 h for all carbon sources tested. Pyruvate significantly stimulates the conversion of 5-hydroxy IMI to olefin IMI, whereas glucose slightly inhibits this reaction. P. indica CGMCC 6648 rapidly degrades IMI and forms olefin IMI, which may enhance its potential for biodegradation of IMI and increase its insecticidal activity, which can decrease the IMI dosage required.  相似文献   
243.
何赟  魏化军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1):805-807
对大型锅炉房(燃煤、燃气、燃油)的噪声源进行测试分析.给出了隔声、吸声、消声量的计算公式.同时针对燃煤、燃油、燃气锅炉房的噪声污染.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44.
活性污泥对四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批量平衡法研究了四环素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污泥混合液浓度和四环素初始浓度对吸附平衡时间、污泥吸附量和污泥吸附率均有较大影响.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较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更符合本吸附实验.在10、25℃条件下,四环素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行为较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是31.14、70.95 mg.g-1;在40℃下,符合Henry模型.应用D-R模型判定吸附类型,10℃(平均吸附能为9.13 kJ.mol-1)下,化学吸附占主导;40℃(平均吸附能为7.07 kJ.mol-1)下,物理吸附占主导.温度升高,污泥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增大.离子交换是四环素在活性污泥上吸附的一种机制.四环素的初始浓度为5、10、20 mg.L-1,钠离子浓度由0 mol.L-1增加到0.1 mol.L-1时,吸附量分别下降15.32%、15.00%、20.12%.当pH在5~10之间时,pH为6的条件下污泥对四环素的吸附量最大.  相似文献   
245.
苏云  邵萍  眭国荣  沈树宝  祝社民 《环境工程》2012,30(4):73-75,52
结合玻璃熔窑烟气排放的特点,阐述了国内外玻璃熔窑烟气脱硝技术,湿法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及其优缺点。探讨了SCR脱硝技术在玻璃熔窑烟气脱硝的运用,并给出了工程实例,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46.
大气细颗粒物(PM_(2.5))在环境科学中的研究简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颗粒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形态与组成非常复杂,本身所具有的毒性和对环境的有害性已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对细颗粒物PM2.5在环境科学中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47.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利平  罗云  刘俐  周友亚  颜增光  李发生 《环境科学》2015,36(11):4218-4224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筛选是场地监管中的重要环节,修复技术的适用性直接影响场地修复效果及费用.确定最适修复技术时需综合考虑污染物特征、场地条件、修复费用及时间等多种因素,目前我国在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时多依赖专家赋值评分,在决策方法的推广上受到限制.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考虑我国污染场地监管需求,提出土壤修复技术初筛及详细评价方法,并建立了修复技术筛选指标体系.为解决在各指标赋值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问题,利用可拓理论进行修复技术等级划分.以我国某铬渣污染场地为例,开展了土壤修复技术筛选研究,提出了最适的修复技术,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污染场地监管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48.
藻华聚集的环境效应:对漂浮植物水葫芦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适应性强、生物量大的水生植物来净化污染水体,已成为目前水体生态修复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夏季蓝藻水华严重聚集的水体,藻华聚集后对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影响及其环境效应,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水葫芦为代表,模拟在高温阶段(水温WT25℃)、水华严重聚集时,对水葫芦的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揭示蓝藻水华聚集后造成的浅水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消亡的深层机制,并为减轻藻华聚集对水生植物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藻华聚集会很快消耗掉水生植物根区内的溶氧,呈现缺氧状态(DO0.2 mg·L-1);植物根区内ORP出现明显下降现象,实验进行1 d后低于-100 m V,实验结束时达-200 m V,水体呈现强还原环境.与对照相比,根区内p H值低0.7个单位.藻华细胞在死亡、分解后释放大量的无机营养盐于水体中,植物根区内的NH+4-N含量比对照实验中高102倍;较高的NH+4-N含量(平均为45.6 mg·L-1)加之缺氧的协迫作用,导致植物机体受到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严重下降.叶片的平均净光合速率仅为对照的0.6倍,实验结束时其光合速率Pn为3.96μmol·(m2·s)-1,而同期对照实验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为22.0μmol·(m2·s)-1;叶片蒸腾速率仅为对照的0.55倍,至实验结束时其蒸腾速率为1.38 mmol·(m2·s)-1,同期对照实验的叶片蒸腾速率为7.61 mmol·(m2·s)-1,表明藻华长期的聚集对植物产生了不可逆的伤害作用.在实际生产中,要避免蓝藻的严重堆积和快速消亡,以减轻藻华暴发对植物的伤害,充分发挥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249.
宁波市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评价中国华东沿海城市地表水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以宁波为例,在城区地表水中采集了255个水样,检测了6种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含量水平,计算了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指数和致癌风险指数.结果表明,宁波市地表水中重金属平均浓度的大小顺序为:ZnPbCrNiCdCu;有3种重金属超过国标GB 3838-2002中的Ⅴ类限值,且严重顺序为CdPbCr,电镀废水、金属加工废弃物、交通污染物、染料和涂料废物是主要污染源.70%以上的地表水存在健康风险,镇海区和海曙区风险最高,3种潜在风险最大的重金属及顺序为:CdCrPb.地表水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致癌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达到临界值的17 600倍和24 800倍,且95%以上因Cr引起,人口密集的商业区致癌风险指数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宁波市地表水重金属污染严重,相关部门应当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50.
河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对河流水质净化、流域水生态健康和河岸土地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市流溪河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河水和河岸带地下水基本理化指标并采集水样和土样进行水体主离子、氮形态、金属离子浓度、氘(δD)氧(δ~(18)O)同位素和土壤渗透系数(K)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以河水侧向补给地下水为主,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范围在距河岸10 m内;距河岸1 m处地下水溶解氧(DO)浓度、电导率(EC)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变化明显,变异系数(n=7)分别为30.9%、42.0%和44.4%.河水和河岸带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_3-Ca型,受碳酸盐岩风化控制.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初期,河岸带含水层向还原环境转化(ORP平均下降92.25 mV),非饱和带Mn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地下水中Mn~(2+)浓度逐渐增加并达最大值(0.52 mg·L~(-1));基于δD、δ~(18)O和Cl~-浓度的混合模型估算的河水对距河岸5 m处地下水的贡献率分别为10.4%、11.6%和11.5%,表明监测断面河水-地下水交互边界约在距河岸5 m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