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493篇
安全科学   220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151篇
综合类   1323篇
基础理论   339篇
污染及防治   248篇
评价与监测   129篇
社会与环境   160篇
灾害及防治   1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891.
Meng  Qingchen  Liu  Hongbo  Zhang  Haodong  Xu  Suyun  Lichtfouse  Eric  Yun  Yunbo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2022,20(3):1745-1762

About 1.6 billion tons of food are wasted worldwide annually, calling for advanced methods to recycle food waste into energy and materials. Anaerobic digestion of kitchen waste allows the efficient recovery of energy, and induces low-carbon emissions. Nonetheless, digestion stability and biogas production are variables, due to dietary habits and seasonal diet variations that modify the components of kitchen waste. Another challenge is the recycling of the digestate, which could be partly solved by more efficient reactors of anaerobic digestion. Here, we review the bottlenecks of anaerobic digestion treatment of kitchen waste, with focus on components inhibition, and energy recovery from biogas slurry and residue. We provide rules for the optimal treatment of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kitchen waste, and guidelines to upgrade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We propose a strategy using an anaerobic 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 to improv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kitchen waste, and a model for the complete transformation and recycling of kitchen waste, based on component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892.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urface sediments along the Southern Terengganu coast (≤7 km from the coast) were analyzed fo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The...  相似文献   
893.
典型高原湿地底泥微生物对砷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探讨典型高原湿地底泥微生物群落对砷胁迫的响应规律,通过砷添加(As浓度分别为0、100、150、300 mg·kg-1,依次记为YZ1、YZ2、YZ3、YZ4)的淹水模拟湿地生境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品中细菌16S rRNA的V3~V4区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底泥中砷形态主要以专性吸附态砷(F2)和弱结晶度的铁铝水合氧化物结合态砷(F3)为主,且随着砷污染浓度的升高,活性态砷(F1、F2和F3)占比上升.砷污染会影响底泥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YZ1组相比,YZ2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砷敏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YZ4组处理下明显抑制了该微生物生长,但会促进耐砷微生物生长,如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使其成为群落主导.同时,在属水平上,YZ4处理组中具有As(V)异化还原功能的地杆菌属(Geobacter)细菌的占比也较YZ1组有所上升.基于功能预测结果表明,与YZ1处理组相比,其它3个处理组中均降低了底泥细菌的功能.研究显示,砷胁迫下,影响了底泥细菌的群落组成.高...  相似文献   
894.
了解生物炭溶解性有机质(BDOM)与污染物的络合机制对生物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天然湿地植物灰化苔草为生物炭原料,利用荧光猝灭法及多种光谱分析技术和方法,分析了植物不同部位、不同热解温度下BDOM与氯霉素(CAP)的络合机制,以期为生物炭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BDOM与CAP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300 ℃制备的BDOM与CAP络合体系的芳香性化合物含量和分子量比500 ℃更大. 同步荧光光谱分析结果发现类络氨酸和类色氨酸物质与CAP的络合能力更强.二维相关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根与叶的BDOM分别以类蛋白和类腐殖物质对CAP的猝灭更强,其中苔草根BDOM与CAP的猝灭优先发生于类蛋白物质中,但苔草叶BDOM以类腐殖物质为先.此外,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共解析出1个类蛋白荧光组分和5个类腐殖质荧光组分.总体来说,就单一组分而言,BDOM类蛋白组分与CAP的络合强度高于类腐殖质组分.  相似文献   
895.
896.
为更好地指导危废焚烧工程的消防设计,分析了《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 176—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201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GB 50160—2008)、《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 50229—2019)、《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0414—2018)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的相关条文,明确了危废焚烧工程重点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对各种火灾报警及灭火系统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并对消防系统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97.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的空间数据管理操作和空间分析功能,以广东省1998年,1999年水质状况为例,建立了河流水污染空间信息系统,以地区(市)为单位,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了水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定量关系,并进行了二者的空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统计关系还是空间分布上,水质状况与单位面积人口数目、人均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农业产值之间都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比较,本文指出了广东省水体重污染区人口密度,工、农业总产值的范围与分布,为分析河流水污染及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898.
四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森林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青藏高原东部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的森林植被是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要天然屏障。本区森林资源能否持续发展整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通过对四川森林资源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表明,四川森林资源丰富,具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发展潜力大,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天然林多、人工林少、林地土中退化严重,资源分布不均,树种单一,森林结构不合理,引种与林副产品的开发也存在许多问题,经济、生态效益差,也是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区之一。要促进该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发挥潜力,增强生态屏障作用,必须走以保护为主,多渠道开发,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的综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99.
长江三峡巫山地区张家湾东周—汉代古遗址文化层中含有丰富的孢粉。孢粉数据分析 ,为研究本区东周—汉代时期人类活动的古地理环境提供了有利的资料。根据孢粉组合的变化 ,可把该区地层由上到下划为三个孢粉组合带 :带 1(生土层 )海金沙 (Lygodium)—卷柏— (Seleginella)—紫萁 (Osmunda)—松 (Pinus)孢粉带 ;带 2 (文化层 )菊科 (Compositae)—毛茛科的唐僧草(Thalictrum)孢粉带 ;带 3(文化层上部 )海金沙—紫萁—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榆 (Ulmus)—小芘 (Berberis)—栗 (Castanea)—慈菇 (Sagittaria)—泽泻 (Alisma) 孢粉带。这种孢粉组合的差异 ,反映各阶段人类活动古地理环境的变化。该区古人类活动初期处于暖湿的气候 ,东周—汉代时期转变为温凉略干的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地景观 ,东周—汉代后气候逐渐由干变湿 ,植被由草原向森林转变 ,同时该区经历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洪水泛滥期。  相似文献   
900.
航天器在工作过程中会遭遇各种瞬态电磁脉冲干扰,可能会导致航天器内部电气系统误动作或功能失效,因此瞬态电磁干扰的测量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瞬态电磁干扰测量的原理和系统组成进行研究,开展瞬态测量系统的指标标定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典型航天产品产生的瞬态电磁干扰进行测量,为航天器瞬态电脉冲干扰防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