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471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41.
张炳  王珂  毕军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3):416-419
以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污交易为例,探讨了外部市场(煤炭价格、电力价格)的变化对企业在排污交易市场中的决策影响,以及整个排污交易市场的表现.基于一般均衡框架的分析结果表明,煤炭和电力的价格会显著影响排污交易市场的价格和绩效;在我国目前煤电价格体系下,煤炭价格的持续上升,将会大大降低配额的价格和市场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742.
洪泽湖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百灵  黄蕾  班婕  毕军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8):1135-1141
运用条件价值法(CVM)评估洪泽湖生物多样性3种非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存在价值).选取洪泽湖周边3个县市(洪泽、盱眙、泗洪)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484份.统计结果显示,公众评估的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214万元/a)是洪泽湖周边3个县市2007年GDP总和的1/23.同时,公众的支付意愿随着受访者年龄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另外,相比较那些怀疑政府环境政策执行效果并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的人,其他公众的支付倾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43.
广州地区光化辐射通量与辐照度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NCAR TUV辐射模式与地表实际观测分析了理论上广州地区地表可获得的最强光化辐射通量、辐照度及其波谱变化特征与月、日变化特征,计算与观测的差异用于评估气溶胶对紫外辐射通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光化辐射通量与辐照度均具有正弦曲线的日变化特征,但光化辐射通量的正弦波形较辐照度的更为宽广,其辐射强度随太阳天顶角的增加下降幅度也更为缓慢;光化辐射中的总能量可见光谱区约占86%,紫外谱区仅占约14%;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表明,不同监测波段范围的紫外辐射表,虽然其标识均为监测UVA或UVB的辐射,但差异明显;广州地区的气溶胶污染显著影响紫外辐射通量.由于紫外辐射通量是影响对流层臭氧生产力的关键因子,有必要更加深入地认识广州地区气溶胶与紫外辐射通量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44.
基于SMART原则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为持续改进企业安全管理绩效,对安全文化的关键指标进行研究并量化处理,以期对建立我国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有建设性作用。笔者运用SMART原则确定了从3个测量维度、5个方向、1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并采用问卷调查及专家系统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权重,对企业的安全文化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提高组织安全文化水平主要从提高安全行为在组织内的受重视程度和加强组织管理两个途径入手。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的工作蓝本,在明确评价目标的指导下,尽可能从多方位评价企业安全文化的各个方面,最终落实到安全文化的操作层面。  相似文献   
745.
采用电动修复联合可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处理土壤中的菲和芘,以静电纺丝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纤维膜为PRB介质,并初步探究了其对电动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对菲和芘的吸附动力学同时符合伪一级和伪二级模型,吸附为吸热反应,吸附热力学特征符合Freundlich模型。纯电动方法修复处理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时效率较低,通过采用0.1 mol/L的Na OH控制阳极p H,并添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电动修复进行优化,优化实验条件下菲和芘的去除率分别可达58.6%和45.9%。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进行EK-PRB的联合修复,菲和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3%和65.7%,证明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对菲和芘的去除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46.
利用卫星遥感MODIS数据研究区域大气PM_(2.5)浓度分布是环境管理的有效方法。获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MODIS L1B1KM数据,采用暗目标法反演阜新市大气气溶胶厚度AOD数据;提取阜新市5个大气监测站点位2014年3月至5月、2015年3月至4月期间PM_(2.5)浓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PM_(2.5)浓度-AOD之间的线性、一元二次、对数函数、幂函数及指数函数5种相关性模型;引用湿度影响因子建立大气PM_(2.5)浓度订正模型,采用PM_(2.5)浓度订正模型、Peterson模型分别订正PM_(2.5)浓度及AOD标高,应用阜新市环保局5个监测点位2014年6~12月、2015年5~12月期间PM_(2.5)的月平均浓度进行模型检验。对比分析订正后的5种相关性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订正方法提高了PM_(2.5)浓度-AOD相关性;线性相关性模型R2为0.633 6,相对误差为12.41%,相对其他4种模型相对误差较小。利用阜新市大气AOD预测PM_(2.5)浓度具有良好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47.
厌氧氨氧化污泥中氨氧化的潜在电子受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祥  林兴  王凡  袁砚  黄勇  袁怡  毕贞  刘忻  杨朋兵 《环境科学》2017,38(7):2941-2946
通过接种亚硝酸盐型厌氧氨氧化污泥,投加潜在电子受体(亚硝酸盐、Fe~(3+)和硫酸盐)研究了厌氧条件下氨氮氧化的潜在电子受体.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是厌氧氨氧化最适合的电子受体,能够与氨氮在短暂的时间内完全反应;在亚硝酸盐缺乏的情况下,厌氧氨氧化污泥中微生物利用自身细胞有机物将产物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参与氨氮转化;Fe~(3+)与硫酸盐在氨氮氧化后期出现转化,但是直接还是间接参与还需进一步研究.厌氧氨氧化污泥对氨氮产生过量氧化之前必须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微生物活性激活,并且好氧氨氧化菌和亚硝化菌出现增长,推测微生物产生了H_2O_2.该现象并不可长久持续.虽然其氧化速率较慢,但是过量氧化现象较为明显.因此厌氧氨氧化污泥中肯定存在氨氮过量氧化的现象.厌氧氨氧化污泥对电子的利用顺序是亚硝酸盐、硝酸盐、Fe~(3+)和硫酸盐.  相似文献   
748.
对海南岛东北部滨海湿地128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14种元素(Al_2O_3、Fe_2O_3、MnO、Cu、Ni、Sr、Zn、V、Pb、Cr、Zr、As、Cd和Hg)、总有机碳(TOC)含量和粒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微量元素V、Cr、Ni、Cu、Zn、As、Pb、Cd和Hg平均含量分别为(40.13±32.65)、(35.92±26.90)、(13.03±11.46)、(11.56±10.27)、(48.75±27.00)、(5.48±1.60)、(18.70±8.66)、(0.054±0.045)和(0.050±0.050)μg·g~(-1),相比于珠江口、长江口、渤海湾沉积物和其他地质单元含量普遍偏低,而Sr和Zr的平均含量异常分别高达(1 253.60±1 649.58)μg·g~(-1)和(372.40±516.49)μg·g~(-1).研究区微量元素分布特征(除As、Sr和Zr)主要富集在海口湾、南渡江河口、演丰镇东寨港、清澜港文昌/文教河口、万宁小海等海湾和潟湖沉积环境中.通过研究区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FA),结果显示海南岛东北部底质沉积物中Al_2O_3、Fe_2O_3、MnO、Cu、Ni、Zn、V、Pb、Cr和部分Hg主要来自于自然源;Cd和部分Hg来自于生物源,其分布受控于TOC;而As和部分Mn O显然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其来源可能是沿岸水产养殖废水排放.依据沉积物质量基准Effect Range-Low(ERL)、Effect Range-Median(ERM)和Enrichment Factor(EF)值,计算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整体良好,沉积物微量元素污染程度较低,处于无污染-弱污染的程度.但是,22%的站位中Ni可能对海洋底栖生物产生负面影响.文昌市沿岸的冯家湾和龙马乡沿岸的人类活动已经造成区域局部微量元素整体的富集,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49.
常州市大气PM2.5中PAH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16年1~8月期间,在常州市采集到55个大气细颗粒物PM_(2.5)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中17种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冬、春、夏季PAHs的季均浓度分别为140.24、41.42和2.96 ng·m~(-3),冬季污染较严重,且以4~6环中高分子量化合物为主.Ba P日均浓度平均值3.64 ng·m~(-3),超标日占总采样天数的41%.PAHs浓度与气温(相关系数-0.643)和能见度(相关系数-0.466)显著负相关,与大气压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44),而与风速、相对湿度相关性较差.受昼夜温差、大气层结和污染源变化等因素影响,夜间PAHs浓度高于白天.气团后向轨迹模型分析表明,常州PM_(2.5)中PAHs主要受当地排放源和短距离传输的影响,长距离传输影响小(仅占11%).特征比值法分析发现,PAHs主要来源于燃煤、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利用超额终生致癌风险(ILCR)模型评估PAHs通过呼吸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成人的ILCR值高于儿童,冬季和春季人群的ILCR值略高于风险阈值,夏季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750.
王成辉  闫琨  韩新宇  施择  毕丽玫  向峰  宁平  史建武 《环境科学》2017,38(12):4968-4975
为研究高原地区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选取昆明市草海隧道内大气PM_(2.5)为研究对象,并对样品中的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多环芳烃、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内PM_(2.5)质量浓度为225.65~312.84μg·m~(-3),是同期环境大气中PM_(2.5)浓度的11~14倍,PM_(2.5)中碳组分所占比重最高,约占总质量浓度的35.73%,其次无机元素占21.78%,离子组分在4.79%~5.52%之间,含量最低的是多环芳烃,占0.25%~0.32%;离子组分中Ca~(2+)和SO_4~(2-)含量较高,占总离子浓度的77.78%~80.17%,显示为地壳来源,其次是NH_4~+、NO_3~-的浓度也相对较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源;草海隧道PM_(2.5)中以分子量相对较大、不易挥发的4、6环PAHs为主,机动车尾气对PM_(2.5)中多环芳烃的贡献十分显著,毒性最强的Ba P浓度是国家规定浓度限值的23~29倍,高原草海隧道大气中存在PM_(2.5)暴露健康风险;隧道大气PM_(2.5)中元素由PCA分析显示机动车尾气和道路扬尘来源占比约61.64%,其次机械磨损排放源占比约为17.49%,最后为轮胎磨损排放源,占比为9.11%;云贵高原大气低压低氧条件下,机动车发动机燃料不完全燃烧几率较高,导致机动车尾气PM_(2.5)中的OC以及PAHs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