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465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61.
262.
我国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系统性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的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本文在对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30年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从立法、模式、技术等层面出发,结合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挑战,分析了新时期政策实践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提出通过促进自上而下的立法推进与自下而上的自主试点良性互动、"低保额、低保障、广覆盖"的强制基本险与"高保额、高保障、个性化"的商业附加险灵活结合、经验数据积累与技术标准完善双管齐下、企业常态自主投保与特殊应急响应投保相互助力等方式妥善化解相关风险,为补齐生态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63.
国家“十四五”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路线图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十三五"时期环境经济政策对建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本文研究提出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思路、框架与重点,认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考虑政策改革创新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推进建立"两山"转化和环境质量达标的长效激励机制,突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激励、突出经济过程全链条调控,突出政策手段的系统优化与协同增效,突出政策执行能力保障。继续推进生态环境财政制度改革,深化绿色价格税费机制创新,推进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并同步推进完善生态环境价值核算、环境信息公开和信用体系、资源环境名录、政策绩效评估等政策实施配套能力建设,构建全面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64.
应用曝气、菌剂+曝气、生物促生剂+曝气、菌剂+生物促生剂+曝气4种微生物技术净化黑臭水体,分别考察了进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特征和来源及出水中DOM的特征和效果,采用三维荧光(EEM)光谱技术与平行因子(PARAFAC)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对进出水DOM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进出水DOM的不同组分荧光峰强度变化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经过菌剂和生物促生剂联合处理之后,对类腐殖质等难降解物质削减效果最好。FI、HIX和BIX指数分析表明各处理水样中的DOM整体处于较强的自生源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影响黑臭水体DOM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量研究发现:第1主成分表现为陆源类腐殖质和生物源类腐殖质共存的现象,对水体中DOM的贡献率为54.98%;第2主成分反映了以微生物代谢过程为代表的内源污染,对水体中DOM的贡献率为26.56%。因此,利用三维荧光分析能够较好的反映水中DOM的去除情况,易于实时在线监测,对黑臭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5.
介绍了江苏省生产的主要农药品种,综述了草甘膦、丁草胺、乙草胺、百草枯和氟乐灵等5种除草剂,代森锰锌、戊唑醇、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和三环唑等5种杀菌剂,毒死蜱、吡虫啉、氯氰菊酯等3种杀虫剂,以及乙烯利、多效唑等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现状及危害,以及上述农药在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检测方法。以期为相关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标准化、环境中控制限值的制定、农药类环境事故应急监测以及农药生产与使用的环境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66.
通过降低巢湖上覆水pH值以模拟限定条件的酸雨,旨在探究模拟酸雨对巢湖底泥营养盐和重金属释放的影响,以期预测酸雨或者酸性废水对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过后上覆水的pH值均有回升,但强酸性模拟酸雨(pH 4.0)的恢复力较差;试验期间水体中的DO大小顺序始终为对照组试验组(pH 5.5)试验组(pH 4.0);模拟酸雨促进了底泥中氮和磷的的释放,且试验组(pH 4.0)上覆水中TN和TP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pH 5.5)(p0.05);弱酸性模拟酸雨条件下以Fe/Al-P释放为主,强酸性模拟酸雨作用下以Ca-P释放为主;对照组的微囊藻生物量显著高于模拟酸雨组,说明模拟酸雨抑制微囊藻生长;pH值、TN、TP和Fe/Al-P均与底泥中四种主要重金属Pb、Zn、Cd和Cu含量显著相关(P0.05),说明酸雨和营养盐均是影响底泥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和释放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67.
杭州市大气降雨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2006-2008年杭州市大气降雨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并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总体来说,杭州市各月的降雨量相对均衡,月均降雨量为7.1~25.3 mm;降雨pH为3.99~5.64,雨量加权平均pH为4.50;降雨电导率为1.30~8.55 mS/m,雨量加权平均值为3.73 mS/m,降雨电导率与雨量、pH均呈负相关;夏季降雨中的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较低,雨量加权平均pH较高,而其他季节降雨中的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较高,雨量加权平均pH较低;其中SO2-4和NO-3是降雨中的主要水溶性阴离子,NH+4和Ca2+是降雨中的主要水溶性阳离子;SO2-4/NO-3(当量浓度比)为2.87,低于国内其他城市,降雨类型为硫酸型,但硝酸在降雨酸性中起的作用有增大趋势;降雨中水溶性阳离子总当量浓度/水溶性阴离子总当量浓度为1.11,低于国内外大部分城市;NH+4、Ca2+当量浓度之和与SO2-4、NO-3当量浓度之和之比为0.89,也低于国内外大部分城市,NH+4和Ca2+是主要的酸性中和物质;总体来说,杭州市降雨中各水溶性离子间的相关性均较好,但H+浓度与大部分离子的相关性不明显;杭州降雨中的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工业源和地壳源,此外部分来源于海盐粒子.  相似文献   
268.
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6—2010年杭州市空气颗粒物的监测数据及2002、2006、2008年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对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浓度、化学组分与污染来源等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期为空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近年来杭州市PM10浓度有所下降,但一类功能区PM10仍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的要求(≤0.04mg/m3),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污染以细颗粒物为主,空气颗粒物的二次转化、机动车尾气尘等产生的二次粒子污染相对严重;煤烟尘对杭州市PM10的贡献率下降明显,城市扬尘、二次粒子和机动车尾气尘对PM10的贡献率有所增加,是杭州市PM10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69.
通过酸缓冲能力的测定实验,研究杭州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的酸缓冲能力,并利用二重源解析技术,解析了大气颗粒物中碱性组分的来源.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呈弱碱性,对降水酸度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但作用较小.总体而言,TSP与PM10的酸缓冲能力与其浓度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明显,TSP的酸缓冲能力比PM10强.Ca是影响大气颗粒物酸缓冲能力的关键化学组分.TSP的酸缓冲能力主要来自建筑水泥尘.  相似文献   
270.
分析丘陵山区都市边缘的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对于科学认识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交错影响下的新型农村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从居民点用地规模特征、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居民点分形特征以及居民点空间格局四方面对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区域内部,受高程、坡度、地质灾害分布、水系、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点的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亟待改善;两江新区内农村居民点分形维数介于1.12~1.53之间,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步增大,围绕城市呈现"扇形圈层结构"特征,距离城镇越远农村居民点斑块结构越复杂;从居民点空间格局来看,两江新区镇域尺度上的农村居民点呈现出集聚、均匀与随机3种分布状态,图斑尺度的居民点受地形约束总体上呈条带状分布,在此基础上城镇发展的极化作用吸引农村居民点向城镇集中,形成若干聚集区。研究结果可为丘陵地区开展土地整治及模式探讨、土地利用规划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