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51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实现高氯酸盐还原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以反硝化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对高氯酸盐还原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进行了研究。在降低进水硝酸盐(NO_3~-)浓度的同时,采用逐步升高进水高氯酸盐(ClO_4~-)浓度的方法,考察了高氯酸盐还原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ClO_4~-的去除以及颗粒污泥的特性。结果表明:以反硝化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经过50 d快速培养出高氯酸盐还原颗粒污泥,ClO_4~-去除速率达96%以上;其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为50.68 g·L~(-1),混合液挥发性固体浓度(MLVSS)为40.58 g·L~(-1),主要粒径分布在0.60 mm和1.00~2.00 mm。NO_3~-浓度逐步降低的培养方式可缓解ClO_4~-对颗粒污泥中各类微生物的毒性,为高氯酸盐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2.
以KMnO_4为氧化剂,Al_2(SO_4)_3·18H_2O为混凝剂,含铁锰离子地下水为模拟用水,考察预氧化强化混凝法的效果。利用响应面设计试验,分析氧化剂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对铁锰去除的交互作用。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在氧化剂投加量4.16 mg/L,混凝剂投加量263.68 mg/L,pH值为7.54的最佳工艺参数下,铁锰去除率分别可达98.22%和97.49%。  相似文献   
33.
石化企业使用了大量的催化剂,催化剂开发、生产过程复杂,有许多原料和生产工艺,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预防催化剂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通过分析催化剂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职业病防范及应急处置措施,加强催化剂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创造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效防止催化剂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和职业病。  相似文献   
34.
聚硅酸铝铁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玻璃、硫酸铝和硫酸铁为原料合成了聚硅酸铝铁,考察了硅酸活化pH值、(Al+Fe)/Si摩尔比、Al/Fe摩尔比、加入量、水样初始pH值等因素对PSAF絮凝性能的影响.PSAF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35.
基于SCP模型的节能环保市场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角度出发,区分了节能环保产业中三种不同类型的市场,然后以SCP模型为分析框架,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绩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归纳了节能环保产业中不同类型的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6.
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江干流江苏段16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最差因子评价法,对长江干流江苏段的16个断面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江苏段的水质以Ⅱ、Ⅲ类为主,夏半年的水质优于冬半年,部分断面水质较差,各断面的主要污染物以氨氮为主。  相似文献   
37.
挺水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的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挺水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的研究,对菖蒲等15科20种挺水植物化感抑制水华鱼腥藻等18种水华藻类的作用予以评述;归纳了挺水植物化感作用在影响藻细胞亚显微结构、酶体系活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膜和细胞内小分子物质的含量等6方面的抑制藻类生长的机理;对移植栽种植物共培养、从植物中提取化感物质和直接施加化感物质等3种类型抑制藻类的应用方式进行概述;结合当前中国水华频发、抑藻和除藻任务繁重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和应用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的展望。  相似文献   
38.
以间歇-分阶段进水方式进行了模拟酸雨柱式动态淋溶实验.结果表明,间歇-阶段性酸雨入侵会影响填埋飞灰中Pb、Zn、Cu、Cr和Ni的浸出行为;尤其间歇停滞期后的初期酸雨入侵会增加多数重金属的再浸出水平,且该部分重金属的释放主要源于前阶段酸雨侵蚀过程中所形成的非稳定性(弱酸态)重金属.各酸雨侵蚀阶段,部分重金属(如Pb-Zn)的浸出行为具有相关性,这与各重金属在飞灰基质内的赋存形态、矿物相稳定性及酸性侵蚀程度等有关.各阶段酸雨入侵会相继溶出飞灰中的可溶性(NaCl、KCl等)、难溶性氯盐(CaClOH)以及微溶性钙盐(CaSO4),并增加CaCO3和Ca-Al-Si-O等矿物的峰强.各阶段酸雨入侵会使初始飞灰表面的团簇状结构逐渐被酸性(H+)侵蚀作用破坏,并暴露出大量棒状或条形状CaCO3晶体,且随着酸雨入侵次数的增加,CaCO3也将逐渐被侵蚀破坏.本研究为非连续酸性降雨条件下填埋稳定化飞灰的重金属浸出行为评价及风险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环保执法难点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保执法是贯彻实施我国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保证。但是,在基层环保执法工作中常常遇到诸如被执法企业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公众的环保意识薄弱、环保执法队伍自身素质差、执法水平低、执法力量薄弱、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为维护环保法的尊严,严肃执法程序,确保环保执法顺利进行,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实质和存在的背景条件是必要的,并为解决这类问题作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0.
为了在事故发生之前对苯储罐进行风险评价,提出1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泄漏事故风险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构建了苯储罐的风险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及验证。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成功完成了建模任务,且模型训练结果较好,可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苯泄漏事故风险评价模型对苯储罐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