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33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UV-B辐射对青冈凋落叶化学组成和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模拟UV-B辐射增强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顶极种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叶片化学组成及其凋落后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强的UV-B辐射使青冈凋落叶中的N、K和P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54.9%、29.8%和9.7%(P<0.05),使凋落叶中的C∶N、木质素∶N和C∶P比分别显著降低了60.5%、61.7%和8.5%(P<0.05),对C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随后1 a的分解过程中,生长期间接受增强UV-B辐射的凋落叶分解得更快,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期间接受增强的UV-B辐射促进了P元素的释放,减缓了N元素的富集,对K元素释放无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识UV-B辐射增强背景下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142.
丁中原  毛潇萱  马子龙  田慧  郭强  黄韬  高宏  李军  张干 《环境科学》2013,34(4):1258-1263
利用PUF大气被动采样器对河西走廊及兰州地区进行了为期1 a,分4个季度的大气样品采集,应用HP6890ⅡGC-ECD对大气中典型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和兰州地区大气中ΣHCHs(α-HCH+β-HCH+γ-HCH+δ-HCH)和ΣDDTs(p,p’-DDT+o,p’-DDT+p,p’-DDE+p,p’-DD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6.22 pg.m-3和34.06 pg.m-3,研究区ΣHCHs和ΣDDTs的背景浓度平均为54.41 pg.m-3和21.56 pg.m-3,同国内外其它地区相比,污染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总体而言,ΣHCHs和ΣDDTs均表现出秋季浓度相对较高(均值分别为127.4pg.m-3和47.06 pg.m-3)的季节特征,酒泉、安西、张掖三地的HCHs和DDTs污染水平较高,推测与这3个地区的耕地面积和历史使用量较大有关.源解析表明,研究区内的HCHs主要来源于禁用前的历史残留以及林丹的使用,DDTs来源于工业DDTs的近期使用,部分地区如酒泉和安西可能存在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河西走廊和兰州地区人群通过呼吸途径对HCHs和DDTs的暴露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43.
臭氧作为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其形成和变化复杂,臭氧预报更是当下空气污染治理的难题之一.通过分析2014~2017年佛山地区近地面O3浓度与高低层气象要素的关系,建立了佛山O3浓度预报方程,并进行了检验和应用.结果表明,佛山近地面O3的变化与高低层气象要素关系密切,气温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与O3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对湿度、总(低)云量和风速等与其呈负相关;高浓度O3污染发生的气象条件为小风速、晴间少云、低相对湿度、较长的日照时间和较高的温度,高浓度O3潜势指数(HOPI)和风向指数(WDI)的定义可以较好地衡量O3污染气象条件的好坏;综合考虑HOPI和不同高度WDI等13种气象要素,采用多指标叠套和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佛山地区臭氧浓度预报方程;利用2018年资料检验发现,模拟值与实测值二者的相关系数R可达0.82,预报方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可预报性.  相似文献   
144.
为系统地梳理并分析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通过文献阅读、现场调研、专家座谈等方法收集自然资源领域内安全生产管理资料,构建包含土地、矿产、海洋、测绘、地勘5大领域的风险评判指标模型,使用集对分析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检验,采用NVivo质性分析方法对风险评判指标模型进行重要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风险评判指标模型较为可靠;5个领域下各指标编码频率按照由高到低将指标危险度划分为高度危险、比较危险、一般危险和轻微危险4个等级,其中不按批准用途用地(54)和园区间安全距离不足(51)、越界开采(51)、改变海域使用用途(48)、野外作业(24)、钻探作业施工(27)分别为5个领域内高度危险的指标;基于重要度分析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角度提出事故预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5.
探讨高量秸秆还田模式协同配施芽孢杆菌等功能菌群对沙化土壤的培肥潜能,解析土壤碳氮磷组分和菌群功能活性的变化特征,可为高效提升沙化土壤肥力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CK)、高量还田梯度分别为6.00 kg ·m-2(ST1)、12.00 kg ·m-2(ST2)、24.00 kg ·m-2(ST3)、6.00 kg ·m-2+芽孢杆菌(SM1)、12.00 kg ·m-2+芽孢杆菌(SM2)和24.00 kg ·m-2+芽孢杆菌(SM3)这7个处理组.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土壤农化分析方法测定土壤化学性质.结果发现:①高量秸秆还田协同配施芽孢杆菌显著降低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②高量秸秆还田单一模式显著富集变形菌门,降低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配施芽孢杆菌对细菌群落结构变异性的影响更显著,在属水平上表现为假单胞菌、罗河杆菌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③基于FAPROTAX的功能预测发现:高量秸秆还田配施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土壤菌群对有机物质的分解潜力和氮组分转化潜力;④与对照相比较,高量秸秆还田配施芽孢杆菌显著提升了ω(SOM)、ω(TP)和ω(AP),分别提高了31.20~32.75 g ·kg-1、0.11~0.18 g ·kg-1和29.69~35.09 mg ·kg-1.因此,高量秸秆还田配施芽孢杆菌可显著提升沙化土壤有机质与磷组分含量、细菌功能活性与有益菌属丰度,对旱区沙化中低产田地力快速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6.
鸡粪堆肥有机物演化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卜贵军  于静  邸慧慧  罗世家  周大寨  肖强 《环境科学》2014,35(11):4352-4358
采用离子色谱、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鸡粪堆肥水溶性有机物(DOM)和重金属组成与演化特性,探究了有机物演化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显示,堆肥升温期和高温期有机物降解最为剧烈,产生了大量苹果酸、酒石酸、乙酸和草酸,其浓度分别在2097.55~2155.61、39.24~51.58、12.52~12.90及1.68~2.31 mg·L-1之间;堆肥降温期和二次发酵过程,蛋白类物质降解,腐殖质类物质合成,DOM的腐殖化率和缩合度增大,稳定性增强.堆肥过程中水溶态重金属中Fe的浓度(1.069~7.106 mg·L-1)最高,Al、As、Cr、Cu和Mn的浓度(0.1~1.008mg·L-1)其次,Pb的浓度(0.003~0.02 mg·L-1)最低,随着堆肥的进行水溶态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Al除外),相关性分析显示,水溶态重金属主要结合在腐殖质类物质上,生物可利用性低.分析结果表明,堆肥可通过降低水溶态重金属的含量和将水溶态重金属络合在腐殖质类物质上降低产品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水培法研究模拟酸雨(p H=5.0、3.5、2.5)对水稻叶片质膜H+-ATPase活性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CK)相比,酸雨处理5 d(胁迫期)后,p H=5.0组质膜H+-ATPase活性与活化能、K+、Ca2+、Mg2+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仅细胞渗透势下降.p H=3.5酸雨导致细胞渗透势、K+含量下降,质膜H+-ATPase活性、H+-ATPase活化能、Ca2+含量明显上升,Mg2+含量无显著变化.p H=2.5组H+-ATPase活性、细胞渗透势和K+、Mg2+含量明显下降,H+-ATPase活化能和Ca2+含量上升,表明矿质元素含量不仅受H+-ATPase活性的调控,还与酸雨强度和离子价态有关.经5 d恢复(恢复期)后,p H=5.0组各指标均恢复到CK水平,p H=3.5组除细胞渗透势外均恢复至CK水平,p H=2.5处理组各指标虽未达到CK水平,但较胁迫期有所恢复.表明K+、Ca2+、Mg2+含量受H+-ATPase活性的调节,且恢复效果受酸雨强度影响.  相似文献   
148.
好氧亚硝化颗粒污泥中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在小试好氧上流式污泥床(AUSB)反应器中,实现了由厌氧颗粒污泥到好氧硝化污泥再到亚硝化颗粒污泥的转化,AUSB反应器的亚硝化率稳定在90%以上.利用FISH、荧光实时定量PCR等技术,考察了AUSB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中硝化菌群的生态分布.结果表明:好氧亚硝化颗粒污泥呈层状结构,氨氧化细菌(AOB)主要分布在颗粒污泥表层,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多分布在内层,颗粒内核则无活性细胞;随反应器氨氮负荷逐渐提高,颗粒污泥中AOB的相对含量逐渐升高,当NH3-N负荷分别为0、0.4、1、  相似文献   
149.
为了探讨开口的位置与尺寸对受限空间内的细水雾灭火有效性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尺寸为1.2 m×1.2 m×1.2 m的特殊受限空间模拟实验台,开展了一系列细水雾灭火对比实验,测量了烟气温度以及灭火时间等实验参数,通过改变实验燃料、火源功率、开口尺寸、开口位置等因素来研究开口对特殊受限空间内细水雾灭火有效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特殊受限空间内,相同条件下,开口位置由下至上,细水雾抑制火灾有效性由低至高;开口尺寸由大至小,细水雾抑制火灾有效性由高至低。当开口尺寸足够小以后,细水雾抑制火灾有效性反而会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0.
通风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矿井通风网络理论的两大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从通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对通风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可靠性用来衡量通风系统保持其通风参数的性能,稳定性是衡量风量波动大小的,二者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