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93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634篇
基础理论   125篇
污染及防治   197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Areas containing industrial facilities belonging to three different typical industries that may cause pollution by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in Beijing,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Specifically, the areas contained a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plant, a chemical factory, and a heat and power plant. Investigation of the pollution status of PBDEs in the surface soil from areas around these industries reveale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42 PBDE congeners (118 ng/g, dry mass) at the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plant. In the other two plants,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were both 26 ng/g (dry mass). Among the PBDE homologues, the PBDE contamination at all sites showed similar congener compositions, with BDE 209 being the dominant congener. Our findings established the first contamination status of three typical industrial areas in Beijing. Furthermore, the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42 PBDE congeners tended to decrease as the distance from the investigated plants increased. Overall, these plants were identified as potential pollution sources of PBDEs in Beijing. Moreover,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major PBDE source in Beijing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technical deca-BDE and penta-BDE mixture.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in this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further study of the potential of these sources to emit PBDEs in Beijing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962.
针对石化企业储罐大小呼吸产生的有机气体,提出了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真空解吸-多级冷凝回收的综合治理方法。储罐产生的挥发性有机气体首先经由气体收集系统送入装置,由两个活性炭罐交替吸附后排放达标的尾气。活性炭吸附饱和后采用真空解吸,解吸后的气体由多级冷凝机组冷却至液态并最终送回罐区。该方法能够对储罐区的多种物料如苯、二甲苯、油气等进行综合治理,在达到环保要求的同时为企业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963.
两种缓蚀剂对10CrSiNiCu钢的缓蚀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极化曲线等电化学研究方法研究单独添加不同类型缓蚀剂葡萄糖酸钠、钼酸钠以及二者复配后在3%(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对10CrSiNiCu低合金钢的缓蚀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为阴极型缓蚀剂,而钼酸钠为阳极型缓蚀剂,而二者复配后则缓蚀效果降低,产生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64.
海河流域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与丰富度水平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海河流域八大水系197个采样点的采样调查,发现海河流域浮游植物共8科95属505种.北三河水系与子牙河水系浮游植物物种数、限制种比例高于其他水系;而徒骇马颊河水系与滦河水系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除滦河水系外的7个水系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具有显著的纬度、经度分布格局(p<0.05)通过绘制海河流域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图,分析发现:除永定河水系外,海河流域浮游植物丰富度整体上呈现出由上游向下游递减的趋势.采用SPSS软件对八大水系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八个水系被聚为3类,其中徒骇马颊河水系与黑龙港水系聚为一类.Sprensen相似性系数计算结果发现徒骇马颊河水系与滦河水系浮游植物物种组成最为相似.  相似文献   
965.
孙硕  高珊  刘志学  周集体 《环境工程》2013,(Z1):74-75,92
某精细化工废水ρ(COD)高达4000 mg/L以上,对此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活性污泥生物氧化与Fenton氧化组合工艺,活性污泥处理时间为7 d,反应温度为25℃;Fenton试剂投加浓度为500 mg/L,反应时间为2 h。通过活性污泥-Fenton法,能够有效去除该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7%以上,该方案处理后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66.
根据2010年春季、夏季及秋季无棣、牟平及乳山三个贝类增养殖区九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表层海水中DIN、PO4-P、COD、N/P值及营养水平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除牟平增养殖区夏、秋季DIN分别超三类及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其它贝类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基本符合一类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DIN:无棣增养殖区含量为0.299 mg/L(5月)、0.263 mg/L(8月)及0.270 mg/L(10月),季节性变化不大;牟平增养殖区含量为0.122 mg/L(5月)、0.430 mg/L(8月)及0.364 mg/L(10月),夏秋季明显高于春季;乳山增养殖区含量较低,分别为0.094 mg/L(5月)、0.085 mg/L(8月)及0.164mg/L(10月)。乳山、牟平及无棣的PO4-P含量偏低,分别为0.007 34、0.009 97及0.023 0 mg/L,96%的站位N/P值(原子比)大于16,整个养殖季均呈潜在性P限制营养状态;山东西部增养殖区富营养化程度高于东部,乳山增养殖区营养指数为0.1,属贫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967.
近年来,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人工湿地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国内外已成功应用的“箱式”模型和基于过程的模型的开发情况。同时分析了这两类模型的优缺点。建模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湿地内部污染物去除过程,从而优化设计参数,指导人工湿地在国内的实践应用。但现阶段,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内部机制尚未得到定量化,可见湿地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于对湿地内部过程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968.
城市污泥中含有大量肠球菌,可携带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和毒力基因(virulence gene,VGs),从而具有潜在的耐药性和致病性,对人类健康存在巨大威胁.为此考察了热水解污泥在中温(40℃)/高温(55℃)厌氧消化过程中肠球菌的耐药表型、基因型及携带VGs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厌氧进泥中肠球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螺旋霉素和四环素.高温厌氧对肠球菌的数量及耐药性具有更好地控制及削减效果.高温厌氧消化可能会促进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在肠球菌的表达.中温、高温厌氧消化可促进ARGs在肠球菌中发生水平转移,导致其潜在双重甚至多重耐药性增加.中温厌氧消化可降低肠球菌同时具有潜在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几率,而高温厌氧消化则会增加此风险.  相似文献   
969.
以水质异味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钱塘江杭州段表层水体为研究对象,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液萃取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12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分析其污染特征,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4个监测断面表层水样定量检出17种化合物,检出质量浓度范围为0.01~1.21μg·L~(-1),属于低污染水平;二氯甲烷检出浓度最高,检出量占检出总量的36.3%,是主要贡献因子.异味事件发生期间,VOCs和SVOC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发生前3个月或后3个月,高出幅度达2.1~4.6倍,体现了极强的外在源输入性;利用EPA推荐方法对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摄入钱塘江水体中VOCs和SVOC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总非致癌风险指数ΣHI介于2.4×10~(-3)~3.6×10~(-2),总致癌风险指数ΣR介于1.9×10~(-7)~1.0×10~(-6),均属于社会人群可接受区间,因此尽管异味事件发生期间的ΣHI和ΣR均显著高于发生前3个月或后3个月,但其检出的VOCs或SVOCs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非致癌或致癌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970.
近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期内大量陆源物质入海对黄河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于2013年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调水调沙前、中、后3个航次的海水环境调查,分析了主要水质因子含量、分布特征及营养结构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受到调水调沙过程的影响,黄河口邻近海域水环境状况变化显著,调水调沙中盐度、Chl a含量较调水调沙前明显降低(P < 0.05),调水调沙后又有所回升;营养盐和COD等含量在调水调沙中含量最高,调水调沙后次之,调水调沙前含量相对较低。平面分布上盐度、营养盐、COD、石油类等在黄河口门处等值线密集,随着调水调沙的进行呈舌状向外海延伸。调水调沙过程加剧了调查海域富营养化状态和有机污染程度,但是也使黄河口海域营养盐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和。通过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出调水调沙过程是调查海域主要水质因子分布与变化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