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450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34篇
综合类   1361篇
基础理论   302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25篇
社会与环境   170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水力压裂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某矿煤层透气性低、瓦斯含量高,现有瓦斯抽采技术不能满足瓦斯抽采的需要,因而采用了水力压裂技术增透措施进行试验。通过该矿11-2煤层的工业试验,分析了水力压裂技术的参数选择、压裂范围、煤层透气性、压裂后抽采效果等。试验研究得出,经过水力压裂,煤层的透气性提高了2246倍,煤层瓦斯抽采效率也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52.
城市食物生态足迹的测算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及饮食需求多样化,城市食品安全正在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探寻城市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论文应用食物生态足迹的概念提出其测算方法,并以北京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测算了供养北京城市所需要的食物生态足迹变化。研究发现,尽管人均食物生态足迹仍然相对稳定在0.127 hm2左右,但北京食物生态足迹总体增长迅速,已从1993年的1.18×104 km2增加到2010年的2.94×104 km2,达到北京市国土面积的1.79倍,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随着北京内部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食物承载力不断降低,北京也会不断将其食物赤字转移到外埠区域,来维持食物生态足迹的供需平衡。因此,北京若要增强自身的食物供给能力,减少食物生态足迹,就需要采取不同于目前的发展策略,加大都市农业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853.
2011年冬季天津PM2.5及其二次组分的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青  韩素芹  蔡子颖 《环境化学》2013,32(2):313-318
2011年11月—12月于天津城区和武清采集PM2.5样品,分析其中的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NH4+、NO3-和SO24-)、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估算二次成分浓度,并分析采样期间气象因素对一次持续重污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冬季PM2.5污染严重、城区和武清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66.9μg.m-3和180.0μg.m-3;城区样品中SO24-、NO3-和OC在PM2.5的比例依次为19.4%、16.7%和15.4%,武清样品中则为19.2%、15.5%和20.4%;二次组分占PM2.5质量浓度的47%(城区)和46%(武清),雾霾日二次组分含量明显高于非雾霾日;高湿和静小风等不利气象条件是造成PM2.5质量浓度持续增加以及二次组分浓度迅速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4.
玉树7.1级地震学校建筑震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s7.1级地震,造成了大量学校建筑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通过对玉树地震学校建筑震害的调研,进行了不同类别建筑结构震害指数与破坏机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震害指数由低到高的结构依次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实心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空心砖混结构和土木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要严格按照强柱弱梁的抗震概念进行设计,加强填充墙与框架柱的连接;实心砖混结构、空心砖混结构应设置构造柱、圈梁、预制楼板拉结筋,增强房屋抗倒塌能力;空心砖混结构还要在砌块内腔配置足量的钢筋,提高砂浆强度;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应从建筑材料、构造措施等方面予以加强。要研究适合当地特色的新型结构抗震体系,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55.
流域水生态功能区概念、特点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的关键阶段,水生态功能区是实施流域水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单元. 结合区划理论的发展,对国内外区划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界定了水生态功能区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水生态功能区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主要作用,辨析了水生态功能区与水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和主体功能区的关系,提出了水生态功能区实施的政策保障体系. 结果表明,水生态功能区是开展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识别水生态功能和确定水生态保护目标的基本单元,具有基于流域单元进行划分、以水生态系统等级结构为主线、区域区划与类型区划相统一、陆地与水体保持一致性等特点;不同功能区在基本概念、法律和政策依据、分区目的、分区体系、分区指标和方法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差异显著,水生态功能区是对上述功能区的发展、补充和完善;作为一个崭新概念,水生态功能区的实施需要从法律、机构、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全面保障,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技术体系,支撑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56.
在选取了极值比率、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及偏态系数这5个相对差异指标的基地之上,通过对2006年-2011年这6年间湖南14个市州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进行计算,发现全省文化产业区域差异呈现出周期性波动,湘西和湘东地区的文化产业差异逐渐拉大,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到全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增速,因此,提出采用均衡发展战略,未来湖南省文化产业的侧重点应该放在缩小湘东、湘中、湘西三个区域的差异上.图20,表9,参5.  相似文献   
857.
植物与昆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两者通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形成了密切的相互关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了初级生产和高级消费,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动态中心。植物叶片的虫食特征是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表征。选取福建梅花山和浙江天童两地76种常绿阔叶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植物叶片的虫食率和虫食频度进行了研究,以期了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叶片所面临的食叶昆虫取食压力。结果表明:76种植物平均虫食率为7.21%,虫食频度为32.95%。多数植物的叶片虫食率低于10%,叶片虫食频度主要分布在10%-60%之间。乔木种与灌木种、优势植物与伴生植物之间的叶片虫食率和虫食频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超过60%的叶片虫食率和虫食频度发生在展叶期。福建梅花山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虫食率(P=0.012)和虫食频度(P=0.74)均高于浙江天童。植物幼叶的虫食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虫食强度介于热带雨林(11.1%)和温带森林(7.1%)之间,展叶期是叶片虫食发生的主要阶段,表现出过渡性特征;叶片的虫食在不同生活型和优势程度的植物间存在差异;叶片虫食率随纬度的升高和海拔的上升而降低。  相似文献   
858.
于2010年6月(丰水期)和11月(枯水期),对我国南方水源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系统Ⅰ)以及农田排水处理系统(系统Ⅱ)的常规污染物和藻类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个系统对常规污染物以及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Ⅰ出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总磷、总氮和悬浮物等指标均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回用水要求,该系统中共监测出浮游植物6门53属74种,系统Ⅰ丰水期对藻类细胞总密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87.71%和58.87%,枯水期为95.73%和58.57%;系统Ⅱ出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总磷、总氮和氨氮等指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标准,该系统监测出浮游植物6门48属66种,系统Ⅱ丰水期对藻类细胞总密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62.43%和72.25%,系统Ⅱ丰水期的藻类处理效果优于枯水期.对两个系统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比较,系统Ⅰ对总氮、藻类细胞密度、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优于系统Ⅱ,系统Ⅱ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系统Ⅰ.两种生态工程组合系统的水质净化效果明显,能为南方类似水源地污水处理和水生生态态系统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图3表2参33  相似文献   
859.
生物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生物炭(biochar)是指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裂解产生的一种产物.由于其精致的孔隙结构和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对环境介质中的有机污染物有超强的吸附能力,进而影响污染物的迁移与归宿.近年来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特性及机理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生物炭的典型性状、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可给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生物炭吸附有机污染物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60.
于2011年3月到2012年2月逐月对阜阳城区几条主要河流:颍河(A)、泉河(B)、西城河(C)、东城河(D)、南城河(E)、西清河(F)、中清河(G)、东清河(H)及三角洲(I)水体进行设点采样,研究各水体浮游动物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水平,并分析了各水体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与相应水体主要水质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密度在各水体一年中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4—5月和10月,生物量也有两个高峰,分别比相应密度高峰晚一个月左右;这些高峰与水质指标具有相伴关系;各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与相应水体主要水质指标(CODCr,、BOD、DO、TP、NH。-N)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阜阳城区各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与水体污染程度有一定关系,可根据浮游动物生物量来判别相应水体水质,但鉴于水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在监测水质时,其它生物因子也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