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1篇 |
免费 | 272篇 |
国内免费 | 50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1篇 |
废物处理 | 19篇 |
环保管理 | 134篇 |
综合类 | 1386篇 |
基础理论 | 302篇 |
污染及防治 | 100篇 |
评价与监测 | 127篇 |
社会与环境 | 170篇 |
灾害及防治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26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103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166篇 |
2011年 | 166篇 |
2010年 | 171篇 |
2009年 | 153篇 |
2008年 | 110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以赤子爱胜蚓为实验材料,探讨了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对赤子爱胜蚓(Esisenia foelide)的毒性. DEHP染毒剂量:0、0.2、0.4、0.8、1.6mmol·L-1,染毒2h后采用KCl-SDS沉淀法检测细胞匀浆DNA-蛋白质交联(DPC)系数,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表明:随着DEHP染毒浓度的增加,赤子爱胜蚓细胞匀浆的DPC系数显著升高(F=14.1, p<0.01),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r=0.8877, p<0.05),而MDA含量变化不显著,各染毒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27, p>0.05). 以上结果表明,实验浓度的DEHP暴露可使赤子爱胜蚓体细胞发生显著的DNA蛋白质交联,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63.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液样品中合成麝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了测定人全血样品中5种多环麝香和2种硝基麝香的分析方法.血液样品前处理采用正己烷液-液萃取,硅胶柱层析净化,洗脱液经N_2浓缩后用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检测.使用该前处理方法,替代物标样荧蕙-d_(10)的回收率为85%-120%.以六氯苯13C为内标进行定量,7种合成麝香的线性范围为0.5-10μg·1-1,检出限在0.25-0.30 μg·l-1(S/N=3)范围内.应用本方法,对实际全血样品进行3个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实验,所得合成麝香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在77.9% -118.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5%-9.5%之间. 相似文献
864.
865.
学生感恩意识及感恩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教育是当前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及感恩教育现状进行了探讨与分析:首先,文章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从对待父母和亲人,对待老师和母校,对待同学和朋友,对待国家和社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分析,然后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修养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表6,参7. 相似文献
86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学者们一直比较关注的重点问题,他们从不同视角对城市化及其过程进行了大量而富有创新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响应关系是城市地理新的关注点。文章分别就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近年来研究范围日益拓展,研究程度日益加深,并加强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国内学者对城市化的研究集中于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的探讨、城市化水平测度以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及生态城市的研究。对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的研究则多见于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及地理学家的成果中,主要集中在单方面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而对于生态环境是怎样反过来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则比较少见。另外,学者们的研究以微观单个影响因子的研究居多,从宏观综合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较少。这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867.
868.
于2018年1—12月,采集太湖湖滨及湖面共计9个点位600多个干湿沉降样品,估算了N、P干、湿沉降率以及全太湖2018年N、P干、湿沉降通量。结果表明,2018年太湖TN和TP月湿沉降率均值分别为161. 2和7. 1 kg/(km~2·月),TN和TP月干沉降率均值分别为103. 6和4. 5 kg/(km~2·月)。TN和TP年干沉降率空间分布规律为:湖面之上开阔水域处的TN和TP年干沉降率大于其他湖滨点位,TN和TP总沉降通量为7 702和333 t/a。2018年相比于2002—2003年,TN和TP总沉降通量分别降低了22. 6%和53. 8%。 相似文献
869.
胞外多聚物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18
在SBR反应器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过程中,分析不同时期污泥EPS主要成分的变化、污泥表面特性的变化及二者相关关系.不同时期污泥样品胞外蛋白的SDS-PAGE表明,蛋白分子量条带主要分布在(31.0~97.4)×103,与种泥相比,颗粒污泥在形成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新蛋白条带,且条带颜色逐渐变深,定性表明蛋白种类及含量的增加.定量测定也表明,胞外蛋白分泌量随颗粒污泥的形成逐渐从49.4 mg·g-1增至148.3 mg·g-1,多糖则无明显变化,蛋白/多糖值也从2.3逐渐增至4.9.颗粒污泥表面疏水性比种泥约增加1倍,疏水性的变化与蛋白/多糖值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9.测得种泥与颗粒污泥表面Zeta电位平均值分别为-28.5 mV和-13.2 mV,颗粒污泥表面的电负性明显降低.由蛋白质自身特性,可推测其通过增加污泥表面相对疏水性和降低污泥表面电负性而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