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85篇
安全科学   166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748篇
基础理论   176篇
污染及防治   183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861.
简要介绍了森林火灾档案作为原始记录保留起来的重要意义,为研究林火规律和森林防火经验等提供了宝贵资料,简述了森林火灾档案的内容.  相似文献   
862.
求解电除尘器ESP(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电场粉尘输运方程中粉尘浓度分布时,确定紊流掺混系数及边界条件至关重要.根据紊流传质原理,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 通过雷诺数将电风影响引入紊流掺混系数,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随电晕线到极板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极板附近存在具有一定厚度的层流边层.分析层流边层中荷电粒子迁移输运行为,得到极板处粉尘浓度变化规律,这可作为求解输运方程时极板处的边界条件.用Matlab程序求解输运方程.经验证,理论计算的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这表明本文所推导的紊流掺混系数和边界条件是正确的.本文使ESP收尘过程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对提高ESP的收尘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3.
采用混凝法分别以聚合氯化铁(PFC)、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为混凝剂处理天津某石油化工厂二级氧化处理工艺出水,PFC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在PFC加入量为120m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为22.35%。经正交实验确定了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为:Fe^2+加入量290mg/L、H2O2加入量100mg/L、pH=6、反应时间30min,此时COD去除率为20.45%。活性炭吸附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随活性炭加入量增加而改善,活性炭的最佳加入量为2000mg/L,此时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为87.78%。  相似文献   
864.
本文以成都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案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案(卫生填埋、高温堆肥、焚烧处理和综合处理)进行优选。针对成都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和城市特征以及方案论证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分别从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4个层次,选取15个指标,再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归一化、综合评价,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由此可得成都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最佳排序为:焚烧法、卫生填埋法、综合处理法、堆肥法。  相似文献   
865.
采用生物过滤法处理甲醛废气,研究了填料类型、填料厚度及植物(吊兰)根系对甲醛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机土壤、陶粒和蛭石末的混合材料为生物过滤塔的填料时,甲醛去除率高于以普通土壤为填料;当甲醛进口质量浓度为0~0.300g/m3、混合材料厚度为100mm时,处理后出口甲醛质量浓度为0~0.003g/m3,低于GB/T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放标准(0.03g/m3);当混合材料厚度为100mm时,距离吊兰根系(水平距离)100mm处的甲醛质量浓度最小,表明吊兰根系对生物过滤塔的甲醛去除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866.
为了利用廉价材料规模化生产微生物絮凝剂,以味精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质,对酱油曲霉的摇瓶连续培养和发酵罐连续培养进行了研究。摇瓶中以5%的接种量进行连续培养,最适温度在30~33℃之间,每6h替换一次新鲜废水培养基,5次替换新鲜废水培养基后最大絮凝率仍达到97.8%。在发酵罐扩大连续培养中以5%的接种量接种后经过9h预培养达到稳定生产絮凝剂后,以4mL/min的补料流量进行连续培养,生产的絮凝剂产量达到2.392g/L,且最大絮凝率为98.1%。生产36h后对发酵系统中菌体进行稀释,使菌体量保持在50—200g/L之间可持续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867.
水泥脱硝设施的稳定运行及达标投产是水泥行业实现脱硝减排的根本保障。介绍了浙江省水泥行业烟气脱硝(以下简称水泥脱硝)的政策背景以及各地市水泥脱硝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现状,从水泥企业、环境监管方、脱硝技术方等多角度出发,提出浙江省水泥脱硝设施在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将脱硝设施的减排能力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减排功效。  相似文献   
868.
869.
Abstract: Soil moisture is an important hydrological variable in reforestation practices in a water‐limited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of northwestern China.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soil moisture on a complex terrain. During 2004‐2006, a total of 313 sample points in two kinds of grid (2 × 2 m and 20 × 20 m) were arranged for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s (two soil layers: 0‐30 and 30‐60 cm) with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he geo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soil moisture patterns, the variance and correlation structure of the soil moisture, and the effects of terrain factors on soil moistur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our sampling grid capture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moisture distributions for this complex terrai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statistics showed that soil moisture decreased as slope gradient increased; that sunny aspects (112.5°‐292.5°) had relatively lower soil moisture than did shady aspects (292.5°‐112.5°); that soil moisture was lowest in the SWW direction and highest in the NWN direction; and that hillslope aspect wa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soil moisture in the 0‐ to 30‐cm soil layer, whereas the main factor for the 30‐ to 60‐cm layer was slope gradi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values of soil moisture for steep slopes (>36%) with shady aspect (292.5°‐112.5°), gentle slopes (<36%) with sunny aspect (112.5°‐292.5°), and steep slopes with sunny aspect were 99, 82, and 80, respectively – assuming a soil moisture value of 100 for gentle slopes with shady aspec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expected to be relevant to and useful for refores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parameterization of distributed hydrology models, and land productivity assessment in the study region.  相似文献   
870.
针对月平均降水量时间序列存在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给出一种结合云推理和模糊逻辑关系的干旱等级预测方法。采用徐州站1951~2014年逐月降水量数据,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得到实测干旱等级序列,以1952~2013年SPI指数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并提取样本模糊时间序列的52条模糊逻辑推理规则,将某月份的SPI指数数据作为输入变量,利用云发生器进行云推理,得到未来相应月份的干旱等级预测结果。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对干旱发生具有一定预测能力,尤其是对无旱的预测比较准确,但是对于干旱状态突变的预测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于发生严重旱灾的可能性较少,导致模糊推理规则较少。因此,对于江苏省以轻旱为主的苏北地区,可以作为早期干旱预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