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95篇
安全科学   136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711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461.
镉处理下不同小麦品种几种解毒机制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外源Cd^2 处理梯度下,综合探讨细胞壁的阻隔作用、细胞活性氧防御酶系作用、植物细胞的区间隔离作用及有机酸生成等几种解毒机制对抗性的贡献。结果表明:(1)细胞壁及残渣、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是结合镉的主要部位,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结合镉量较少;(2)解毒功能强的品种并非都是对镉吸收量少的品种,吸收量少的品种也并不意味着就有较强的解毒功能,解毒是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3)POD在Cd^2 处理下小麦细胞活性氧防御机制中起关键作用;(4)低浓度Cd^2 处理下,5个小麦品种有机酸生成量变化不明显。随Cd^2 处理浓度升高,有机酸生成量增加;(5)小麦品种FM27、FM29是解毒功能较强的品种,FM24、FM25居中,M较差。  相似文献   
462.
对烟尘排放浓度测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鹏 《青海环境》2007,17(3):153-154
在锅炉烟尘排放浓度测试中,运行负荷和过量空气系数是影响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交章对此影响及测定问题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463.
黄力  王虎  纵宇浩  常峥峰  张鑫 《化工环保》2012,40(2):198-202
对V2O5-MoO3/TiO2脱硝催化剂进行Ga改性处理,制备了一系列不同Ga2O3质量分数的V2O5-MoO3-Ga2O3/TiO2脱硝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H2-TPR、UV-vis、拉曼光谱、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Ga的添加对催化剂上MoOx物种的影响不大,但降低了催化剂上VOx物种的聚合度,从而提升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同时Ga的添加还减少了催化剂的酸性位。当Ga2O3质量分数为0.2%时,V2O5-MoO3-Ga2O3/TiO2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64.
"十三五"时期,我国通过政策和法制改革有效地促进了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四五"时期,须进一步加强政策和法制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从充分性和均衡度两个方面提升我国区域、流域和行业生态环境国家治理的综合绩效。为此,需要发挥党内法规和国家立法的相互支持作用,促进国家立法的有效实施;中央与地方签订行政协议,调动地方深入开展生态环保工作的积极性;推进流域与区域的专门立法或者协同立法,通过体制制度和机制的集成创新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按照流域与区域生态环保目标设立生态环境标准,体现生态环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因地制宜性;实行"法定义务+企业承诺"履行制度,因企制宜地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生态环保责任;国家需要总结和推广一些地方探索和有效实施的灵活性工作制度,并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65.
高效絮凝菌的细胞融合及产絮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含油废水处理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到具有絮凝特性的絮凝菌株F2、F6,絮凝率在80%以上.对絮凝菌F2、F6的絮凝基因进行基因定位.首先对菌株F2、F6进行药物抗性遗传标记选择,然后提取质粒,其中F6无质粒,则絮凝基因在染色体上;F2有质粒,将具有絮凝特性的菌株F2的质粒转化到无絮凝特性的受体菌DH5α细胞中,最后对转化菌进行絮凝特性检测.结果表明,转化菌株的絮凝效果明显低于原始亲株F2.初步判断F2、F6絮凝基因定位于染色体DNA上,不在质粒上.因此,为了提高絮凝菌的絮凝效果,利用高效产絮菌株F2、F6作为亲本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对融合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融合子进行絮凝测定.实验结果确定了青霉素GK的最适浓度,F2为0.6 u·mL-1、F6为0.1u·mL-1,得到了相应的原生质体及融合子;经絮凝试验对融合子的验证,结果表明,数株融合子表现出产絮特性,融合子絮凝效果与亲本菌株F2、F6相当.  相似文献   
466.
Al与F的络合作用对土壤吸附Al和F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Al-F络合作用对土壤吸附Al和F的影响以及吸附前的溶液中铝化学形态的差异。提高Al或F的加入量将人别使分配在土壤溶液中的F或Al的数量增加,即Al-F络合作用地使Al和F在土壤固-液间的分配平衡向液相移动,土壤对Al-F络合物吸附程度很小,吸附前,3种不同F/Al比溶液中Al^3 ,AlF^2 的浓度随着F/Al比的增加逐渐降低,AlF2^ ,AlF3^0的浓度则逐渐升高,与土壤作用后,溶液中Al主要与AlF^2 ,AlF2^ 的形式存在,以AlF^2 的数量居多。  相似文献   
467.
磨刀门水道是珠江水系的主要出海口,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珠海和澳门等多个城市的重要水源地.于2021年丰、枯两季(8月和10月)对珠海市磨刀门水道13个采样点的水质和受其供水的4个饮用水水源水库群21个采样点水质状况和浮游植物开展了调查,并探究了相关驱动机制.4个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解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共有8门73属150种,种类和相对丰度均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其中大镜山水库(DJS)和杨寮水库(YL)蓝藻在丰、枯两季的相对丰度均超过90%,竹仙洞(ZXD)和竹银水库(ZY)的蓝藻、绿藻和硅藻在不同时期分别占优,且分布较均衡.Shanno-Wiener指数(H)、Pielous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说明竹银水库的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指示水体最优,竹仙洞水库次之,大镜山水库是4个水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最少的水库.PCoA分析表明大镜山水库和杨寮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相似性(P>0.05),且该2个水库和竹仙洞水库、竹银水库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硝酸盐氮(NO3-)、总溶解性有机碳(TOC)、总磷(TP)、氯化物(Cl-)和氨氮(NH4+-N)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揭示了4个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受磨刀门水道输水带来的营养盐外源影响较大,提示应着重改善磨刀门水道水质,以达到改善和预防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8.
SPAC系统研究进展及其在干旱区研究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干旱区SPAC系统的研究取得的成功,就SPAC系统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了简要总结,SPAC系统在干旱区有其广泛的应用基础。指出SPAC系统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为绿洲稳定性服务的。  相似文献   
469.
湖库底泥疏浚工程环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艳娜  陈国柱  赵再兴  常理 《四川环境》2010,29(5):36-39,45
底泥疏浚是治理污染水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污染底泥的疏浚,可清除内污染源。作为环境治理工程,在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污染物,同时也会造成水体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本文结合国内已完成的滇池、巢湖、太湖底泥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对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进行探索和分析,为开展类似项目环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0.
纳米零价铁对γ-HCH的降解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nZVI),透射电镜表征显示,其粒径<20nm,在介质中处于团簇状态.利用所合成的nZVI对γ-HCH进行了还原脱氯研究,结果表明,nZVI具有很高的表面反应活性,当用量为0.5g/L时,反应90min,对2.5mg/L的γ-HCH去除率达90%以上.nZVI对γ-HCH的去除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反应速率和去除率与pH值、nZVI添加量、γ-HCH初始浓度、共存离子等因素有关.反应速率随pH值的减小而增大,NO3-对反应速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a2+,Mg2+和SO42-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利用GC-MS检测到降解产物四氯环己烯(TeCCH)和氯苯(CB)的存在,推测反应机制为双氯脱除反应和脱氯化氢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