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07篇 |
免费 | 2167篇 |
国内免费 | 479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95篇 |
废物处理 | 202篇 |
环保管理 | 1177篇 |
综合类 | 10722篇 |
基础理论 | 2049篇 |
污染及防治 | 946篇 |
评价与监测 | 877篇 |
社会与环境 | 1075篇 |
灾害及防治 | 7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4篇 |
2023年 | 508篇 |
2022年 | 1023篇 |
2021年 | 1027篇 |
2020年 | 1214篇 |
2019年 | 747篇 |
2018年 | 767篇 |
2017年 | 900篇 |
2016年 | 714篇 |
2015年 | 870篇 |
2014年 | 745篇 |
2013年 | 1016篇 |
2012年 | 1264篇 |
2011年 | 1252篇 |
2010年 | 1129篇 |
2009年 | 1036篇 |
2008年 | 983篇 |
2007年 | 1027篇 |
2006年 | 940篇 |
2005年 | 755篇 |
2004年 | 544篇 |
2003年 | 398篇 |
2002年 | 316篇 |
2001年 | 250篇 |
2000年 | 249篇 |
1999年 | 135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4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对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活性炭HNO3氧化及随后的N2:气氛中热处理,研究了活性炭性质对其吸附硝基苯性能的影响.以低温液氮(N2/77K)吸附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分布,以SEM观测活性炭表面形貌,以Boehm滴定、FTIR、零电荷点pHpzc测定及元素分析定量表征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 HNO3氧化可以显著改变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数量,对活性炭孔隙结构影响不大.随后N2:气氛中热处理可以造成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分解,外表面积增大,微孔烧蚀为中孔.硝基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方程,改性后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容量明显改变, ACNO-T、ACraw、ACNO吸附容量分别为1011.31、483.09、321.54 mg·g-1.较大的外表面积、适宜数量的中孔以及较少的酸性含氧官能团是ACNO-T对硝基苯表现出较高吸附容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凋查数据,确定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35%以上的站点,物种体内石油烃含量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15 000 ng/g),大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含量甚至高出第二类标准(50 000 ng/g).在威海、大连湾和胶州湾出现多环芳烃和酞酸酯少数相对高值站点(300 ng/g左右),而其它大多数站点贝类体内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含量都较低.中、高环组分占优指示近岸海区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热解过程;二丁基酞酸酯和2-乙基己基酞酸酯是酞酸酯的主要组分.在所有站点,底栖贝类体内PCBs的含量普遍很低(<10 ng/g).贝类体内DDTs含量超过第一类标准(10 ng/g)的站点大部分集中在南黄海沿岸,海州湾内一站点已超出第二类标准(100 ng/g),而组分以代谢产物DDD和DDE为主.在所有站点的贝类体内都有p,p'-DDT检出,尤其在北黄海的大连湾和蓬莱附近海区(比例高于50%),指示周边地区存在潜在的DDT输入源.据此,大连湾、威海、胶州湾沿岸贝类体内石油烃和多环芳烃含量较高,胶州湾、海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DDTs含量较高,这些属于较高生态风险区,而大连湾、蓬莱近岸可能的DDT新输入对底栖环境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批量平衡法,比较研究了苹果角质结合蜡质、分离蜡质和重建蜡质对极性有机污染物甲萘酚的吸附作用,并探讨了不同负载量的重建蜡质的吸附性能,以期为准确预测有机污染物在不同状态蜡质组分上的吸附行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甲萘酚在苹果角质层、脱蜡角质层、分离蜡质(IW)、重建蜡质(BW)上的等温吸附线呈非线性,符合Freundlich方程.植物蜡质对甲萘酚的吸附作用与蜡质所处状态密切相关,吸附能力(Koc)大小顺序为:重建蜡质(321.2) > 分离蜡质(190.4) > 角质结合蜡质(128.4),表明植物角质层进入土壤后发生演化过程中,其中不易降解的蜡质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大.重建蜡质(BW)的吸附系数(Kd)与甲萘酚的浓度呈负相关,与蜡质的负载量呈正有关.在低浓度时,甲萘酚的有机碳标化吸附系数Koc值随有机碳含量(foc)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些强的特殊作用;而高浓度时, Koc-基本为一常数,不随蜡质负载量而变化,主要吸附机理为分配作用.角质结合蜡质(CW)对角质层的总吸附作用的贡献较小,但随甲萘酚平衡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并于高浓度时, CW的吸附能力与IW相当. 相似文献
994.
河台金矿矿山土壤-植物系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广东省河台金矿矿山采取土壤、植物样品,并对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采用ICP-MS法测定,研究了金矿矿山土壤、植物的根、茎、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成矿和表生地球化学过程中金矿土壤各层的微量元素发生迁移和分异,在表土层和心土层含量高于底土层;土壤各剖面层中Au及Au的伴生元素As、Hg、Cu、Pb明显高于背景对照区和中国土壤背景值;植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受所处土壤环境影响,同时表现出每种植物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和对金矿环境的耐性机制;运用微量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和生物转移系数表征植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以及在各个器官的迁移状况。 相似文献
995.
测定了雪松(Cedrus deodar)和黑松(Pinus thunbergii)松针的脂含量、气孔密度和比表面积等生理性质及松针中多环芳烃 (PAHs)浓度,考察了松针生理性质对其富集PAHs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雪松松针中PAHs浓度高于黑松,其平均总浓度(ΣPAHs)分别为(1101±692)ng/g和(518±339)ng/g,2种松针对PAHs的富集能力有较大差异,脂含量是决定松针富集PAHs量的首要因素.2种松针中PAHs组成均以3环和4环PAHs为主,分别占ΣPAHs的56%和31%以上.松针对于3环PAHs的富集能力强于4环PAHs,两者浓度差异约为2倍左右;对于5、6环PAHs,未发现其浓度与脂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由于雪松和黑松松针的脂含量随比表面积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2种松针中PAHs浓度随比表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反.对于5、6环PAHs,松针比表面积和气孔密度对其浓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恒能量同步荧光法研究了龙岩市区不同功能区冬、春季大气飘尘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来源,并对不同功能区的PAHs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龙岩市区各功能区大气飘尘中PAHs总量在278.95~718.13ng/m3,且冬季高于春季。根据荧蒽与芘质量浓度比值,可判断冬春季市区内PAHs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燃煤污染。采用苯并[a]芘(BaP)及苯并[a]芘等效致癌浓度(BaPE)来评价3个功能区大气飘尘中PAHs的污染状况,冬季3个功能区苯并[a]芘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BaP,10ng/m3),且PAHs基本上均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997.
998.
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产漆酶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BKMF-1767)利用香蕉皮和玉米棒为发酵底物产胞外漆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香蕉皮与玉米棒混合比例为1∶2、诱导剂CuSO4为0.4 mmol/L时,能获得最高漆酶酶活12.68 U/g.利用固态发酵所获得的粗漆酶液,进行了降解五氯酚的试验.在没有氧化还原介体时粗漆酶液能降解PCP,粗酶液中加入5 mmol/L氧化还原介体(ABTS)能获得更高的降解率,反应6 h分别为37.8%和97%.将粗漆酶液用(NH4)2SO4盐析纯化,用提纯后漆酶降解PCP,6 h后降解率为81.8%. 相似文献
999.
微波诱导Fenton试剂氧化降解水中对硝基氯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微波辐射诱导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对硝基氯苯模拟废水。考察了H2O2用量、Fe2+用量、溶液pH、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微波诱导Fenton氧化法和单纯的Fenton氧化法对对硝基氯苯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不仅可以提高对硝基氯苯的去除效率,还可促进对硝基氯苯的矿质化,大大提高COD去除率,并缩短反应时间。微波诱导Fenton氧化降解对硝基氯苯的适宜工艺条件为:H2O2和Fe2+用量分别为3.0g/L和160mg/L、pH为3、微波功率为800W、微波辐射时间为1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对硝基氯苯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8.9%和90.8%。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区域性耕地变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北地区为例,结合监测数据和农业统计数据,利用GIS技术分别开展耕地数量变化对粮播面积的影响分析、高中低产田内部各县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分析、高中低产田内部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总产的影响以及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耕地数量增加了188.8×104hm2,总体呈北增南减趋势;②粮播面积增加了162.67×104hm2,高产区的粮食单产多呈上升趋势,中产区的粮食单产稳中有升,低产区各县的粮食单产有增有减,但多数仍呈上升趋势;③高产田的粮食单产和低产田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东北地区粮食总产的增加;④东北地区玉米生产进一步向吉林省集中,大豆、水稻、小麦向黑龙江集中,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