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4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702篇
安全科学   456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194篇
综合类   1903篇
基础理论   271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131篇
社会与环境   197篇
灾害及防治   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波流式生态滤床氨氮去除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波流式生态滤床处理受污染的河水,考察了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和沿程污染物转化情况,并采用扫描电镜、高通量测序手段解析了波流式生态滤床不同时间和位置基质上生物膜的细菌群落组成,分析了波流式生态滤床小试反应器中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分布特点,以探讨其去除氨氮的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器稳定运行以后,对氨氮平均去除率为74.83%,基质表面可以观察到大量微生物,不同时期优势细菌有较大不同.反应器前部主要发挥硝化作用,中部发挥反硝化作用,硝化菌的分布呈现上多下少、前多后少的特点,使得氨氮在前端被快速去除;中部以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为代表的反硝化菌丰度较高,促进了反硝化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出水中总氮浓度;不同部位样品中细菌多样性差别不大,微生物种群多样性随着水流方向呈现先增加,到后段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2.
采用单一碳源选择性培养基和纤维素平板水解圈法筛选到一株具有较强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Arthrobacter oryzae HW-17.此外,高通量测序发现,不同驯化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差异,低温条件下优势属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和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本文同时对菌株Arthrobacter oryzae HW-17的微生物特性和纤维素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KNO_3、30或35℃、pH=7分别为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氮源、温度和pH.菌株HW-17的最高纤维素酶活为18.55 U·m L~(-1),且对磨碎加工处理的纤维素样品和含鸡粪的纤维素混合样品有更好的降解效果.此外,菌株HW-17产生的纤维素酶在中温(≤50℃)和偏酸性(pH=5~7)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酶活.Cu(Ⅱ)和Pb(Ⅱ)等金属离子能够抑制该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3.
玉米光谱小波奇异熵的铜污染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浓度铜离子(Cu2+)胁迫梯度下的玉米叶片光谱存在细微差异,但传统的光谱相似性测度方法难以区分健康的与受污染的玉米叶片光谱间的变异信息.为此,本文结合小波变换和奇异熵理论,构建小波奇异熵(Wavelet Singular Entropy,WSE)方法用于Cu2+胁迫下的玉米污染程度分析与污染监测.通过设置不同浓度Cu2+胁迫梯度下的玉米盆栽实验,依据玉米叶片的光谱测量数据和所测定的叶片中Cu2+含量,并与绿峰高度(Green-peak Height,GH)和红谷吸收深度(Red-valley Depth,RD)光谱特征参数法污染监测应用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WSE方法的Cu2+污染监测效果.结果表明,WSE值与Cu2+胁迫梯度、玉米叶片中Cu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WSE值大小能够较好地表征叶片光谱的污染信息奇异性及其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44.
孙楠  朱渭宁  程乾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1):4366-4373
研究河口海岸带湿地长时间演变对湿地保护管理和海岸带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获取长江口1979—2015年10景Landsat-MSS/TM/OLI影像和2015年13景GF1-PMS高空间分辨率数据,对比两个典型实验区分类算法,选用最优的决策树算法应用到长江口Landsat影像中,得到沿岸湿地要素近40年的面积变化情况.研究表明,2015年长江河口海岸带湿地总面积为4725 km2,自然湿地占63.5%,人工湿地占21.2%,湿地总面积相比1979年增加了662 km2,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163 km2,而人工湿地面积增加了766 km2.长江口自然湿地面积在1979—2000年减少幅度较大,2000年后由于保护管理加强而减少幅度变小;人工湿地和建筑面积增加较为明显,主要是由于大型水库的修建和人工鱼塘开发及港口建设.湿地总的变化趋势为河口区不断淤积,自然湿地转变为人工湿地,人工湿地转变为建筑用地等非湿地;其中,滩涂面积减少283 km2,水库、养殖鱼塘和水稻田面积分别增加了92、355和319 km2,主要发生在崇明东滩和启东沿岸;非湿地中建筑用地面积增加154 km2,灌木草场面积减少147 km2,主要发生在上海和启东沿岸.同时比较分析长江口3个区域湿地驱动因子发现,北岸启东沿岸和南岸南汇东滩湿地因经济快速发展和港口水利工程修建,以及过度开垦滩涂等自然湿地使人工湿地增加明显;而长江上游径流量、区域降水和海平面上涨等自然因素控制着中支河道区(如崇明东滩)自然湿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5.
化工事故应急救援仿真演练系统的实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化工事故应急救援仿真的必要性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整个系统的框架并设计系统开发过程的模型;分析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IA)的仿真系统的开发要点,给出参考开发工具,从而为整个系统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6.
厄尔尼诺事件对河南省降水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炳岩  孙卫国 《灾害学》2002,17(2):22-27
本文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赤道东太平洋月海温距平序列和河南省月降水量距平序列的多层次时间尺度结构,对厄尔尼诺事件和河南降水的周期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厄尔尼诺对河南降水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对河南降水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表现为厄尔尼诺年大多对应河南雨涝年,而反厄尔诺年大多对应干旱年;NINO海区SST的冷暖结构和河南降水的旱涝变化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且两者都存在准2年和4-8年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47.
陕西关中地区水文气候状况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平华  胡小晖  程燕 《灾害学》2002,17(2):37-41
利用1953-1999年陕西关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永量和同期中国年平均气温距平资料,分析对比关中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与周期中国气温变化、气温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对关中地区日趋严重的水资源退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区域性特点及其气候干暖化趋势。关中地区未来气候将更趋干暖化,生态环境将更加脆弱。建议在西部大开发当中,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48.
天津市城区暴雨沥涝仿真模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天津市位于黄河水系尾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和港口城市。该市历史上一直遭受洪涝灾害的威胁,加之近几年市区范围不断扩大,不透水面积增加,排水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要求,城市沥涝问题日趋严重。为了掌握天津市暴雨沥涝的规律,减轻洪涝灾害对该市的影响,作者利用二维不恒定流水动力学模型和计算机信息管理及图形技术,采用Power Station Fortran 4.0和Visual Basic5.0编程语言,在Widows98环境下开发了天津市暴雨沥涝仿真模拟系统。该系统首次实现了从城市暴雨预报、监测到城市暴雨沥涝仿真模拟的研究, 不仅能够处理实时的不均匀的降雨信息,还能处理数值预报模型的预报降雨信息。系统的信息前后处理模块用图形方式管理仿真模型的各类信息,方便用户显示、查询和修改,使系统更加完整、实用。  相似文献   
149.
本建立了广西西北部喀斯特石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DYNAMO程序预测了未来20年桂西北地区的人口、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社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人等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该地区由于人口,工业资产增加使物质和能源消耗增长太快,而对污染治理的投入又太少,导致桂西北地区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因此应当加大对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这是实现息烽县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区域特点探讨了桂西北喀斯特贫困山区的形成演化,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0.
模块化火灾综合评估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灾的综合评估,由于火灾过程的复杂性和人类干预的介入而变得比较困难,本文充分注意到火灾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以及人类干预的不同侧重点,将火灾综合评估系统分解成五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系的评估模块,并对这些模块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火灾综合评估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有利于不同评估方法的独立发展和火灾综合评估工作的灵活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