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0篇 |
免费 | 928篇 |
国内免费 | 14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80篇 |
废物处理 | 90篇 |
环保管理 | 195篇 |
综合类 | 1789篇 |
基础理论 | 386篇 |
污染及防治 | 585篇 |
评价与监测 | 164篇 |
社会与环境 | 206篇 |
灾害及防治 | 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189篇 |
2021年 | 167篇 |
2020年 | 163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47篇 |
2016年 | 157篇 |
2015年 | 161篇 |
2014年 | 176篇 |
2013年 | 226篇 |
2012年 | 211篇 |
2011年 | 196篇 |
2010年 | 167篇 |
2009年 | 164篇 |
2008年 | 162篇 |
2007年 | 159篇 |
2006年 | 199篇 |
2005年 | 143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分离筛选、复合菌系构建及秸秆降解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川西高原贡嘎山区杜鹃林下土壤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构建具有高效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复合菌系,并对秸秆降解效果进行分析,为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样品及经风干、高温等预处理后,采用平板涂布法进行分离,共获得79株菌株;通过刚果红实验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初步筛选,运用DNS法测定各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arboxymethyl cellulase,CMCase),复筛得到15株具有CMCase活能力的菌株.经滤纸条崩解实验、秸秆崩解实验及降解率测定,最终确定了各菌株的纤维素降解能力,进一步经拮抗实验,选取相互无拮抗的菌株构建5个复合菌系:A(112、146、156、171),B(145、147、150、153),C(110、116、174),D(147、154、171),E(145、146、150、152、153).复合菌系的滤纸酶活(Fpase)与秸秆降解率测定结果显示,组合C对秸秆的降解率较单菌株116提高了50.71%,组合D对秸秆的降解率较单菌株154提高了41.54%.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纤维素降解能力比较好的两个组合中的菌株分别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以及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本研究表明,复合菌系纤维素降解能力优于单一菌株,C、D两组复合菌系表现出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2.
Yuankai ZHANG Hongchen WANG Lu QI Guohua LIU Zhijiang HE Songzhu JI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6,10(2):319-326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WTPs), a secondary settler acts as a clarifier, sludge thickener, and sludge storage tank during peak flows and therefo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Sludge thickening occurs in the lower portions of secondary clarifiers during their operation. In this study, by detecting the hindered zone from the complete thickening process of activated sludge, a simple model for the sludge thickening velocity, u s = aX b (a = 0.9925SSVI 3.5, b = 3.541ln(SSVI 3.5)+12.973), describing the potential and performance of activated sludge thickening in the hindered zone was developed. However, sludge thickening in the compression zone was not studied because sludge in the compression zone showed limited thickening. This empi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batch settling data obtained from four WWTPs and validated using measured data from a fifth WWTP to better study sludge thickening. To explore different sludge settling and thickening mechanisms, the curves of sludge thickening and sludge settling were compared. Finally, it was found that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emperature, stirring, initial depth, and polymer conditioning can lead to highly concentrated return sludge and biomass in a biologic reactor. 相似文献
193.
污灌与镉胁迫对菠菜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Effects of Sewage Irrigation and Cadmium Stresses on the Activities of Several Antioxidant Enzymes of Spinac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污水灌溉与镉胁迫对菠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分别用清水和生活污水配制不同浓度(0、1、5、10、50mg·L-1)的Cd2+溶液,对菠菜进行受试处理,每5d灌喷1次,共处理5次.分别采用邻苯二酚比色法、L-苯丙氨酸比色法、水杨酸比色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对菠菜叶片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清水处理系列: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大,与清水对照相比,PPO、PAL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略有升高,β-1,3葡聚糖酶活性略有降低,各暴露组与清水对照组相比,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2)污水处理系列: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大,与污水对照相比,PPO、PAL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呈逐渐降低趋势;各暴露组与污水对照相比,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3)相同Cd2+浓度下,与清水处理相比,各浓度污水处理PAL和PPO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而β-1,3葡聚糖酶明显升高(p<0.05).以上结果显示:单一镉污染和生活污水与镉复合污染对菠菜不同抗氧化系统酶具有不同影响,这可能与污水中各成分与镉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4.
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调研了中国特别是上海市的水环境中抗生素的种类及其污染水平,并概述了抗生素对于水生生物及人类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黄浦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长江口含量较高的为磺胺类和氯霉素类,而从整个中国地表水的污染情况来看,最多的是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养殖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是抗生素的最高污染源头,抗生素进入水体后,不仅会诱导产生抗性基因,还会与其他污染物结合对水生生物和人类产生复杂的复合毒性效应.最后,对抗生素的污染研究方向和生态健康效应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5.
196.
未确知测度模型及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模型作一简要介绍,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提出了确定污染指标权重的新方法。通过6个湖库水体高营养化程度综合评价实例比较,结果表明,其评价结果与调查实况相符,可应用于其他环境质量评价领域。 相似文献
197.
鸭绿江(丹东段)江水中未知有机污染物分析鉴定与有毒有机物名录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绮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2):41-43
采用美国惠普公司MC/GS联用仪,对鸭绿江(丹东段)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进而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多环芳烃类进行定量测定与评价,进行了该江段有毒有机物名录筛选,提出由27种有毒有机污染物组成的名单。 相似文献
198.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饰面砖中资源化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飞灰的性质,利用飞灰、红泥及缸砂研制饰面砖,研究了飞灰对饰面砖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飞灰主要化学成分是CaO、SiO2、Al2O3,构成SiO2-Al22O3-金属氧化物体系,可用作饰面砖的原材料;当飞灰掺加量为20%时,饰面砖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抗压强度19·2MPa,吸水率7·2%,表观质量达到一等品要求;与飞灰相比,饰面砖中重金属浸出能力大大降低:As、Pb、Ni、Cr、Cu、Hg、Cd水平振荡浸出毒性未检测出,Zn的水平振荡浸出值下降到飞灰中的0·014倍,Hg、Cd有效浸出毒性未检测出,As、Pb、Ni、Cr、Cu、Zn的有效浸出毒性分别下降到飞灰中的0·056、0·001、0·067、0·058、0·056、0·029倍。 相似文献
199.
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不同C/N比下亚硝酸盐氧化菌及异养菌混合体系的微牛物多样性,并探讨了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其功能(硝化件能)的关系.C/N=0时,混合体系主要由自养菌和寡营养菌(85.1%)组成,包括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拟杆菌门、α-变形菌纲、浮霉菌门和绿色非硫细菌中的一些菌株.C/N=0.44时,混合体系中的自养菌减少,异养菌(主要是γ-变形菌纲的成员)大量出现.C/N=8.82时,γ-变形菌纲的菌株尤其是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p.占主导(93.8%),与此同时,随着C/N升高,该混合体系的硝化性能也由专一的亚硝酸盐氧化过程转变为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微生物菌群结构的转变较好地解释了其硝化性能的改变.本研究揭示了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其功能的内在联系,同时表明PCR-RFLP技术与化学分析相结合是研究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的有力工具.图3表2参13 相似文献
200.
喀纳斯泰加林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受火干扰和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为了解喀纳斯泰加林林下柳兰分布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促进种群扩繁,共设置了35个样地进行调查和分析。建立柳兰重要值与生态因子矩阵,利用CCA分析法对不同火烧林分中柳兰的生长分布状况与林火烈度、火后时间、海拔、坡度、坡向、郁闭度、土壤pH值、速效钾、土壤有机质、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等20个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轴主要反映林火烈度、海拔、坡向,灌木层盖度、pH值、有机质、全钾和速效钾的变化;第二轴主要反映林火烈度、火后时间、草本层盖度、坡向、坡位、土壤容重、电导率、有机质、有效磷和全氮的变化。对柳兰分布有显著影响的生态因子是林火烈度、有机质、海拔、坡向、灌木层盖度、土壤容重、全钾和速效钾,前两轴的累计贡献率为72.48%。柳兰适合在土壤呈弱酸性、海拔低、阳坡、土壤容重小、土壤有机质、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高的环境中生长。柳兰是阳性植物,是火烧后的先锋植物。对影响柳兰分布的生态因子进行定量分离,结果发现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对柳兰样地物种分布的解释能力为88.2%,显示出较好的排序效果。喀纳斯泰加林受人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