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82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752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520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鲢鱼放养控制北京城市河湖水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利用鲢鱼控制北京城市河湖水华的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放养密度(0、17、51和103 g/m3)的现场围隔试验,对鲢鱼放养对水体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鲢鱼放养使有鱼围隔中浮游生物量极低,从而使浮游植物基本不受浮游动物影响,而直接受鱼类影响;同时,中等密度(51 g/m3)的鲢鱼放养使水华蓝藻和微小藻的生长均得到了有效抑制,使藻类生物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2.
水葫芦厌氧发酵工程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实验室进行了接种率、破碎程度和温度等对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气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在中温35℃下,水葫芦和接种污泥的最佳接种率为1:1(总固体物质比),经简单切分后产气率最高,原料产气率为0.540 m3/d(以每千克固体含量计,下同);高温消化与中温消化相比,产气率无明显优势.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地区原有的沼气发酵工艺进行适当的改进,设计构建了5 m3 15 m3(酸化池 产气池)两级反应池,该反应池在夏季常温条件下运行良好,80 d的平均原料产气率达0.305 m3/d.  相似文献   
103.
厌氧-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工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研究1种填埋场地循环操作的厌氧-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工艺,设计了该工艺模拟装置并研究了其运行工艺特性.厌氧阶段主要通过渗滤液回灌控制反应器工艺条件,主要试验结果为,pH值,R1在 6周后可上升至6.7~7.8,R2在17周内一直低于6.8;渗滤液COD浓度,R1在13周时下降至10?617 mg/L,R2在5周后上升至60?000 mg/L后长期趋于稳定;填埋气累计产量,R1在8周达到44%,R2几乎不产气.衡量稳定化可以分别采用渗滤液pH、COD浓度及BOD5/COD的减少率、填埋气的累计产率等指标来判断,并据此转换为好氧填埋运行.好氧阶段主要是通过强制通风来减少恶臭和水分,主要试验结果为,通风19d氨气浓度降为1.16 mg/m3,通风23d后恶臭浓度降为19;通风14d后含水率降为26%.完成此阶段的工艺指标值可依据矿化垃圾开采的最终用途确定.对主要试验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厌氧-好氧填埋过程的微生物演替经RISA分析,有4个优势菌群,一些兼性菌群在厌氧-好氧阶段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相似文献   
104.
As the two largest countries by population, China and India have pervasive effects on the ecosphere. Because of their human population size and long international boundary, they share biodiversity and the threats to it, as well as crops, pests and diseases. We ranked the two countries on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illustrating quantitatively their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and the parallels between them regarding the threats to their human populations and biodiversity. Yet we show that China and India continue to have few co-authorships in environmental publications, even as their major funding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expanded. An agenda for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an start with the shared Himalaya, linking the countries’ scientists and institutions. A broader agenda can then be framed arou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that have regional patterns. Coordinated and collaborative research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two countri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with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105.
Fenton法氧化降解聚乙烯醇的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深入了解Fenton法氧化降解聚乙烯醇(PVA)的机制,通过考察反应过程中COD、BOD5、总有机碳及pH等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研究了聚乙烯醇Fenton氧化降解过程的特点,结果表明,当PVA被Fenton试剂氧化时,可生成大量CO2,同时生成酸性中间产物。进一步分析认为,当Fenton试剂中H2O2不足景时PVA氧化的中间产物以醛为主,而当H2O2足量时醛会被继续氧化生成有机酸,最终COD去除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06.
对沈阳市苏家屯区危险废物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危险废物的来源、产生量、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危险废物管理处置对策,包括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加强苏家屯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源头控制危险废物污染产生和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场等。  相似文献   
107.
城镇餐饮泔水离心脱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城市餐饮泔水的来源、基本特征及目前主要处理技术方法,提出了餐饮泔水无害资源化新工艺。对提出的工艺中泔水离心脱水工序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得出最佳离心参数:时间5min、转速3200rmin。  相似文献   
108.
曹飒 《防灾博览》2006,(2):14-15
20世纪80年代,我国劳动保护界的学者和专家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理念, 提出了劳动保护科学体系的构想,1992 年建立了相应的学科。20世纪末,我国一批学者又提出了安全、减灾、环境科学交叉融合的大安全科学技术体系,针对传统安全理念开展了企业安全文化、大众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等理论研究。为我国安全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并不断完善和拓展了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9.
曹保玉 《环境与发展》2020,(2):53-53,55
海洋陆源污染是陆域经济社会活动行为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出现的污染性问题。累积性的陆源排污不仅会对海洋环境容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海洋自净能力造成减弱影响,不利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关于海洋陆源污染问题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本文就从多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科学部署,通过深入掌握海洋陆源污染的具体成因,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模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0.
为实现氨氮的高效选择性转化,设计了一个氯自由基介导的电化学体系。该电化学体系以稳定性好、氧化能力强的掺硼金刚石(BDD)电极为阳极,以Pd-Cu修饰的泡沫镍材料(Pd-Cu/NF)为阴极,以氯化钠为电解质,对BDD电极选择性电催化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0 V电压下,体系中的Cl~-原位可转NO_3~-,副产物N_2;分别探究了阴极材料、电场强度、电极间距、溶液pH和电解质种类对氨氮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和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了Cl·在氨氮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最优条件下,可实现40 min内100%的氨氮转化率和25 mg·L~(-1)的N_2生成量,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水体中氨氮的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