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23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87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821篇
基础理论   253篇
污染及防治   540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71.
典型场地四氯化碳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某污染场地为研究区域,采集了场地内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4个类别共196个样品.分析了25项挥发性有机物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超标污染物的污染来源,最后,应用美国环保局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场地超标污染物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场地超标污染物仅为四氯化碳;主要赋存于地下水中,其污染晕的平面分布与地...  相似文献   
772.
A novel nano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 ions is reported.Cotton was first hydrolyzed to obtain 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s).CNCs were then chemically modified with succinic anhydride to obtain SCNCs.The sodic nanoadsorbent(NaSCNCs) was further prepared by treatment of SCNCs with saturated NaHCO 3 aqueous solution.Batch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SCNCs and NaSCNCs for the removal of Pb 2+ and Cd 2+.The effects of contact time,pH,initial adsorption concentration,coexisting ions and the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Kinetic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time of Pb 2+ and Cd 2+ was reached within 150 min on SCNCs and 5 min on NaSCNCs.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Pb 2+ and Cd 2+ on SCNCs and NaSCNC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The adsorption isotherm was well fitted by the Langmuir model.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SCNCs and NaSCNCs for Pb 2+ and Cd 2+ were 367.6 mg/g,259.7 mg/g and 465.1 mg/g,344.8 mg/g,respectively.SCNCs and NaSCNCs showed high selectivity and interference resistance from coexisting ions for the adsorption of Pb 2+.NaSCNCs could be efficiently regenerated with a mild saturated NaCl solution with no loss of capacity after two recycles.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SCNCs and NaSCNC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73.
氧化钙燃烧固硫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在寻找钙基燃烧固硫加剂,并探讨其机理的试验中,研究了碱金属化合物在不同含量,不同温度下对氧化钙固硫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些碱金属化合物能使固硫率增加约10个百分点左右,采用SEM和热天平分析了固硫率提高的原因,提出碱金属化合物提高固硫率的机理在于:低熔点液相共熔物的形成导致CaO微观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774.
近年来O3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本文利用2015—2019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O3地表监测数据,通过Global Moran''s I和Getis-Ord G*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成渝城市群O3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空间插值和LandScan人口格网分布数据,基于人口暴露风险模型对该地区的O3人口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2015—2019年成渝城市群O3浓度总超标比例为6.9%,年际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逐月变化呈"双峰型",5月和8月达到峰值,12月最低,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日变化呈"单峰型",8:30左右开始升高,16:00左右达到峰值;②2015—2019年成渝城市群O3浓度呈现出由成都及周边城市为污染中心向以成都市和重庆市为首尾的"带状"污染空间格局发展的趋势,且空间自相关性较强,逐步形成以成都市和重庆市为双中心的高浓度集聚特征;③2015—2019年成渝城市群平均O3人口暴露风险指数处于较低风险,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人口暴露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于成都市、内江市、自贡市、德阳市、泸州市北部及重庆市主城区,低风险地区主要集中于东西片区、绵阳市北部及成渝城市群边界,中部高风险区域有向西南方向转移的趋势,重庆市南部有高风险向极高风险转化的趋势,同时,成都市和重庆市存在显著的高风险指数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775.
湖南地区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文化发源地之一,为了更有效地了解新石器时期的人地关系,以高程、坡度、坡向、水体、地貌、土壤和植被类型这7个指标构建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人居环境模糊指数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法确定各要素的权重,在ArcGIS中将各因子的权重值进行加权叠加和综合等级类型分类,最终得到湖南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结果:宜居度中等以上的区域面积最大,总面积为18.59万km2,占湖南省总面积的87.77%;水体权重值占比最高;古人偏爱聚水而居,且集中分布在洞庭湖区域,湘、资、沅、澧周边沿干流分布或在河流的交汇区域分布;适宜度等级较高的遗址类型偏向于丘陵型、台地型和平原型;宜居度中等及以上的遗址多分布在地形较低、朝南、微斜坡、地貌、土壤和植被类型最为丰富的区域.本文可为今后史前聚落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分析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76.
为评价乙酸铜对银鲳的安全性及毒性效应,采用静水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8个乙酸铜浓度梯度(0、0.150、0.206、0.282、0.387、0.531、0.729、1.00 mg·L~(-1))对银鲳幼鱼的急性毒性,以肝脏和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以及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性为指标研究乙酸铜对银鲳幼鱼的毒理作用,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高浓度乙酸铜会对银鲳幼鱼产生了较大的毒性,48 h和96 h-LC_(50)分别为0.898 mg·L~(-1)、0.264 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0.026 mg·L~(-1);不同浓度乙酸铜胁迫下银鲳幼鱼组织中的SOD、CAT、GSH-PX和GST活性均表现为低浓度被诱导而高浓度受抑制的规律,与乙酸铜浓度呈抛物线型剂量效应关系,此外,肝脏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普遍高于鳃组织。研究发现,乙酸铜胁迫对抗氧化酶的影响,可以反映银鲳幼鱼机体的受损状况,其中SOD可较灵敏地指示早期低浓度的铜污染。  相似文献   
777.
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北部塞罕坝森林-草原交错区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交错区3个地带(森林带、森林-草甸带和草甸-草原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组成相似,均为蜱螨目和弹尾目,但不同生境中优势类群所占群落总数的比例不同,并且各样地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的组成差异较大.3个地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数与DG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总体表现为秋季多样性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同时各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因生境条件不同而形成各自的季节消长特点.3个地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数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递减,具有明显的表聚性.  相似文献   
778.
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炼油厂污水池底泥中分离的3株细菌和3株真菌为供试微生物,陕北黄土(0~20 cm)制备的土壤悬浮液为土壤微生物对照,灭菌培养基为非生物降解对照,研究不同组合微生物的生长动态及对石油烃的降解率.将不同组合的微生物接种到石油烃质量浓度为10000 mg·L-1的液体培养基中,29 ℃±1 ℃,摇床连续培养50 d.于0 ~72 h内取样,进行微生物生长动态检测;于5~50 d定期取样,考察培养基中石油烃降解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单独外源菌降解效果优于混合外源菌和土著微生物,25 d后土著微生物生物降解率超过混合外源菌.外源细菌、外源真菌、混合外源菌和土著微生物50 d生物降解率分别为71.54 %,60.13 %,47.26 %和51.49 %.土壤细菌对石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外源细菌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79.
Thermodynamics is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study of system development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to studies of ecological complexity. Here, we develop a set of thermodynamic indicators including energy capture and energy dissipation to quantify plant community self-organization. The study ecosystems included a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an artificial tropical rainforest, a rubber plantation, and two Chromolaena odorata (L.) R.M. King & H. Robinson communities aged 13 years and 1 year. The communities represent a complexity transect from primary vegetation, to transitional community, economic plantation, and fallows and are typical for Xishuangbanna, southwestern China. The indicators of ecosystem self-organization are sensitive to plant community type and seasonality,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is highly self-organized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ocal environmental stability via the land surface thermal regulation. The rubber plantation is at a very low level of self-organization as quantified by the thermodynamic indicators, especially during the dry season. The expansion of the area of rubber plantation and shrinkage of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would likely induce local surface warming and a larger daily temperature range.  相似文献   
780.
石灰预处理和干发酵对稻草热解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生物质热解有助于热解机理的理解,利用热重分析来探讨石灰预处理和干发酵对稻草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使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增加,而干发酵使VS、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降低;预处理和干发酵改变稻草热解特性,但未改变稻草的热反应机理;热解一级动力学方程很好模拟稻草热解的主失重阶段,稻草热解活化能数值为42.3~47.8 kJ/mol,属于正常范围;预处理降低反应活化能,而干发酵增加反应活化能。这为秸秆及其干发酵残渣的气化提供了重要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