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9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6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篇 |
废物处理 | 35篇 |
环保管理 | 41篇 |
综合类 | 305篇 |
基础理论 | 79篇 |
污染及防治 | 198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社会与环境 | 15篇 |
灾害及防治 | 2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41.
基于区间数排序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地表水水质随季节性变化较大,为了更准确地评价某地区全年地表水环境质量,尝试将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中的区间数排序法用于水质评价。方法: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与不同时期的水质监测数据分别定义为区间数,利用区间数比较的可能度公式,得出两者可能度关系并进行排序。排序结果显示,浑河东陵大桥处2006年水质劣于地表水V类标准值的可能度为0.531,即2006年浑河东陵大桥处水质为劣V类。结论:基于区间数排序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考虑了全年不同时期的水质变化情况,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可比较准确地评价某地区全年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242.
针对由水合物造成的管道堵塞,特别是油-气-水多相混输领域水合物堵塞尤为严重的问题,系统调研了水合物在多相混输管道内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富油相/富水相和富气相两个体系;基于水合物颗粒微观作用机理,详细阐述了水合物颗粒间的黏聚和水合物颗粒与管壁间的黏附作用;指出了多相混输管道内水合物形成过程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43.
244.
为实现油气回收用疏水性硅胶的国产化应用,达到替代活性炭以解决其在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实验室进行疏水性硅胶的合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化的疏水硅胶制备工艺为:原料为A型硅胶,改性剂为DCDMS,改性剂与原料质量比为1∶2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为2h.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样品的油气静态吸附量为3005g/kg,疏水性指数I为72.3%. 相似文献
245.
246.
247.
248.
乙酸钠为碳源时进水COD和总磷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研究了乙酸钠为碳源时,乙酸盐和总磷浓度对循序间歇式生物除磷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以及含高浓度乙酸盐废水不能有效除磷的原因结果表明:COD<600mg·L-1时,随着COD/TP值的增大,总磷去除率提高,COD/TP<50时,磷的去除率提高显著,但当COD/TP>50时,磷的去除变化不大;进水乙酸盐浓度过高(COD>600mg·L-1)使除磷效率逐渐下降,COD>1000 mg·L-1会使生物除磷系统完全崩溃;研究发现除磷效率的下降是由于过多的乙酸盐从厌氧段进入了好氧段,引起丝状菌的增殖、污泥膨胀,导致聚磷菌被洗出. 相似文献
249.
东南沿海陆相多旋回双模式火山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闽东永泰地区为实例,具体阐述东南沿海陆相多旋回双模式火山岩及其区域性分布特点。早白垩世为主要形成期,与世界其它地区以太古代为主体有所不同。区内双模式火山岩为主元结构,Ⅰ旋回(下组合)为沉积岩——玄武岩——流纹质凝灰岩;Ⅱ旋回(上组合)为沉积岩——碱性玄武岩——流纹质凝灰岩;Ⅲ旋回为沉积岩——玄武岩——火山集块岩及钾长流纹岩,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板内拉张环境,岩浆结晶温度大约在970—1156℃,估算过渡岩浆房形成深度约3.5—5km。 相似文献
250.
The study of operating variables in soil washing with EDT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ou Z Qiu R Zhang W Dong H Zhao Z Zhang T Wei X Cai X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rking, Essex : 1987)》2009,157(1):229-236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operating variables for removal of metals from soils using EDTA, including the type of EDTA, reaction time, solution pH, dose, temperature, agitation, ultrasound and number of extractions. For As, Cd, Cu, Pb and Z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rder was: H4-EDTA > Na2EDTA > (NH4)2EDTA. At low EDTA concentrations the removal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with increasing dose while above 0.4 mmol/g only small increases in extraction efficiency were observed. EDTA induced a two-step process including a rapid desorption within the first hour, and a gradual release in the following hours.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metal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 in the range of 2-10. Consecutive extractions using low concentrations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a single extraction with concentrated EDTA if the same dose of EDTA was u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