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9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2994篇
安全科学   581篇
废物处理   538篇
环保管理   657篇
综合类   4592篇
基础理论   1492篇
污染及防治   3254篇
评价与监测   366篇
社会与环境   364篇
灾害及防治   35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447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877篇
  2012年   725篇
  2011年   750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892.
893.
以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为原料,制备粉末活性污泥(PAS)作为生物吸附剂,考察p H值,PAS投加量,U(Ⅵ)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PAS吸附U(Ⅵ)的影响,探讨了PAS吸附U(Ⅵ)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U(Ⅵ)初始浓度为10 mg/L时,其最佳吸附p H值为3,去除率97.77%,吸附平衡时间120 min;吸附过程较好地拟合了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1)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R2≈1);X射线能谱和离子交换实验分析表明,离子交换为其主要吸附方式,参与交换的主要离子为Ca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AS吸附U(Ⅵ)后自身结构未发生改变。以0.1 mol/L的HCl溶液作为解吸液,初次解吸率达92.83%,循环利用3次仍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894.

The adverse impacts of lead and cadmium exposure on health outcom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past.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 and cadmium exposures and disability. We evaluated whether lead and cadmium exposures were associated with functional dependence including the total number of disabilitie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 leisure and social activities (LSA), lower extremity mobility (LEM), and general physical activities (GPA)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A total of 5513 eligible subject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2001–2006. Serum lead and cadmium exposure assess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Functional dependence was assessed by 19 structured question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ad and cadmium exposures and functional dependenc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by 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Q2, Q3, and Q4 of lead exposur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total number of disabilities, with β coefficients of ??0.62 (95% CI ??0.99, ??0.24), ??0.64 (95% CI ??1.02, ??0.26), and ??0.81 (95% CI ??1.19, ??0.42), respectively. This relationship remained significant in males. Furthermore,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ad and cadmium exposure quartiles and various functional dependence metrics, and we determined that lead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ADL, LEM, and GPA (p?<?0.05) and cadmium content wa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ADL (p?<?0.05). Our study demonstrated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sure to lead and cadmium and functional dependence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895.
聚合物的火灾危险性与热、烟、毒的释放密切相关,但采用不同指标对材料的评价结果不一致。以纳米级蒙脱土(MMT)、氢氧化铝(ATH)和聚磷酸铵(APP)为添加剂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在静态管式炉、稳态管式炉和锥形量热仪中的相关实验数据,以HCN总浓度作为特殊毒性危害指标,CO和CO_2浓度为一般毒性危害指标,以热释放速率峰值、平均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为热危害指标,以产烟速率峰值、生烟总量为烟危害指标。进一步细分了火灾烟气中不同毒性气体对于火灾风险的影响,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综合评价了热塑性聚氨酯及其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为6 wt%聚磷酸铵、3 wt%氢氧化铝与3 wt%蒙脱土时,此时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最低,证明了综合热、烟、毒三个层次来降低聚合物材料火灾危险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6.
合成有机物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合成有机物生物降解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定性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SBR).重点综述了芳香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研究这一关系有助于有毒化学品生物降解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897.
水稻田的甲烷释放特性及其生物学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采用土柱法和田间原位法研究渍水稻田甲烷释放特性的结果。不同生育期的测定表明,早稻以分蘖盛期时释放量最大,以后逐渐减少,晚稻从分蘖始期起逐渐增加,至分蘖盛期、末期时达到最大,随后在孕穗期急剧减少,至生长后期又有所回升。以原位法测定表明,晚间和上午释放的甲烷量较多,中午几乎无甲烷释放,下午又有少量释放。不同施肥区稻田甲烷释放量明显不同,以施猪粪有机肥区为最高,次为施尿素无机氮区,不施肥区最低。但各施肥区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甲烷释放趋势完全一致,以分蘖期释放量最大,稻田释放的甲烷主要是稻植株释放的,可占总释放量的85%以上。行株间土壤释放的量不多。田间水释放极少,就植株而言,甲烷释放部位主要是在与土壤密切结合的未扰动的根基和根系部位,水面下茎秆白色部分和水上绿色部分几乎无释放。根系也主要是靠近根基的上半部分,根尖部位甲烷形成活性明显小得多。且研究表明,产甲烷细菌附存于根表而不进入根内组织。根际土壤中产甲烷细菌、厌氧性纤维素分解细菌和甲烷氧化细菌的数量以及总挥发有机酸含量都明显高于和行间土壤。  相似文献   
898.
应用核素示踪技术,以14C-绿黄隆进行麦茬土壤残留及其对后茬水稻影响的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于麦地的绿黄隆经过麦季(206d)后有25%~30%残留于土壤;经过麦-稻两季(326d)后仍有约15%的绿黄隆残留在土壤中;麦茬土壤中残留的绿黄隆严重影响后茬水稻根系生长,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水稻植株残留量和转移系数是根系>>茎叶>稻谷,在各部位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899.
对德夯地区514个野生种子植物属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区系主要由中、小型属组成,属内种数贫乏,少型属与单型属占有一定比例;2.含我国15种地理成分的14种,其中以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东亚一北美分布及东亚分布5种成分为代表,尤其后四者最为重要;3.起源复杂,有自古南大陆和古北大陆南部起源后向北迁移而来的热带成分,也有我国亚热带本地起源的亚热带成分。这里的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并不明显,而亚热带性质十分突出,表明该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900.
五年定位监测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铁、锰、铜、锌的消耗具有明显的补充作用,但对有效用的补充仍显不足.因此,土壤硼营养有可能成为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长期单施正要素化肥的土壤有效态铁、锰、铜、锌、硼的含量均明显下降,下降量达3mg/kg以上,其中土壤有效态硼则有潜在缺乏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