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9篇
  免费   884篇
  国内免费   228篇
安全科学   255篇
废物处理   135篇
环保管理   213篇
综合类   1613篇
基础理论   536篇
污染及防治   784篇
评价与监测   140篇
社会与环境   130篇
灾害及防治   95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淋滤水量对多环芳烃在土壤剖面中纵向迁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淋滤作用对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剖面中纵向迁移的影响,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一条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作为实验样品,进行了PAHs土柱淋滤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淋滤作用后,淋滤水量不同的三个土柱(A1,A2,A3,淋滤水量依次增大)表层土中残留PAHs总量逐渐降低,但不同环数PAHs含量降低幅度存在较大的差别,低环数PAHs受影响程度更大;在淋滤水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环数PAHs的含量均存在随土柱深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的趋势,但降低程度存在一定差别。由此推测,通过长期淋滤作用,表层土中的PAHs可以向深层土壤迁移,这些认识可以为深层土壤及浅层地下水的多环芳烃污染评价及保护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2.
通过对城市污泥的成分分析,表明其资源化利用具有可行性,并自制实验装置对污泥进行好氧堆肥试验,试验得出符合农用资源化条件的污泥肥料。  相似文献   
923.
生物降解三氯乙烯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氯乙烯(TCE)的大规模使用,已使其成为地表水、地下水中分布最广泛的污染物之一。TCE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对生物的毒作用很强并具有致癌性,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降解转化TCE的研究及其进展,由于TCE生物降解过程中共代谢物的竞争性抑制和TCE代谢毒性,使TCE的降解受到很大限制,但通过创造和保持适当的环境条件,可TCE降解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4.
草原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生物多样性监测目前已成为草原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问题。草原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则是一些简化的生物或环境特征参数,说明草原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压力对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促进科学界、政府和公众间的沟通,提高草原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本文综述了草原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筛选的一般标准和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理论,梳理目前已提出或应用的主要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以期为我国构建国家或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5.
曹妃甸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的R型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008年12月份在曹妃甸地区采集测试的25组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并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影响该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基本都为高矿化的Cl-Na型,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一定的水平分带性;高矿化的地表水和潜水主要是蒸发浓缩作用和沿海土壤易溶盐含量高共同影响的结果,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含水介质中易溶盐分组成和补给水高碳酸含量的影响;地下水中NH4+、NO3-和NO2-的广泛检出反映了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排污等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6.
    
Nitrogen in pond sediments is a major water quality concern and can impact the productivity of aquaculture. Dissolved oxyge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and boosting fish growth in aquaculture pond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version of ammonium-nitrogen (NH4+-N) to nitrite-nitrogen (NO2?-N) and eventually nitrate-nitrogen (NO3?-N). A central goal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best aeration method and strategy for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in aquaculture ponds. 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with six tanks, each with a different aeration mode to simulate the behavior of aquaculture pon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36 hr aeration interval (Tc = 36 hr: 36 hr) and no aeration resulted i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H4+-N in the water column. Using a 12 hr interval time (Tc = 12 hr: 12 hr) resulted in higher NO2?-N and NO3?-N concentrations than any other aeration mode. Results from an 8 hr interval time (Tc = 8 hr: 8 hr) and 24 hr interval time (Tc = 24 hr: 24 hr) were comparable with those of continuous aeration, and had the benefit of being in use for only half of the time, consequently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927.
采集煤矸石烧结砖厂隧道窑废气热交换器内壁的凝结物,利用XRF、XRD、IR、DTA-TG、SEM、EDS、ICP-MS和AFS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结物主要为水合硫酸亚铁和水合硫酸铁,S含量为119.2 mg/g,且Se、As、Pb等微量元素在凝结物中富集。与煤矸石原料相比,凝结物中Se的富集程度最高,含量达到了0.637 mg/g,相对富集因子为467.52;S、Tl、Mo、As、Pb的相对富集因子从57.05依次减小到6.18,F及亲硫元素Sb、Cd、Zn、Ni、Cu、Co富集程度较低;Sr、Th、Be、Ba、U、V、Cr的相对富集因子小于0.5,显示在烧结砖制备过程中的挥发性很低。  相似文献   
928.
中国垃圾可燃组分RDF化的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内第一条日产6tRDF(垃圾衍生燃料)的生产线上, 采用垃圾中可燃垃圾组分进行制备RDF的可行性实验研究;对工艺的环境影响及运行经济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评价RDF成型性的方法, 并研究了原料含水量、含钙量及干燥方式对RDF成型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垃圾进行RDF工艺是可行的, 但目前的成本偏高, 随着生产规模的提高, 成本会大幅度降低, 则制备RDF焚烧所产生的环境效益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采用热重分析法对RDF燃烧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RDF是一种优质燃料, 热值与无烟煤相当, 可用来作替代燃料.  相似文献   
929.
基于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14个环境国控站点的O3历史资料与气象要素,研究O3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结合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的垂直臭氧探测资料,分析近地层O3廓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发生高浓度O3污染的关键气象要素为24~36℃的大气温度和36%~77%的相对湿度,24℃以上的大气温度与77%以下的相对湿度可作为启动预警O3污染的气象指标.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监测结果显示,无论O3超标天与清洁天,在垂直方向上其浓度随高度先升后降,在600~800m范围出现峰值;O3污染时段,在中午到午后低空形成持续向下的O3输送带,这种低空O3与地表O3的叠加机制加重地表O3污染程度,导致地表O3超标与低空高浓度相伴出现;其廓线日变化规律表现出800m以下浓度在夜间和凌晨梯度不显著,日出后近地层O3随时间快速增加,中午和午后持续高值,傍晚随时间逐渐下降的特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10,500,1000m高度层的气流后向轨迹聚类有相似性,500m处沿闽浙海岸线的轨迹簇对应O3较10m处来自海上的轨迹簇高,这与500m处前体物输送堆积和紫外线辐射增强有关.污染过程近地层气流来向紧贴地面,但中高层有明显下沉气流使得O3前体物在500m附近堆积,是造成2个典型污染过程中垂直方向上O3高值出现在500m左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30.
为研究我国中部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夏季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元素组成特征及来源,于2017年6月对平顶山、随州和武汉这3个站点空气中的PM2.5进行观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样品中Ti、Zn、Cu、Cr、As、Pb、Fe、Ni、Se、V、Sb、Cd和Co等13种元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富集因子法、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