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24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132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水系沉积物中铅含量的快速荧光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简单、快速测定Pb^2+的荧光测定方法。在pH<6.8的酸度条件下,Pb^2+与浓度为1.4-2.0mol/L的Cl^-形成的铅氯配合物在262.5nm的紫外光激光下发射出485.0nm可用于痕量铅离子测定的荧光,在选定激发单色器通带10.0nm,发射单色器通带20.0nm的仪器条件下,荧光强度与1.0×10^-7-1.0×10^-5mol/L范围的Pb^2+的线性关系可用△F=1.01×1  相似文献   
102.
A/O~2法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A/O2(厌氧Anaerobic/好氧Oxic/好氧Oxic)法在处理炼油污水中的应用,进行了A/O2法中型试验,验证NH3-N容积负荷与去除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溶解氧、含油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等几项内容。A/O2法应用于炼油污水的处理是可行的,对COD、NH3-N、油、酚、SS等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将A/O2法应用于济南炼油厂,各构筑物运转正常,处理效果很好,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A/O2用来处理炼油污水,工艺可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仅对COD、氨氮去除率高,对其它排放指标去除率都很高。实践证明A/O2法用来处理炼油污水是完全可行的,济南炼厂污水处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20年来环境样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技术。对有机锡样品的衍生技术进行了评价:系统介绍了检测有机锡化合物的气相色谱(GC)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技术以及超临界流体液相色谱(SFC)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4.
中国主要城市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可能会导致重金属在城市土壤中累积,威胁居民健康.通过收集和整理最近15年间发表的文献数据,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52个主要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土壤平均ω(Pb)、ω(Cd)、ω(Cu)和 ω(Zn)分别为:58.5、0.49、42.1 和 156.3 mg·kg-1,其I...  相似文献   
105.
基于MICP技术将松散砂粒改良成微生物矿化岩土材料,通过室内冻融循环实验,研究矿化材料在4种不同的冻融环境中的表观形貌、质量损失率、饱和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周期的变化规律,以及利用NMR测试手段分析材料的孔隙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周期增加,在4种冻融液中矿化材料均伴随剥落现象,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呈逐渐减小趋势,质量的损失和饱和含水率的增加严重影响了材料的抗冻性能,且在5%Na2SO4溶液中矿化材料的粉化速度较快,质量损失最大,劣化速度最快,NMR图谱中弛豫时间大于200 ms的未冻水含量在冻融过程变化最大,是造成样本质量的损失和强度的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去离子水溶液中样本的抗冻能力也较弱,次于Na2SO4溶液;在3%NaCl溶液和混合溶液中由于NaCl的存在降低材料的凝固点,使得材料的抗冻能力延长,此研究为微生物矿化岩土材料在寒冷地区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城市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原因,也是评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最大不确定因素。论文利用1990与2010年Landsat TM数据,基于V-I-S城市土地覆被模型和决策树分类法,获得乌鲁木齐土地变化时空格局;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和文献检索得到研究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土壤与植被碳密度,估算了城市土地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间,乌鲁木齐城市不透水地表(impervious surface areas, ISA)以中部南部内部填充与北部扩张的形式约增加62%,主要占用农田(27%)与荒漠(62%)。2)乌鲁木齐市生态系统碳库主体(95%)分布在土壤中,城市土地覆被变化导致约25%的碳库损失,由农田、裸土/残存荒漠以及城市绿地转变为ISA解释了68%的土壤有机碳和63%的植被碳损失量,其空间分布与ISA的扩张相一致。城市植被及其土壤具有较高的碳密度,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抵消部分因土地变化而损失的生态系统碳。  相似文献   
107.
GPM卫星降水数据在天山山区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金晓龙  邵华  张弛  艳燕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2):2074-2085
卫星降水产品在山区的适用性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论文基于天山山区2014-2015年167个气象站点数据,应用较为广泛的两套卫星降水产品--TRMM与CMORPH,选用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相对误差(PB),以及分类统计分析指标(错报率FAR、探测率POD、公正先兆评分ETS、频率偏差BIAS)等,评估了新一代卫星降水产品--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在天山山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以上两种产品,GPM在山区的精度最高。具体表现在:1)3套产品在降水较多的夏秋季均表现较好,相对于TRMM与CMORPH,GPM与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最高(R≥0.6),相对误差最小(PB≈10%);2)在整个天山山区,GPM相对于其他两套产品表现出较低的误差范围(-55%~55%);3)GPM在不同的高程带内,均表现出同观测站点较低的误差与较高的相关系数;4)3套降水产品均表现出对探测弱降水事件较高的准确性(POD≈0.58)和较低的错误率(FAR≈0.63),但综合分析4种指数,GPM表现最佳,能够以较准确的精度和较低的误差估测降水系统。  相似文献   
108.
观察8周中等强度游泳运动对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2,3,7,8-TCDD)急性暴露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以8周龄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大鼠随机分为玉米油静养组(NC组)、玉米油运动组(EC组)、TCDD静养组(NT)和TCDD运动组(ET组)。将TCDD溶于玉米油中,NT和ET组大鼠按照10μg·kg-1(以单位体重计)腹腔注射TCDD,NC和EC组大鼠注射等量玉米油。正式实验开始后,EC和ET组大鼠进行运动(尾部负重5%游泳30min),每周运动5 d,共8周,NC和NT组大鼠不进行任何运动干预。8周后,称重并宰杀大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样本,待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将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染毒可升高大鼠血清AST的活性,增加肝脏MDA的含量,降低肝脏SOD、CAT和GSH-Px的活性;运动可降低大鼠肝脏GSH-Px的活性;染毒后运动可减少肝脏MDA的含量,升高肝脏SOD、CAT和GSH-Px的活性。研究表明,TCDD急性暴露可导致大鼠肝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大鼠肝脏发生氧化应激。8周有氧运动改善TCDD急性暴露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改善肝脏氧化应激,这可能是运动改善TCDD肝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Phragmites australis-JS45 system in removing nitrobenzene from sediments was conducted. However, it was observed that nitrobenzene degraded rapidly and was removed completely within 20 days in native sediments, rais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s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nitrobenzene degradation.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aimed to verify this possibility and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nitrobenzene degraders among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s in sediments. The abundance of inoculated strain JS45 and indigenous bacteria in sediments was quantified using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urthermor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indigenous bacteria was analyzed through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based on Illumina MiSeq platfor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digenous bacteria in native sediments were abundant, approximately 1014 CFU/g dry weight, which is about six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in fertile soils. In addition, the levels of indigenous Proteobacteria (Acinetobacter, Comamonadaceae_ uncultured, Pseudomonas, and Thauera) and Firmicutes (Clostridium, Sporacetigenium, Fusibacter, Youngiibacter, and Trichococcu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nitrobenzene removal. Their quantities sharply decreased after nitrobenzene was removed completely, except for Pseudomonas and Thauera. Based on the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s including Proteobacteria and Firmicutes can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removing nitrobenzene from sediments. Although P. australis - JS45 system was set up in an attempt to eliminate nitrobenzene from sediments, and the system did not meet the expectation. The findings still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enhancing nitrobenzene removal by optimizing the sediment conditions for better growth of indigenous Proteobacteria and Firmicutes.
  相似文献   
110.
电镀污泥是电镀工业中重金属的"汇",在降水的作用下可能向环境释放大量的重金属.本文通过连续浸出实验和动力学拟合探究了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溶出特性,并分析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转化及淋出行为.结果表明,在淋溶初期,重金属从电镀污泥中大量释放,且土壤中Cr (Ⅵ)、Ni的淋出浓度分别高达0.102、0.222 mg·L-1.淋溶后,表层土壤中Ni、Cu的总量及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均显著增加;由于专性吸附作用,Cu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也大量增加,Cu在土壤中的吸附率高达89.32%~97.67%,降低了其从土壤中的淋出风险.Cr、Ni、Cu更易在红壤中发生吸附并转化为稳定的有机结合态,降低了重金属的潜在迁移性;相应地,电镀污泥中释放的Cr、Ni、Cu在栗钙土中具有较高的淋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