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598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91篇
环保管理   104篇
综合类   994篇
基础理论   27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79篇
评价与监测   76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Light absorption enhancement of black carbon due to the aerosol mixing states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ization for climate modeling, while emission...  相似文献   
62.
模拟排水沟渠非点源溶质氮迁移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田排水沟渠是由水-底泥-植物组成的复合生态结构,其间非点源溶质的迁移转化对研究沟渠拦截、控制和管理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模拟排水沟渠静态实验为基础,以典型非点源溶质氮素为例,分析了实验期内水体、底泥及芦苇不同介质内氮含量变化过程,分析了底泥吸附与解析、芦苇生长与衰败等年内不同时期对水体中氮素浓度的影响,探讨了水-底泥-芦苇复合生态体内氮迁移及对水体中氮浓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底泥的吸附与解吸、芦苇生长的吸收和同化对水体中氮素浓度均有影响,10月之前这种影响表现为促使水体中氮素浓度降低,是水体的氮净化过程;10月之后这种净化作用开始降低,11月之后表现为促使水体中氮素浓度升高.同时,模拟沟渠水-底泥-芦苇生态体内氮迁移联系密切,任一介质内或介质间氮素迁移转化都会引起水体中氮素浓度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63.
利用LC-MS检测了高铺小河及前置库不同水文期15个表层水体及沉积物中8种常用农药,探讨了表层沉积物农药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沉积物-水交换行为。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阿特拉津等8种农药都有检出,季节性变化从高到低依次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表层沉积物农药分布特征显示前置库对农药有明显削减作用;表层沉积物中所检农药的分布受TOC及粒径分布的影响。沉积物-水交换行为研究表明:高埔小河前置库主要通过颗粒沉降作用去除水中农药类有机污染物,沉积物农药作为二次污染源对上覆水风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64.
Sulfur poisoning of V_2O_5/BaSO_4–TiO_2(VBT),V_2O_5/WO_3–TiO_2(VWT) and V_2O_5/BaSO_4–WO_3–TiO_2(VBWT) catalysts was performed in wet air at 350℃ for 3 hr,and activities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_x with NH_3 were evaluated for 200–500℃.The VBT catalyst showed higher NO_x conversions after sulfur poisoning than the other two catalysts.The introduction of barium sulfate contributed to strong acid sites for the as-received catalyst,and eliminated the redox cycle of active vanadium oxide to some extent,which resulted in a certain loss of activity.Readily decomposable sulfate species formed on VBT-S instead of inactive sulfates on VWT-S.These decomposable sulfates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strong acid sites significantly.Some sulfate species escaped during catalyst preparation and barium sulfate was reproduced during sulfur poisoning,which protects vanadia from sulfur oxide attachment to a great extent.Consequently,the VBT catalyst exhibited the best resistance to sulfur poisoning.  相似文献   
65.
重大事故的发生有着多重的致因因素,目前国内流行的事故调查与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或者组织内部的人因与管理失误,缺乏对事故社会原因的分析与探讨。将国际上流行的事故致因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周易相结合,提出了重大事故根源分析的"周易社会层级模型"假设,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致因调查与根源分析划分为六个社会层级因素与防护屏障,包括直接原因(危险监控层)、间接原因(作业控制层)、系统原因(管理体系层)以及社会原因(公司治理层、标准规范层和法律法规层),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周易社会层级模型的重大事故根源分析工具。通过该模型在重大事故调查与根源分析实际案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分析时间事件链中每个关键事件或状态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系统原因,还能找到公司治理、标准规范和法律规范等方面的社会原因,可为重大事故的调查与根源分析提供参考思路、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66.
基于现场调查对聚四氟乙烯生产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危险度评价得出主要生产设备的危险度;应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方法对具有重大风险的聚合釜和进料罐进行分析,分别得出采取安全措施前后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研究表明,聚合釜和进料罐的固有火灾爆炸危险分别为"非常大"和"很大",进行安全措施补偿之后火灾爆炸危险均降至可接受水平。针对重大风险提出的建议对促进聚四氟乙烯的安全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运用"HAZOP+LOPA+风险矩阵"复合式风险分析技术,对金陵分公司常减压装置进行危险辨识和风险分析,识别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并对HAZOP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装置风险控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为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8.
基于2012年-2014年湖北省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通过数据反演方法,得到湖北省17个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利用ArcGIS绘制出各城市不同年份的颗粒物浓度空间分布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2014年间,湖北省17个城市PM2.5与PM10年均浓度比值为0.66,PM2.5年均浓度超出国家二级标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城市方面,在多数城市PM2.5与PM10浓度上升的同时,仅武汉、黄冈和天门3个城市颗粒物浓度2014年较2013年有所下降,且武汉市PM2.5浓度下降率达12.8%,表明武汉市近两年来采取的政策措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用Micaps实时资料、CPAS卫星反演分析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ECMWF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PUP产品资料,对2015年12月1日夜间至2日凌晨沈阳地区罕见冬季降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及大气微物理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并结合沈阳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得出本次降雨过程在厄尔尼诺正在发生的背景下,为常见的高空槽转东北冷涡型,水汽、动力等微物理作业条件也适合于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给出了相应的作业指导参数,为沈阳地区今后在冬季降雨天气过程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0.
采用位于同一纬度的太原气象站与远郊区农村气象站获取的1957年-2014年的气象数据,用皮尔卡森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城市化影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城市地区气温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明显高于农村;城市年极端高温与农村极端高温升高趋势差异不明显;城市年极端低温升高趋势显著高于农村.就城市化影响而言,城市化对年平均气温、年极端低温趋势影响明显,但对年极端高温趋势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