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356篇
安全科学   207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914篇
基础理论   162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85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零价铁协同超声波降解2,3,4,6-四氯酚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3,4,6-四氯酚(TeCP)在超声波/零价铁协同体系中的降解,结果表明,拟一级动力学能很好的拟合降解过程,协同体系中TeCP一级降解速率常数为0.0141min~(-1),为同等条件下零价铁体系降解速率常数的10.07倍,且大于两者之和,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协同效应;零价铁(Fe~0)投加量、初始pH值、初始TeCP浓度(C_0)、超声功率和溶液离子强度等控制参数对TeCP降解速率的影响表明,其拟一级速率常数在Fe~0量为2g·l~(-1),初始pH值为6.0,离子强度0.8mol·l~(-1)Na_2SO_4以及超声功率350W时达最大值,并随着C_0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42.
不同耕作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T1)、翻耕(T2)、免耕+秸秆覆盖(T3)、翻耕+秸秆覆盖(T4)、翻耕+秸秆深埋(T5)5种耕作方式下土壤理化状况及玉米(Zea mays L)产量.结果表明,使用了秸秆的耕作方式(T3、T4、T5)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玉米产量;翻耕与免耕相比,翻耕能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提高玉米产量,但翻耕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比免耕土壤中低.T5对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及提高玉米产量有最好的效果;T3对提高耕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明显,对改善土壤结构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因此,丘陵区红壤早地采用翻耕+秸秆深埋的耕作方式,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3.
针对目前对生态学的学科分支情况,及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环境灾害的启示,提出了"环境耐性生态学"这一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初步明确了这一分支学科的概念,提出了它的3个研究层次的研究框架,即耐性特征、耐性规律及提高耐性的方法与途径,指出了它的核心思想是:把自然环境看成是具有"生命"的系统,有一定的耐性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也具有自然免疫的特征和能力.同时,指出了当前急需确定的3个生态环境耐性指标,即容许侵蚀量、容许施肥量和容许承载量.  相似文献   
944.
选取山东省典型工业城市——莱芜市钢城区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了106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As、Cd、Co、Cr、Cu、Hg、Ni、Pb和Zn等9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别利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分析了重金属的来源和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9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过了山东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Hg、Pb和Zn的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2.42、4.69、1.74和1.54倍,在表层土壤中存在明显的富集.2Cd、Pb和Zn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交通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施用;Co、Cr和Ni为自然源因子,受到成土母质的控制;As和Hg来源于煤炭燃烧和钢铁冶炼,Cu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3研究区总体上处于中等与高生态风险的临界水平,其中Hg为高生态风险水平,Cd为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其他元素则均为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45.
综述了土壤多介质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吸附、解吸、淋溶、挥发、降解等过程及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需加强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6.
选择了一种毒性很高的氨基甲酸酯农药涕灭威、一种最常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一种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天然物质腐殖酸,组成两种复合污染体系;研究了它们对茎线虫的生态毒理效应和对DNA的影响.结果发现,涕灭威-SDBS复合体系在4 d内对茎线虫的DNA造成了明显的损伤,而涕灭威-SDBS-腐殖酸复合体系在8 d内对茎线虫DNA造成的损伤却远远低于未加入腐殖酸的复合体系.关于涕灭威及其复合污染物对茎线虫的生态毒理效应和对DNA损伤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947.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温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三维水温数学模型,对2007年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及部分库首江段的水温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根据计算区域的特点,模型采用贴体网格系统,并充分考虑水体与外界的热交换、入流、出流等因素,利用实测资料率定相关参数后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香溪河库湾属于季节性水温分层型水体,分层期会有温跃层的出现;但在水平方向上水温差异较小,全年水温在111~2914℃变化。(2)库区干流由于水体紊动作用强,模拟时段2007年全年没有发生水温分层现象。(3)库湾在水温分层期间,表层的水温普遍高于干流,底层局部水温则低于干流,香溪河口存在水平及立面环流与潜流现象,呈现极为复杂的三维流动特性。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8.
基于生态重要性,以重要物种空间分布种数为参数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模型,以陇南市为例,乡镇为研究单元,基于模型对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分为优先补偿区、次级优先补偿区、次级补偿区和潜在补偿区,对各等级补偿区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各类补偿区分布相对集中,优先补偿区主要分布在陇南市南部,集中分布在文县。②各等级补偿区由高到低在补偿面积、补偿乡镇数量和补偿人口方面不断增加。③优先补偿区范围相对较小,而次级优先补偿区和次级补偿区范围相对较大,潜在补偿区占很大的比例。④优先补偿区与自然保护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多数优先补偿乡镇位于自然保护区内。  相似文献   
949.
汞是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不可降解和生物累积的特性,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溶解性有机质(DOM)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中一种很活跃的重要化学组分,是环境中重要的天然有机配体和迁移载体.因此,DOM作为重金属的有机配体,是控制陆地和水环境中汞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综述了D0M对土...  相似文献   
950.
沼气工程是养猪场废弃物污染治理的主要途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的环境压力和能源问题。金融政策对具有正外部性的沼气项目具有激励作用,并可通过市场手段提高其综合效率。文章通过对影响养猪场的融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金融政策进行比较,提出了促进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