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322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802篇
基础理论   185篇
污染及防治   182篇
评价与监测   85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根据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目标,建立了青奥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监测体系。青奥会期间,实时监控了区域空气质量状况,科学预测了空气质量未来变化趋势,成功发布了大气污染预警,启动了应急联动措施,为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2.
利用遥感软件ENVI 5.2的FLAASH大气校正模块,对盐城市2013—2014年共22景Landsat 8卫星OLI影像进行了区域大气能见度遥感反演,并与盐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PM10、PM2.5以及当地气象部门的能见度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OLI遥感影像可以对区域尺度大气能见度进行有效的观测,反演的区域性大气能见度水平与地面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结果存在消长关系,与地面能见度数据有近70%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53.
浅谈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念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的探索实践。提出了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框架,包括范围划定、管控分级、目标设定、动态监测、综合分析、管理策略和反馈优化7个方面;识别了生态系统管理中存在的3个关键问题:概念界定、管理方式和保障制度。指出生态保护红线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要在分析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基础上,识别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进一步辨析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应构建国家层面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以利于红线区管理的整体性;要健全奖惩和补偿机制,引导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管理和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954.
利用2011—2015年安徽省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和统计资料,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系统对安徽省"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十二五"末安徽省各市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的有4个市,为"良"的有12个市;"十二五"期间,各市等级均保持不变;"十二五"始末相比,有8个市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为"略有变好"等级,生态环境状况波动度为"波动"级别,其余8个市的变化度为"无明显变化"等级,波动度为"稳定"级别;省域EI增加了0.76,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5.
建立了DNPH衍生化采样-溶剂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木制品中醛酮化合物的方法。采样时需在2,4-二硝基苯肼吸附管前串联一只SEP-PAK脱臭氧小柱;采样体积应≤10 L,流量≤400 m L/min。该法对25种醛(酮)化合物对应的衍生物分离效果良好,在0.005~3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6,回收率为85.3%~113.5%,精密度为2.67%~4.56%。采样量为10 L时,25种醛(酮)化合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0.16和0.50μg/m3。  相似文献   
956.
共凝聚气浮破乳吸附法处理乳化废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凝聚气浮破乳吸附法处理乳化废液。在实验研究中,探讨了各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着重考察了絮凝剂种类、投药量、助凝剂的投药量、活性污泥的投加量、pH值,加药顺序、溶气压力及回流比等的影响规律,由此确定适合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957.
汽车排气尾流中微粒分布及其变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微粒核化、凝并及凝结模型对汽车排气尾流中微粒分布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粒的核化增加了排气尾流中超细微粒的数量;微粒的凝并和凝结将改变排气尾流中的微粒分布.在核化、凝并及凝结过程同时存在时,核化对微粒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微粒分布的变化主要受凝并和凝结的作用.在排气管出口处,微粒的核化、凝并及凝结过程比较剧烈,微粒分布变化较大;随着距排气管出口距离的增加,微粒演变逐渐减弱.研究工作可以为汽车排放控制策略的确定以及汽车微粒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8.
序批式人工湿地冬季低温脱氮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周健  王继欣  张勤  张智  潘凡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652-1656
针对目前连续流人工湿地脱氮效率低、易堵塞及冬季效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新型间歇流序批式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污水的方案,研究探讨了两级序批式人工湿地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停留时间及排空闲置时间对脱氮效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5~10 ℃、每级序批式湿地运行工况为瞬时进水-反应24h-瞬时排水-排空闲置12h、氮负荷为1.92g·m-2·d-1、进水COD、NH 4-N和TN浓度分别为143mg·L-1、27.0mg·L-1和32.0mg·L-1时,出水COD、NH4 -N和TN浓度分别为27mg·L-1、3.9mg·L-1和16.5mg·L-1,COD、NH4 -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1.12%、85.56%和48.44%.  相似文献   
959.
以测定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可酸化性和酸化度为目的,研究了蔗糖-蛋白胨人工配水的酸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蔗糖-蛋白胨人工配水的可酸化性的计算值为0.80;振荡条件下COD为1065~31950mg/L的废水的酸化度为100%,COD为426100~63900mg/L的废水的酸化度介于79%~90%;静态条件下COD为1065~63900mg/L的废水酸化度介于64%~99%;酸化过程中通过振荡培养,改变传质条件,可以提高酸化速度,缩短可酸化性测定时间。  相似文献   
960.
柴油机排气微粒冷却演变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双喜  宁智  付娟  姜大海 《环境科学》2007,28(6):1193-1197
对柴油机排气微粒在冷却条件下的演变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排气的冷却作用对微粒的质量浓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引起微粒质量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排气中气态碳氢的冷凝,从而增加了微粒的质量浓度.排气的冷却促使柴油机微粒增大,分布在0.01~1.0 μm粒径范围内的微粒数量有所减少,特别是小于0.1 μm以下的小微粒,微粒数量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大,并且冷却温度越低,变化越明显.排气冷却后,0.1-1.0 μm粒径范围内的微粒体积浓度呈减少的趋势.此外,流速对排气冷却条件下的微粒演变特性亦有一定的影响,随排气流速的降低,0.01~1.0 μm粒径范围内的微粒数量浓度和体积浓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